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天文馆主会场的晨光,如同一层轻纱般透过穹顶的玻璃,温柔地洒在舞台上。舞台上,一群孩子们身着洁白的合唱服,宛如天使降临人间。他们的歌声如同天籁一般,在空气中回荡。
岳川蹲在儿童合唱团中间,他的目光专注地落在地上,指尖在地上轻轻地画着简单的节奏线。他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在描绘一幅精美的画作。
在这群孩子中,有一个名叫莉莉的小女孩,她正紧皱着眉头,努力跟上《星愿》副歌的呼吸点。每当唱到“星在枝头待”时,她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抢拍,使得整个合唱的节奏出现了一些混乱。
岳川注意到了莉莉的困扰,他微笑着走到她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别着急,莉莉,咱们不用盯着节拍器。”说着,他将地上的节奏线分成了三段。
“第一段‘雾里樱花开’,就像我们闻到花香时,会轻轻地吸气一样,要轻柔一些。”
岳川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吸气的动作,“第二段‘星在枝头待’,就像我们等待星星亮起时,会慢慢地呼气一样,要舒缓一些。”他继续演示着呼气的动作,让莉莉能够更好地理解。
最后,岳川指了指第三段的节奏线,“第三段‘风里传期待’,就像我们把心愿吹出去时,要用力一点哦。”他鼓励地看着莉莉,希望她能够掌握这个节奏。
他说的其实是地球合唱团常用的“情景呼吸法”,却装作是刚才看孩子们玩“吹泡泡”时想到的。
莉莉跟着试了一遍,果然没再抢拍,小脸上露出笑容:“原来唱歌像吹泡泡一样!我刚才总着急把泡泡吹出去,就抢了。”
其他孩子也跟着模仿“吹泡泡呼吸”,合唱的声音瞬间变得整齐,连一旁的玛丽都忍不住鼓掌:“这种方法太妙了,比死板的节拍器有用多了!”
凌薇这时跑过来,脸色有点急:“刚才检查伴奏带时,发现《星愿》的乐队版伴奏被人换过了,里面的尺八音色变成了电子音,明显是故意破坏!”
林野立刻调出后台监控,画面里一个陌生工作人员,刚才趁大家不注意,偷偷换了U盘里的文件,而这个人的工牌信息,显示是星娱法国分公司临时委派的。
“别慌,”岳川从背包里掏出个黑色U盘,“出发前我多备了一版‘原声伴奏’,用的是宫本先生的老三味线和藤原 老师的尺八现场录音,没加任何电子音效,正好能突出‘传统乐器+星信号’的质感。”
这个备用伴奏,其实是他借鉴地球“原声现场专辑”的制作思路提前准备的,却说是“怕电子设备出问题,多录了一版保险”。
技术人员赶紧插上备用U盘,当尺八的清冽音色从音响里传出时,全场都松了口气。
宫本先生摸着三味线的琴弦,轻声说:“这版伴奏里,能听到琴弦的‘木纹声’,比电子音有温度多了,幸好你提前准备。”
藤原 也点头:“就该用这种‘带呼吸感’的伴奏,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星音的真实’。”
临近中午,岳川在天文馆附近的街头散步,想找找表演的“小灵感”。
街角处,一位手风琴艺人正拉着法国传统民谣《玫瑰人生》,旋律里满是巴黎的浪漫气息。
他突然停下脚步,掏出手机录下一段旋律——心里想着地球经典作品《巴黎的约定》里“手风琴与东方乐器融合”的手法,转身跑回主会场。
“藤原 老师,您试试用尺八跟手风琴合一段?”
岳川找到正在调试乐器的藤原,播放刚才录的手风琴声,“在《星愿》的间奏,加一段手风琴的旋律,再用尺八呼应,像巴黎的风与东京的星对话,肯定能让观众有共鸣。”
藤原 立刻拿起尺八,跟着手风琴声吹起来,清冽的尺八与温暖的手风琴交织,意外地和谐。
玛丽正好路过,听到旋律眼睛一亮:“我认识刚才那位手风琴艺人,他是巴黎很有名的街头音乐家,我去请他来现场伴奏!”
半小时后,手风琴艺人皮埃尔背着琴走进会场,当他拉起《星愿》的间奏,与尺八、三味线配合时,舞台上的氛围瞬间变得鲜活,连技术人员都跟着轻轻晃头。
下午一点,观众开始陆续入场,林野的镜头捕捉到许多温暖的细节:有白发老人拄着拐杖,手里拿着打印的《星愿》歌词;有年轻情侣举着“星愿漂流瓶”造型的灯牌;还有来自滨江的留学生,举着“家乡的槐,巴黎的星”的牌子,看到岳川时激动地挥手。
“全球星愿墙”的互动屏上,心愿已经突破了10万条——有中国观众写“愿妈妈能听到巴黎的星音”,有法国观众写“愿我的女儿像莉莉一样,爱上星星的歌”,还有巴西观众写“愿明年能去东京看樱花,听《星愿》现场”。
凌薇调整着屏幕的显示效果,让心愿像星尘一样在穹顶漂浮:“现在每秒钟都有新心愿进来,表演时肯定能形成‘星愿海洋’。”
两点整,预热宣传片准时在全球100个天文馆同步播放。当动画里樱花瓣沿着伴星信号飘落,《星愿》的旋律响起时,巴黎主会场的观众席传来轻轻的赞叹声。
宣传片结尾,全球星图亮起的瞬间,全场观众自发响起掌声,连皮埃尔都放下手风琴,跟着鼓掌:“这是我见过最动人的‘星与乐’结合,比单纯的音乐表演有意义多了。”
两点半,距离正式表演还有半小时,岳川在舞台侧幕做最后的发声练习。
夏晚晴走过来,递给他一片樱花瓣:“这是老奶奶给的那批里最后一片,我把它夹在麦克风架上,就像咱们带着所有支持的人,一起站在这里。”
岳川接过花瓣,发现上面用马克笔写着小小的“星”字,是莉莉早上偷偷画的。
就在这时,玛丽匆匆跑过来:“国际天文组织主席刚到,他想在表演前跟你简单聊几句,还有,星娱法国分公司的负责人也来了,说是‘来观摩学习’,但我总觉得没那么简单,你们多留意。”
岳川跟着玛丽走到休息室,主席保罗握着他的手,语气亲切:“我昨天看了你们的调试,‘星愿互动’的想法太有创意了,尤其是把观众的心愿和音乐结合,这正是文娱的意义——连接人与人,连接不同文化。”
岳川笑着回应:“其实是星星给的灵感,它让我们知道,好的音乐和心愿,都是无国界的。”
旁边的星娱负责人脸色不太好看,却还是假笑着递名片:“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星娱在国际市场的资源很丰富,能帮你们把作品推得更远。”
岳川接过名片,礼貌地点头,心里却清楚对方没安好心——刚才监控里换伴奏带的人,就和这家公司有关。
回到舞台侧幕,陆哲正和皮埃尔沟通手风琴的收尾节奏:“结尾时,您的手风琴慢慢弱下来,我用吉他泛音接,像星风慢慢飘远,这样能给观众留有余味。”
皮埃尔点头同意,还加了个小细节:“我在收尾时,加一小段《玫瑰人生》的旋律碎片,像巴黎给星星的‘小礼物’。”
三点差十分,主持人开始暖场,向观众介绍“星愿手势”:“等会儿唱到《星愿》副歌,大家左手比‘星’,右手比‘愿’,一起跟着旋律挥动,让全球的天文馆都能看到巴黎的星愿!”
台下的观众跟着练习,灯光下,无数“星愿手势”像一片小小的星海,格外动人。
岳川站在侧幕,看着眼前的景象,指尖无意识地敲着节拍——脑海里闪过地球演唱会的经典互动场景,却觉得此刻的温暖更真实:有莉莉等孩子的笑脸,有皮埃尔的手风琴,有全球观众的心愿,还有口袋里那片写着“星”字的樱花瓣。
主持人的声音突然提高:“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川晴工作室,为我们带来‘星音交响’——《星途》《双星语》《星愿》!”
全场掌声雷动,宫本先生坐在三味线前,指尖按上琴弦;藤原 举起尺八,对准麦克风;皮埃尔调整好手风琴的背带;夏晚晴站在舞台中央,握着夹有樱花瓣的麦克风。
岳川深吸一口气,走到钢琴旁,指尖轻轻落在琴键上——《星途》的前奏,像星风一样,慢慢铺满巴黎天文馆的穹顶。
林野的相机对着舞台,镜头里,岳川的手指在琴键上移动,夏晚晴的歌声缓缓响起,穹顶的星轨投影跟着旋律转动,全球100个天文馆的同步信号,正将这一幕,传递到无数双期待的眼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