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她就开始正式报到了。
她的粮油关系也从清大研究院直接转到了五机部。
之前每个月学校有十五块的学生补贴,后来去了研究院,内燃机之后研究院便开始给她按工程师级别每月发103块工资,现在被借调五机部,每月按高级工程师工资标准一个月领207.5块。
这个钱虽然不算多,但是在现在工资水平来说确实算的上是高收入了。
就是可惜了,以后可能真没有时间写稿子了。
一进办公室,每个人手上都有事情在忙,虽然他们眼下乌青,但是精神却一点不见萎靡,反而十分饱满,充满干劲。
吴姗姗也是不得不感慨,现在的人是真的爱岗敬业!
马组长扶了扶眼镜,从桌子上拿了一叠图纸给她,让她这几天先看看图纸。
吴姗姗接过来一看,嚯!全是机床的图纸,看来现在调她过来重点研究方向就是数控机床了。
数控机床最早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由米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车床,随后在汽车、军工、农机、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铁路机车、船舶等众多行业广泛应用,成为这些行业的基础生产手段。
机床作为制造机器的核心设备,同时也是制造机床本身的关键装备,在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 “工业母机”。
现在全是手绘的图纸,这些图纸别说,画的是真不错,真不差电脑绘图什么了,就是费时间费人工,又是铅笔画的,看的时候得注意,不然可能会不小心擦除。
因着她年纪最小,又是个小姑娘,大家或多或少都对她有些照顾,主动过来跟她说话,让她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问。
到了饭点大家还会喊她一起去,告诉她食堂哪个菜是师傅的拿手好菜,隔壁几栋的人都对她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她才刚开也不好问人家是什么部门干嘛的。
不过排队打饭时大家都让她直接站到前面,简直是把她当孩子看。
尤其是五机部的三个女同志,范美娟和张爱华和李红,她们都是能当吴姗姗妈妈的年纪,看她的眼神那就是在看自己家的晚辈一样。
更何况难得来了个女同胞,还是个香香软软的小姑娘,三人对她十分热情。
吴姗姗感受到大家的善意,也很快融入了这个集体。
等熟悉了才知道隔壁几栋是八机部的人,还有其他研究院的。
五机部几个专业的机械工程师目前主要负责机床机械结构设计、优化,确保满足性能指标。
两个电气工程师负责精通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调试,保障数控系统稳定运行。
几个年长的老教授负责工艺工程,他们熟悉各类加工工艺,为车床厂提供工艺支持和解决方案。
只是目前陷入了技术瓶颈,之前也是因为她在上面挂了名,成绩实在过于亮眼,所以就把她调过来了。
等她看了一星期图纸后,马组长笑着问她有什么看法,吴姗姗笑着说光看图纸哪能看出什么问题,还是得去看机器才行。
马组长听完笑了,立马大手一挥安排车带着几人一起去了车床厂。
真是不带喘口气的。
到了车床厂,马组长早就是熟面孔,车床厂的保安一看见立马就放行了。
车床厂的厂长和技术员早就在门口等着,一行人直接被迎进了车间。
只见车间里摆放着大大小小不同的机床。
在国内,1968 年我国首都第一车床厂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数控车床。
然而,从这些年间,国家在生产中过于盲目追求产量,忽视了技术发展,这一时期生产的 164 万台机床,合格率仅 60%,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也受到极大影响。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已全面进入数控机床时代,而我国除个别较简单的产品门类外,数控技术整体落后。
车床厂的技术工人熟练地操作机器,吴姗姗他们就在一旁仔细看着,一番操作下来,不是这个问题就是那个精准度不行,眼前的机床的确是问题重重。
一番讲解下来,真的很难想象,当下许多机械厂的加工环节有不少是需要由技术工靠经验手工完成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人技术等级分为八级,八级钳工是最高级别,通常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才能达到。
八级钳工不仅要掌握錾削、锉削、锯切、划线、钻削、铰削、攻丝和套丝等钳工基本技能,还需具备设计和制图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复杂的机械零件和工具,他们在机械行业中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常被视为技术和技能的代表人物。
可即使如此也有许多工作人工无法完成,即使能完成的部分,产量也十分有限。
吴姗姗找到原来的车床厂的生产图纸,又问了他们实际操作的技术员,将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回去就开始仔细研究,有着空间电脑里面的技术资料加持,她很快就掌握了数控系统原理。
很快五机部就找到了研究方向。
研发数控机床的多轴联动控制、精度补偿等关键技术,并开发出稳定高效的数控cNc系统 。
在五轴联动加工中,实现刀具复杂空间运动的精确控制。
新设计的机床开始投入小规模生产试用。
所有人紧张地关注着试用情况,第一天下来,各项数据看起来还不错。但第二天就出现了一些小故障,大家都有些沮丧,毕竟都对这个新成果寄予了厚望。
吴姗姗却没气馁,她钻进机床下面,拿着检测仪器一点点排查。
原来是一个微小的线路连接问题,由于之前设计时忽略了长时间运作后的轻微热胀冷缩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后,机床顺利运转了,精密度远远高于原来的车床水平。
看到机床顺利运转,大家欢呼起来。
吴姗姗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时,马组长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小吴啊,这次多亏了你,小小年纪,真是不得了啊!不过咱们可不能骄傲,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吴姗姗点点头,“放心吧,马组长,咱们还得再接再厉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不断对新机床进行测试改进。
吴姗姗提出可以增加一个智能监测模块,实时监控机床的温度、压力等数据,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
大家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有吴姗姗这个外挂在,这个智能监测模块很快便研发出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智能监测模块成功安装并运行良好。
五机部从未觉得科技研发是如此的简单轻松,眼睛看向吴姗姗时,就像在看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
吴姗姗:“......”你们这样,我会很有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