转眼间,我来到这里已经一年了。回想这一年,收获还是蛮多的。我想起前世的学习报告ppt,打算等忙完这阵子就给师父写一份年终总结,希望他老人家收到会觉得惊喜。
清明节前,我把家里的三块地翻了一遍,打算种一点瓜类和豆类。
正所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一块小点的地用来种冬瓜和南瓜,这两样都是好打理的,且生长周期比较长,也不用经常来看,偶尔来浇下水、施个肥就可以了。南瓜的种子还是去年我去山里捡的,今年第一次种,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冬瓜的种子是芳婶给我的,她说让我先试一试,不行的话到时候去她家的地里面拔几根秧苗回来栽种也是一样的。
我原来的那块地现在分成了三小块,打算种上黄豆、绿豆和红豆。绿豆清热解毒,夏天的时候可以拿来煲绿豆糖水。红豆补血气,还可以做红豆沙一类的点心来吃。但这两样的用料都不会太多,所以一般的土地都用来种黄豆了。
黄豆可是个宝,嫩黄豆可以炒着吃、焖着吃、煮汤菜吃,拌毛豆也可以吃,养到成熟还可以拿来煲汤、焖菜。晒干的豆子还可以拿来煮豆浆、做豆腐。
另外一块地我打算用来种玉米。玉米可以吃,晒干之后也好储存,吃不完的还可以喂鸡,玉米秆和玉米芯可以拿来替代柴火。
仅有的三块地规划完之后,就开始着手一步步地开始准备了。挖土翻地,我学着村民的样子,把土壤刨土壤刨松,又捡了一堆没人要的枯枝烂叶, 连带着野草和刨地的土一起垒起来。
村民们说这叫烧火粪,小的时候也跟着妈妈一起做过,那个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帮忙捡一些叶草枯枝,然后点火开始烧,妈妈会在一旁拿铁锹往上面盖土,我则致力于掏出一个出风口好让火苗烧的旺一些。
如今,我也活成了大人的样子,一个人忙前忙后,在地里垒出一个高高的土堆。火粪的烟从土壤的缝隙里飘散出来,刚好有一阵风吹过,烟顺势刮到了我的眼睛里,我的眼泪便控制不住的流下来了。
一定是风太大,烟太撩人,而不是干活太辛苦,也不是我想起了妈妈……
草木灰是天然的肥料,富含磷肥和钾肥,但不能用明火烧,需要这样一点点的闷着也不会让养分流失。等草木灰冷却之后,再与地里的土翻到一起,就能种出更好的庄稼。
翻了一下午的地,又是捡柴又是烧火,我的手早已起了好几个大大的水泡,再次摸到铁锹和锄头时,都觉得疼痛难忍。
可疼痛就是这样,它既不会走也不会停,只有等到结出老茧才会感觉不到。等我的双手布满老茧,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像如今这样,热爱生活?
手上起了水泡,实在是疼的很,晚上便没有煮饭。顾俞安放学后,把家里的活都做好了,又烧水煮面,加了一把小白菜,还加了一勺猪油。
面条爽口,小白菜脆嫩,热呼呼的汤面让吃的人也觉得内心暖洋洋的。明明是晚上,却像有太阳光照在身上一样温暖。
晚饭后,顾俞安小朋友做好了善后事宜,还烧了热水给我泡脚。我俩各端了一盆热水,面对面的坐着泡脚,聊一聊今天发生的每一件小事,竟也觉得时光正好,微风不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