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郭嘉通过王韧的密探网络,以及一些看似无意间的士人聚会、酒楼闲谈,开始散播风声。

“听说了吗?陛下觉得如今选官之法有些弊端,埋没人才,有意改革呢!”

“改革?怎么改?总不能不用我们读书人了吧?”

“那倒不是。听说……是想搞个什么‘考试’,不管是谁,只要通过考试,就能做官!”

“什么?!不论出身?这……这成何体统!岂不是要与那些黔首、商贾之子同殿为臣?”

“嘘!小声点!不过话说回来,若真能凭才学做官,对那些有真才实学却无门路的人来说,倒真是条出路……”

“出路?那是掘我们士人的根!祖宗成法,岂能轻变?”

类似的议论,在洛阳的士人圈子中悄悄流传开来。

有人震惊,有人愤怒,有人惶恐,但也有一部分出身不高、自恃才学却苦无门路的年轻士子,心中悄然生出了一丝难以抑制的期待与火热。

与此同时,荀彧亲自拜访了闲居在府、致力于修史和教育的蔡邕,以及德高望重的尚书卢植。

蔡邕府邸,书房内茶香袅袅。

“伯喈公,文若今日前来,是受陛下所托,有一事关国本的要事,想听听您的意见。”荀彧姿态放得很低,语气恭敬。

蔡邕年事已高,精神却还不错,他捋着花白的胡须,示意荀彧直言。

当荀彧将“科举制”的雏形,特别是“公开考试、不问门第、糊名誊录”等核心原则委婉道出后,蔡邕沉默了良久。

他一生经历坎坷,因得罪宦官而流放,深知朝堂被少数人把持的弊端。

他也致力于教育,门下弟子不乏寒门,深知其中多有英才被埋没。

“陛下……真有此魄力?”蔡邕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陛下心意已决。”荀彧郑重道,“然,深知此事关乎重大,易引起非议。

故特命文若前来,恳请伯喈公能以天下文宗之望,出面主持公道。

若伯喈公能赞同此事,甚至出任首次考试之主考,则天下士子,必能信服大半。”

蔡邕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内心显然极不平静。

这无疑是违背他出身阶层利益的事情,但他更看重的是学问的传承和国家的未来。

“罢!罢!罢!”他忽然停下脚步,长叹一声,“老夫一生,颠沛流离,所见英才沉沦者不知凡几!

若陛下真能开此公平取士之门,使野无遗贤,乃江山社稷之幸,天下读书人之幸!纵然千夫所指,老夫……愿为陛下前驱!”

得到了蔡邕的明确支持,荀彧心中大定。随后他又拜访了卢植。

卢植性格刚正,听完荀彧的叙述后,沉思片刻,直接问道:“文若,你实话告知老夫,此法是否真能选拔出治国安邦之才?而非只会死记硬背的迂腐书生?”

荀彧答道:“卢公,章程中有‘策论’一科,专考时政实务。且初次规模不大,旨在试水,择优而取。

陛下之意,并非要废弃所有旧制,而是增开一途,广纳贤才。譬如毛玠、满宠,若非陛下破格擢用,岂能显其才干于朝堂?”

卢植想起毛玠、满宠近日的作为,点了点头。

他虽出身士族,但更看重实务和能力。

在他看来,若真能通过考试选拔出如毛玠、满宠这般干才,于国于民,利大于弊。

“既然陛下与文若皆认为可行,老夫……亦无异议。若有用得着老夫之处,尽管直言。”卢植的表态相对谨慎,但也是重要的支持力量。

就在这紧锣密鼓的筹备和暗流涌动的舆论中,时间悄然流逝。

这一日,大朝会。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就在朝会进行到一半,各项常规议题讨论完毕,宦官即将宣布退朝之时,太仆赵岐再次站了出来。

与他同时出列的,还有光禄勋邓盛,以及几位在“清道”行动中家族利益受损,或本身就极度保守的官员。

“陛下!老臣有本奏!”赵岐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却异常坚定。

刘辩坐在御座上,面色平静,心中却道:终于来了。

“赵太仆请讲。”

“陛下!”赵岐手持笏板,朗声道,声音传遍大殿,“老臣近日闻听市井之间,流传种种骇人听闻之言论!

言及朝廷欲废察举之古制,行什么‘不同出身,只需考试’便可为官之法!

此等言论,荒谬绝伦,骇人听闻,已引起士林哗然,人心惶惶!”

邓盛立刻接口,语气激动:“陛下!察举制乃太祖高皇帝以来之成法,维系天下数百年,使贤能者居其位,乃社稷稳固之基石!

若废除此制,不同良莠,只需考试,则礼崩乐坏,尊卑不分!

届时,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皆可窃据朝堂,与士大夫同列,成何体统?!我大汉四百年江山,岂不沦为笑柄?!”

“臣附议!”另一位官员出列,痛心疾首状,“陛下!此乃取乱之道啊!

若行此法,天下寒门、贱籍必将趋之若鹜,而高门士子谁还肯潜心向学?长此以往,圣贤之道谁人传承?朝廷体面何存?!

恳请陛下明察,禁绝此等妖言,以安天下士人之心!”

这几人一唱一和,将“科举制”描绘成毁灭礼法、颠覆秩序的洪水猛兽,言辞激烈,情绪激动。

朝堂之上,许多出身士族的官员虽然默不作声,但眼神中大多流露出赞同或忧虑之色。

显然,这是他们酝酿已久的一次集体发声。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难,陈宫面色沉静,荀彧眉头微蹙,郭嘉则嘴角带着一丝看好戏的冷笑。

毛玠、满宠站在班列中后段,神色凝重,手握成拳。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御座之上的年轻皇帝。

刘辩等他们都说完了,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赵太仆,邓光禄,尔等所言,朕已知晓。然,尔等口中的‘妖言’,并非空穴来风。”

他这话一出,赵岐、邓盛等人脸色骤变!皇帝这是要……亲口承认?!

刘辩站起身,目光扫过下方群臣:“朕,确实有意在察举制之外,另开一途,以考试之法,选拔天下贤才!此制,朕称之为‘试才授官制’!”

轰!

尽管早有风声,但当皇帝亲口在朝堂之上确认此事时,依旧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冷水,瞬间炸开!

哗然之声四起!不少官员交头接耳,面露惊骇、愤怒、难以置信之色。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三思!”

“此乃亡国之策!”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刘辩任由他们喧哗了片刻,才抬起手,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殿内渐渐安静。

“尔等口口声声祖宗成法,社稷基石。”刘辩的声音冷了下来,“朕来问你们,如今的察举制,选拔出的都是贤才吗?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这难道就是你们要维护的礼法?就是社稷的基石?!”

他目光如刀,直刺赵岐、邓盛:“还是说,在尔等心中,只有维护自家子弟、门生故吏垄断仕途的权利,才是最重要的社稷基石?!

至于国家能否得到真正的人才,百姓能否安居乐业,都无关紧要?!”

这一连串的质问,犀利无比,直接撕开了遮羞布,将血淋淋的现实摆在所有人面前。

赵岐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刘辩,你了半天,却说不出话来。

邓盛等人也是面色铁青。

“朕意已决!”刘辩不再给他们反驳的机会,斩钉截铁地说道,“‘试才授官制’,势在必行!然,朕亦非鲁莽之辈。”

他话锋一转,将之前与陈宫等人商议的分步走策略公布出来:“察举制依旧保留!‘试才制’仅为增开一途!

首次试行,定于明年春,仅在洛阳举行!取士不过二十人,授官不过郎官、县吏!

由尚书卢植、议郎蔡邕,共同主持!章程由尚书台拟定,昭告天下!”

他将规模限制到最小,保留了旧制,又拉出了卢植和蔡邕这两面大旗,极大地削弱了反对的理由。

你们不是反对吗?卢植和蔡邕也是士林领袖,他们同意主持,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你们不是怕冲击太大吗?我只取二十人,只给低级官职,还能把你们怎么样?

这下,连赵岐、邓盛等人都有些哑口无言了。

皇帝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既表明了决心,又做了最大程度的让步和稳妥安排,他们若再强行反对,就显得胡搅蛮缠,别有用心了。

朝堂之上,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荀彧,出列了。

他对着刘辩躬身一礼,然后转向众臣,声音清越而平和:“诸位同僚,陛下开此新途,意在广纳贤才,补察举之不足,使野无遗贤,朝多干臣,此乃圣天子励精图治、中兴汉室之雄心!

卢公、蔡公,皆海内人望,由他们主持,必能公允取士。且规模有限,于旧制无伤。

我等身为臣子,当体恤圣心,共襄盛举,何以一味阻挠,令陛下寒心,令天下有志之士失望?”

荀彧的表态,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石子!

他的身份太特殊了!颍川荀氏的标杆人物!连他都公开支持皇帝的新政,这对士族内部的冲击是巨大的!

紧接着,陈宫也出列附议:“荀仆射所言极是!为国选才,当以才干为先!陛下此策,至公至明!臣陈宫,竭诚拥护!”

“臣毛玠附议!”

“臣满宠附议!”

几位新晋的寒门官员也纷纷出列,声音虽然不大,却异常坚定。

朝堂上的风向,开始微妙地转变。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或者内心并不完全反对的中下层官员,看到荀彧、陈宫等人带头,也开始窃窃私语,觉得皇帝此举似乎也并非完全不可接受。

赵岐、邓盛等人看着这一幕,脸色由青转白,再由白转灰。

他们知道,大势已去。

皇帝不仅意志坚定,而且手段高明,更争取到了荀彧这样重量级人物的支持!

他们再反对下去,除了自取其辱,毫无意义。

刘辩看着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知道这第一关,算是勉强过去了。

他沉声道:“此事无需再议!尚书台即刻着手筹备!退朝!”

说完,他不再理会众人的反应,转身径直离开了嘉德殿。

皇帝离开了,但朝堂之上的波澜却远未平息。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从皇宫传遍了整个洛阳,继而以更快的速度向司隶、向天下各州郡扩散。

“听说了吗?陛下真的要开科取士了!不同出身,只需考试!”

“真的假的?那我们这些寒门学子,岂不是也有机会了?”

“机会?哼,别高兴太早!那些高门大户能答应?我看这事悬!”

“怎么不答应?连荀文若先生都支持了!还有卢尚书、蔡中郎主持呢!”

“陛下圣明啊!若真能凭本事做官,谁还去巴结那些郡守、名士!”

洛阳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到处都在议论这件事。

寒门士子奔走相告,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一条改变命运的康庄大道。

而许多高门大族的府邸内,则是一片愁云惨淡,或愤怒的咒骂。

“刘辩小儿!这是要绝我士族的根啊!”

“荀文若……他怎能如此?他可是我士林楷模!”

“唉,陛下势大,又有荀彧、陈宫辅佐,如今更得寒门之心,如之奈何?”

“且看吧,首次虽只取二十人,但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啊!”

反对的力量并未消失,他们只是暂时被压制下去。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筹备和施行过程中,必然还会有无数的明枪暗箭,阻挠和破坏。

但无论如何,一颗名为“科举”的种子,已经在这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被一位来自未来的少年天子,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强行播撒了下去。

这颗种子,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士族哗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寒门期盼,看到了打破阶层壁垒的曙光。

而始作俑者刘辩,在退朝后,站在嘉德殿的高台上,俯瞰着逐渐恢复生机的洛阳城,心中充满了豪情与紧迫感。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风雨,将会更加猛烈。但他无所畏惧。

“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他心中默念,“这腐朽的旧世界,注定要被打破!而新的秩序,将由朕亲手缔造!”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