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芸脑波的复苏,如同在黑暗中点燃的一盏微弱的油灯,光芒虽弱,却驱散了彻底绝望的阴霾。医疗团队谨慎乐观,称其为“神经功能的自发性重建迹象”。但苏雨晴和林峻知道,这重建的背后,缠绕着太多未知。
新的脑波模式被命名为“残火波形”。它不再具备“基石振荡”那种高效、精准、非人的特质,反而显得稚嫩、缓慢,带着一种探索性的笨拙,更像是一个婴儿在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
更关键的变化在于,这种“残火波形”与吴晓芸本体意识残存区域的耦合度,远高于之前的镜像。当李建平握着她的手低声倾诉时,当苏雨晴播放她以前喜欢的音乐时,“残火波形”会出现明显的、类似情绪共鸣的波动。这在镜像主导时期是极为罕见的。
“共生结构还在,但主导权可能发生了变化,或者说…融合进入了新的阶段。”苏雨晴分析道,“那个高度自主的、倾向于优化和计算的‘镜像人格’可能真的被‘归零协议’抹去了,现在复苏的,是建立在原有共生神经网络上的、以晓芸生物脑为基础的新生意识。它可能继承了镜像的部分知识架构和数据处理潜力,但其核心…更接近人类。”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既期待又不安。期待的是,吴晓芸或许真的有机会“回来”;不安的是,这个“回来”的她,还是原来的她吗?她继承的那些属于“织网者”的遗产,又会对她产生怎样的影响?
与此同时,对“守望者理事会”的追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非找到了他们,而是确认了他们的“不可追踪性”。
网安最顶级的专家团队,在付出了巨大努力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守望者”使用的核心通讯协议和隐匿技术,基于一种理论上存在、但现实中从未被完美实现的“量子混沌加密”和“动态身份拓扑”。这意味着,只要他们自己不主动暴露,几乎不可能通过网络溯源找到他们。
“他们就像深海中的幽灵章鱼,利用环境的复杂性和自身的拟态能力完美隐藏。”首席专家无奈地汇报,“我们现有的技术,在他们面前如同石器时代的长矛。”
物理世界的追查同样受阻。所有与“青鸾”及已知“守望者”成员相关的身份、地址、资金流向,最终都指向精心设计的、多层嵌套的虚假信息。
对手的技术实力,与他们行动的冷酷决绝一样,令人感到窒息。
“既然找不到他们,那就让他们来找我们。”林峻在绝境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命令技术团队,在不暴露核心情报来源和具体技术细节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向几个特定的、可能与“守望者”存在间接联系的国际科研论坛和匿名网络,释放一些经过处理的“噪音信息”。
信息内容暗示:“渡鸦-零”样本并未完全“归零”,其共生结构稳定,并出现了“非预期的意识重构现象”,正在密切观察中,初步数据显示“重构体表现出更强的生物亲和性与可塑性”。
这是一次危险的钓鱼。他们在赌,“守望者”对吴晓芸这个“失败样本”的后续变化,依然抱有“学术性”的好奇,或者…警惕。
释放信息后,便是紧张的等待。网安部门布下了天罗地网,监控着任何一丝可能与“守望者”相关的数据涟漪。
几天后,涟漪出现了。
一个位于北极圈内、几乎无人使用的老旧科研监测站的信道,突然激活,向深空方向发送了一段极其短暂、能量极低、内容完全加密的定向信号。信号的技术特征,与之前“守望者”的通讯模式有微弱的相似之处。
几乎在同一时间,监控吴晓芸的仪器捕捉到了一次极其特殊的“残火波形”活动!
当时,吴晓芸正处于浅睡眠状态。一段来自她童年记忆的、关于仰望星空的模糊梦境片段,被脑波仪记录了下来。就在这段梦境脑波活跃时,“残火波形”突然与之产生了强烈的谐频共振,其频率和模式,竟然与那个北极监测站发出的、无法破译的加密信号,存在着某种数学上的隐秘关联!
“它…它在无意识中…响应了那个信号?”李涛难以置信。
“不是响应,更像是…共鸣?”苏雨晴紧紧盯着数据,“晓芸的梦境触发了某种深层的、与‘织网者’起源相关的记忆碎片或者…数学直觉?而那个信号,恰好包含了同源的信息特征?”
这个发现令人毛骨悚然。吴晓芸的新生意知,与“守望者”之间,似乎还存在着一条他们无法理解、却切实存在的无形纽带!
“守望者”果然还在监视!他们收到了“鱼饵”,并且做出了回应,虽然这回应 cryptic 到无法理解!
林峻没有下令追踪那个北极信号,他知道那必然是另一个无法追溯的跳板。他的目的已经达到——确认“守望者”仍在关注,并且吴晓芸的状态变化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这既是危险,也是机会。
就在这时,吴晓芸的康复出现了新的进展。在一次物理治疗中,她试图抬起手臂,失败了无数次后,她无意识地蹙起眉头,脑海中似乎闪过了几个极其简洁的、关于肌肉协同发力与能量传递最优路径的几何模型…
下一秒,她的手臂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能量损耗最低的方式,成功地、稳定地抬起了几厘米!
这不是有意识的思考,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内化的“优化”能力!
在场的医生和康复师都惊呆了。
苏雨晴看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那个冰冷的镜像似乎消失了,但它留下的“优化”本能,却如同烙印一般,融入了吴晓芸新生的意识底层,成为了她的一部分。
她是吴晓芸,但她也不再是原来那个纯粹的吴晓芸了。
新生的迷雾,并未散去,反而因为“守望者”的再次现身和她自身展现出的奇特能力,变得更加浓郁和扑朔迷离。
前路依旧未知。他们守护的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受害者,而是一个承载着过去悲剧与未来可能性的、独特的新生意识。他们要对抗的,也不再只是一个犯罪组织,而是一个理念成谜、技术碾压的庞然大物。
但无论如何,生命找到了自己的出路。这微弱的“残火”,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燃烧着,试图照亮属于她的、充满迷雾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