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天光未亮,吴郡医馆的废墟上,昨夜焚经的余烬仍带着一丝残温。

湿冷的晨露凝结在烧焦的纸角上,仿佛为这场医道之争的惨烈献祭,缀上了点点泪痕。

柳文谦已在此跪坐了整整一夜,膝盖早已麻木,寒气侵入骨髓,但他仿佛毫无所觉。

他的面前,铺着一张粗糙的麻纸,上面是他用颤抖的手,一笔一划抄录的《诊脉法》开篇三行字。

那笔迹,初看歪歪扭扭,细看却透着一股破而后立的决绝与坚定。

他捧着这三行字,如同捧着自己破碎后重塑的医者之心,一步步挪到负手而立的涪翁面前,双膝重重落地,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

“前辈,”柳文谦的声音沙哑干涩,“晚辈昔日盲从邪说,以讹传讹,险些在吴郡酿成天大祸事。今日,晚辈愿焚尽所有伪经抄本,自断在江南医林中的虚名,只求能重拜真医门下,学一分真正的活人之术!”

涪翁的目光平静如古井,并未去看那张麻纸,也未去扶跪在地上的柳文谦。

他的视线,落在柳文谦因激动与悔恨而微微颤抖的手腕上。

他缓缓从袖中取出一根细如牛毛的银针,动作轻柔得像是拈起一缕晨光。

不待柳文谦反应,针尖已精准无比地轻点在其手腕的“列缺”穴上。

银针并未刺入,只是针尖轻触皮肉。

柳文谦只觉一股若有若无的清凉气流,顺着针尖探入脉中,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在轻柔地拨动他的脉搏。

涪翁闭上眼,静心感受着针尖传来的微弱颤动。

片刻,他收回银针,淡淡开口:“脉象躁乱,心火未平,然肺经金气之中,已有一丝清肃之意。虽歧路彷徨,却尚存向正之机。起来吧,医道之门,不拒真心悔过之人。”

柳文谦闻言,如蒙大赦,积压了一夜的悔恨与恐惧化作滚滚热泪,重重叩首:“谢前辈……谢师父!”

归途的舟船,悄然泊在一处僻静的支流。水波荡漾,星河满天。

船舱内,程高为师父添上热茶,眉宇间却尽是忧虑:“师父,柳文谦虽已幡然醒悟,可伪经流毒已深,江南百医信之者众,更有甚者将其奉为圭臬。我们今日烧了一本,他们明日便能再抄百本。仅凭我们师徒二人,何以正这天下之视听?”

涪翁没有回答,他只是仰头,透过狭小的船窗,凝望着那片深邃的星河。

良久,他从怀中取出一物,正是那方沉甸甸的“医道传承印”。

月光下,古朴的玉印泛着温润的光泽。

程高惊奇地发现,印面之上,除了原有的古老篆文,竟隐约浮现出一行全新的小字,字迹如流水般灵动:“道不自行,唯人能弘。”

涪翁用指腹轻轻摩挲着那行新字,声音低沉而有力:“程高,道,不会自己走路;法,也不会自己说话。要让天下人知道何为真,何为伪,便不能只靠‘破’,更要靠‘立’。”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比星辰更亮的光芒:“当以真针,立真范。”

次日,吴郡城南,一片开阔的空地上,一个奇异的“医坛”搭了起来。

说它是坛,却简单得近乎寒酸。

没有高台,没有华盖,更没有悬挂任何写着“神医”、“圣手”的匾额与旗帜。

偌大的场地上,仅在中央摆着一张朴素的木案,案上一盏孤灯,灯旁,静静躺着一个打开的针匣。

这便是涪翁口中的“针道明心坛”。

消息如长了翅膀般传遍了整个吴郡。

那些昨日还在为伪经被毁而愤愤不平的医者,那些对涪翁之名半信半疑的百姓,全都闻讯赶来,将这简陋的坛场围得水泄不通。

涪翁一身布衣,缓步走到案前,对着人潮拱了拱手,声音清朗:“今日设坛,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辨一辨这医道之真伪,明一明这针下的人心。”

说罢,他从针匣中取出一卷陈旧的竹简,正是那部真正的《针经》首卷。

他当着众人的面,将竹简一节节展开,朗声讲解其中关于“经脉流注”的奥义。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却又直指核心,与伪经中那些玄之又玄、故弄玄虚的说法截然不同。

人群中,不少医者听得眉头紧锁,神色变幻不定。

讲至酣处,涪翁忽然停下,目光扫向人群,沉声道:“纸上谈兵,终是虚妄。程高,请那位老卒上前来。”

很快,一名须发花白、面容坚毅的老兵,被两名健壮的年轻人搀扶着走上前。

他双腿僵直,无法弯曲,每挪动一步都异常艰难。

“此乃王老卒,戍边之时为寒气所伤,双腿瘫痪已有三年,遍请名医而不得治。”涪翁介绍道。

他从针匣中取出一根色泽青碧的细针,对众人道:“伪经有云,‘青针主生发,可令枯木回春’。然《针经》所载,青属木,主肝,通筋。此针,非能回春,而是善于疏导肝经郁结之气,以活筋脉。”

话音未落,他手腕一振,青针已化作一道微不可察的青光,精准地刺入老卒腿上的“阳陵泉”穴。

紧接着,第二针、第三针,分别落在“足三里”与“解溪”穴。

三针落下,涪翁并未捻转,只是静立一旁。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住老卒那双毫无生气的脚。

一息,两息,三息……

就在众人以为又是一场空谈之时,那老卒毫无血色的右脚大拇指,竟微不可见地……动了一下!

“动了!真的动了!”人群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

老卒自己更是浑身剧震,浑浊的双眼中迸发出狂喜的光芒,他低头看着自己的脚趾,嘴唇哆嗦着,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然而,这微小的一动,并未说服所有人。

一名身穿锦衣、面带傲气的游医排开众人,冷笑道:“不过是气血偶然冲撞,或是针刺的痛觉反应罢了,故弄玄虚!谁知道你是不是早就和这老卒串通好了?”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有数名同样深受伪经影响的医者围了上来,附和着质问。

其中一人声音最为尖利:“你说伪经里的‘黄针通幽冥’是妖言惑众,那你涪翁前辈数日前在医馆废墟所言,又如何解释?难道你敢说,你涪翁的针,通不了生死?”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等于是用涪翁自己说过的话来攻击他。

面对围攻,涪翁不怒反笑,那笑声中带着一丝彻骨的冰冷与傲然。

“通生死?好一个通生死!”

他猛地从针匣中取出一根寸许长的黄针,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毫不犹豫地对准自己的胸口正中——“膻中”大穴,直刺而入!

“嘶——”满场皆是倒吸冷气之声。

膻中为气之会海,宗气所聚之地,如此贸然下针,稍有不慎便会气机逆乱,当场毙命!

然而,涪翁面色不变,他左手掐诀,口中念念有词,右手拇指与食指轻轻捻动针柄。

刹那间,一股无形的劲气以黄针为中心轰然爆发,他身上的宽大布袍无风自动,猎猎作响,宛如一张鼓满了风的巨帆!

一股磅礴浩然的气息,横扫全场,压得那些叫嚣的游医脸色发白,连连后退。

“看清楚了!”涪翁声如洪钟,震得每个人耳膜嗡嗡作响,“黄针属土,主脾胃,乃后天之本,能调和周身气机。所谓‘通’,是通达天地自然之气,以补人体亏空之本,而非通什么阴曹鬼神!尔等读死书,不知变通,不明医理,只知照本宣科,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草菅人命!”

言罢,他猛地拔出黄针,那股鼓荡的气劲瞬间平息。

他面色如常,气息沉稳,仿佛刚才那惊世骇俗的一幕从未发生。

全场死寂。

那些游医面如死灰,张口结舌,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他们引以为傲的理论,在涪翁这活生生的、霸道绝伦的演示面前,被碾得粉碎。

就在此时,一个凄厉的哭喊声划破了沉寂。

“神医!求神医救救我的孩子!”

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抱着一个面色青紫、气息奄奄的幼童,疯了般冲开人群,跪倒在涪翁面前。

几名本地的医者立刻上前查看,片刻后纷纷摇头叹息。

“晚了,这孩子四肢冰冷,呼吸微弱,印堂发黑,是五脏离散之相,神仙难救了。”

“是啊,寒邪入里,元阳已绝,准备后事吧。”

妇人听到这些话,顿时瘫软在地,放声痛哭。

涪翁却蹲下身,伸手搭在幼童细小的手腕上,双目微闭。

半晌,他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胡说!此乃阴寒之气闭厥阴肝经,致使气机不通,神识被蒙,并非死症!”

他霍然起身,从针匣中取出一根通体赤红、仿佛燃着火焰的“赤针”。

“借艾火一用!”

程高立刻取来早已备好的艾绒,点燃后递上。

涪翁左手持针,右手引着艾火在针尾轻轻一燎,口中喝道:“赤针主火,通心脉,能破阴寒,回元阳!一针‘太冲’,开肝经之门!”

赤针如一道流火,刺入幼童脚背。

“二针‘涌泉’,引虚火下行!”

第二针落于脚心。

“三针‘神庭’,醒脑开窍,召回神魂!”

最后一针,精准地点在幼童的眉心之上。

三针刺罢,涪翁将燃烧的艾绒分别置于三根针的针尾,进行温灸。

赤红的针身在艾火的熏烤下,仿佛真的燃烧起来,丝丝热力源源不断地透入穴位深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妇人更是连哭都忘了,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孩子。

半个时辰后,就在众人几乎要失去耐心时,那原本死寂一般的幼童,喉咙里忽然发出一声微弱的“咯”声。

紧接着,“哇”的一声,他猛地张开嘴,咳出一团团污浊的黑色浓痰!

黑痰落地,一股腥臭之气弥漫开来。

而那孩子,苍白青紫的小脸竟奇迹般地恢复了一丝血色,随即,响彻云霄的啼哭声,宣告了一个生命的回归!

满场俱寂,针落可闻。

下一刻,不知是谁第一个反应过来,双膝一软,对着涪翁的方向重重跪倒在地,嘶声喊道:“神乎其技!我愿弃伪学,随前辈重习真道!”

一人跪,百人从。

哗啦啦一阵响动,场中大半的医者,无论老少,尽皆跪伏于地,神情激动,目光狂热。

夜深人静,明心坛前的人潮早已散去,只留下程高和柳文谦在收拾场地。

涪翁独自坐在案前,将一根根救人无数的宝针,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收入针囊。

就在他将最后一根针收好,准备合上针匣时,怀中的“医道传承印”忽然毫无征兆地,泛起了一阵微弱的荧光。

他心中一动,立刻取出玉印。

只见清冷的月光下,古印的印面上,一道之前从未有过的细微裂纹中,竟缓缓浮现出半行血色的小字,字迹模糊,却触目惊心:

“伪脉起于北,祸延三江。”

涪翁的眸光瞬间凝固,锐利如刀。

他猛地抬头,望向沉沉夜幕下的江北方向。

那里,正是大邺朝廷设立的盐铁转运司辖地,也是伪京始作俑者韩慎之旧部盘踞的核心所在。

与此同时,数十里外的一处山脊上,一道黑影看着山下逐渐熄灭的灯火,悄无声息地收回了目光。

他将一张刚刚绘制完成,详细标注了“针道明心坛”布局和涪翁等人样貌的密图小心折好,藏入袖中,旋即转身,如鬼魅般融入了无边的夜色里,去的方向,赫然也是北方。

江南的医道之争初见分晓,但一张更大的网,已在所有人都未曾察觉的黑暗中,悄然张开。

吴郡的风波尚未平息,一场更为诡谲的风暴,正在遥远的北地,悄然酝酿。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