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长渊送的灵感胶囊)
斯语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浓的夜色和远处零星亮起的迎春彩灯,平静地道:“既然他们敢来请,我自然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他的底气,依旧源于那个无人知晓的、浩瀚的地球文化宝库。
为春晚“准备”一首合适的“新交响”作品,对他而言,不过是又一次从宝库中精准选取,并加以适当“本地化”呈现的过程罢了。
只是这次,时间更加紧迫,舞台更加耀眼。
他转身,对顾磊说道:“联系帝都民族乐团周老他们,接下来这段时间,恐怕要辛苦大家,陪我打一场硬仗了。”
一场在亿万观众注视下,展示“新交响”魅力的硬仗,即将拉开序幕。
顾磊领命而去。
斯语重新坐回书桌前,摊开空白的谱纸。
他不需要搜索,脑海中地球的记忆宝库已然敞开。
在众多适合春节氛围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中,他几乎瞬间就锁定了一个最为经典、也最贴合“普天同庆、万家灯火”意象的选择——
李焕之先生的《春节序曲》。
这首作品,以其热烈欢腾的引子、流畅抒情的慢板段落和最终推向高潮的再现部。
完美描绘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同歌共舞的热烈场面,其音乐形象鲜明,民族风格浓郁。
既有恢弘的管弦乐效果,又不失民间音乐的亲切感,简直是为此情此景量身定做。
他闭上眼,地球版本那熟悉的旋律、配器细节、声部交织如同清晰的画卷在脑中展开。
他需要做的,是将其“翻译”成符合蓝星大秦音乐记谱习惯、并针对帝都民族乐团现有乐器编制进行微调的版本。
这对于已经成功“复刻”过《第四十号交响曲》和《春江花月夜》的他来说,并非难事。
笔尖落在纸上,流畅的音符和乐器标记倾泻而出。
引子部分,锣鼓喧天、唢呐高亢的喜庆气氛率先被定格;
紧接着,双簧管领奏出的那段优美而略带乡愁的慢板主题,仿佛将人带入温馨祥和的节日夜晚;
最后,乐曲在更加热烈奔放的全奏中结束,象征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整个创作(或者说“搬运并适配”)过程,斯语心无旁骛,效率极高。
另一边,顾磊的电话打到了帝都民族乐团首席周老的手机上。
“周老,抱歉这么晚打扰。有个紧急且重要的项目……”顾磊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春晚的邀约以及斯语的构想。
电话那头,周老听完,沉默了几秒钟,随即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春晚?!斯语先生要为我们乐团写新作品上春晚?!顾总,你确定没开玩笑?”
“千真万确。王导演刚走。老板已经投入创作了。”顾磊肯定道。
“太好了!这……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周老的声音因兴奋而有些颤抖,“没问题!绝对没问题!
时间紧怕什么?团里这帮老伙计、小伙子们,哪个不是盼着能跟斯语先生再合作?更别说是上春晚这种光宗耀祖的事!
你放心,我马上通知下去,所有人取消近期一切非必要安排,随时待命!排练厅?我把其他所有预约都推掉,全天候留给斯语先生!”
周老的激动感染了顾磊,他笑着补充,“老板说了,这次是硬仗,辛苦大家了。”
“辛苦?这是荣耀!”周老斩钉截铁,“能让‘新交响’在春晚上亮相,让全国老百姓都听到我们民族乐团的声音,再辛苦也值!
你告诉斯语先生,乐团全体,唯他马首是瞻!”
挂断电话,周老立刻在乐团的内部核心群里发布了消息。
一时间,群里炸开了锅。
“春晚?!我的天!”
“斯语先生的新作!我就知道跟着斯语先生有肉吃!”
“啥也别说了,练琴!不能给斯语先生拖后腿!”
“激动得我差点把二胡弦崩断了……”
“唢呐手表示已经准备好掀翻屋顶了!”
一种混合着荣耀感、紧迫感和对斯语无限信任的热烈气氛,在乐团成员间迅速蔓延。
无需更多动员,每个人都清楚这个机会的分量,也明白斯语的作品意味着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仅仅两天后,一份完整、精良的《春节序曲》民族管弦乐总谱及分谱,便由顾磊亲自送到了帝都民族乐团排练厅。
当周老、李老师(二胡)、陈老师(笛子)等几位声部首席围拢过来,看到谱面上那结构严谨、配器丰富、旋律既熟悉又新颖的乐曲时,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才两天啊!”李老师抚摸着谱纸,喃喃道,“斯语先生这创作速度,真是……鬼神莫测。”
周老则更关注音乐本身,他快速浏览着总谱,越看眼睛越亮。
“妙!太妙了!你们听这引子,这锣鼓点和唢呐的运用,年味儿一下子就出来了!
还有这段慢板,双簧管这旋律,优美中带着感慨,听得人心头发热……这结尾,热闹、大气!完美!”
陈老师指着笛子声部的一段快速华彩,“这技巧要求不低,但效果肯定出彩。斯语先生对我们乐器的特性,把握得太准了。”
“都别愣着了!”周老一拍大腿,豪气干云,“发谱!通知所有人,明天开始,封闭式排练!
不把这首《春节序曲》练到骨子里,咱们就没脸见斯语先生,更没脸上春晚!”
第二天,当斯语踏入帝都民族乐团排练厅时,感受到的是一种近乎沸腾的热情和井然有序的忙碌。
所有乐手早已就位,谱架上的分谱布满了细致的标记。
看到他进来,所有人自发地停下了手中的练习,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眼中充满了尊敬、期待以及一丝跃跃欲试的紧张。
“斯语先生!”周老迎了上来,声音洪亮,“谱子大家都熟悉过了,初步合练了一下,感觉非常棒!就等您来把关了!”
斯语环视一圈,微微颔首,“辛苦大家了。时间紧迫,我们直接开始。先从引子部分,定个速度。”
他走上指挥台,虽然没有专业指挥家的丰富肢体语言,但他对音乐的理解和精准的要求,足以让乐手们信服。
他拿起指挥棒,轻轻一挥。
顿时,排练厅内锣镲齐鸣,唢呐高亢嘹亮的声音破空而出,热烈奔放的节奏瞬间点燃了空气!
这开篇的喜庆和热闹,几乎让所有乐手精神一振,不由自主地投入了全部精力。
(求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