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秦小军脸上挂不住,“妈,就当是我借您的,以后一定还。”
李大丫不耐烦了:“行了老大,你弟什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哪有钱?钱都在我这儿。你说,一辆自行车到底多少钱?”
“五十,您先给我五十吧。”
秦淮茹也懒得再争,老太太太宠儿子,说再多也没用。
“五十够吗?”李大丫有点迟疑,自行车可不便宜。
秦淮茹想了想:“差不多,不够我先垫上。又不是新车,花不了太多。”
“行。”李大丫小心地从手帕里抽出三张十块的,又数出四张五块的,递给了秦淮茹。
秦淮茹接过钱,瞥见手帕里还剩不少,有点惊讶:“哟,妈,您攒的不少啊。”
李大丫白了秦淮茹一眼,赶忙把手帕重新包好:“这可是给你弟结婚用的钱。”
“切。”
“妈,那我先回去了。”
老太太一心只想着儿子,秦淮茹觉得没劲,把钱揣进兜里,走到院里推上自行车就要走。
“姐,自行车啥时候能买回来?”秦小军见她出门,急忙追问。
“一两个月吧,等我下次回来。”
其实买自行车用不了那么久,但她上班忙,下次放假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这么久?”
秦淮茹没接话,骑上车就往家走。
出了村,经过红星公社,穿过朝阳门,再骑十几分钟,就到了四合院。
以前没车时总盼着有辆自行车,如今有了,又觉得骑车费劲,心想:要是能有辆摩托车就好了……
当然,她也只是想想。推着自行车,她走进四合院。
一进院子,上午的事又浮上心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个空间,她有点迫不及待想去小花园再看看。
快步走入后院,她把自行车在自家门口停好,转身走到小花园前仔细打量起来。
先看了看种下的西红柿和黄瓜。正午阳光正烈,搭的小塑料棚上凝着水珠,看不真切。她索性伸手把土往外一拨,揭开了塑料布。
塑料布底下,一片嫩绿的小苗齐齐整整——她种下的西红柿已经冒出了一大片。
秦淮茹有些惊讶,转手又把黄瓜棚上的塑料布也掀开。塑料布一揭,底下同样是一片鲜嫩的小苗。
虽然苗都还不大,可这长得也太快了。满打满算,这才刚种下三天。
三天……
是有点快,但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吧?秦淮茹有点懵了——这到底是空间的作用,还是塑料棚的效果?或者两者都有?
她又走过去看了看之前种下的南瓜。南瓜种子已经破土,发出两瓣小芽;东边槐树下种的苹果籽,也悄悄探出了头。
之前她都没留意,真像是一夜之间,万物突然苏醒了过来似的,真叫人纳闷。
“淮茹,在忙种菜呢?”
一大妈从屋里看见秦淮茹回来,赶忙走了过来。
秦淮茹回过神,站起身问:“一大妈,您找我有事?”
一大妈左右张望了一下,“淮茹,咱进屋说。”
“一大妈,您稍等我一下。”
她赶紧蹲下身,把刚才掀开的两块塑料布重新盖好。
一大妈在一旁静静等着,也不催促。
秦淮茹拍了拍手上的土,推开屋门:“一大妈,您快进来坐。”
一大妈走进屋里,秦淮茹连忙给她搬了个凳子:“一大妈,您坐。”
“别忙活了,淮茹。我来是想问问你——关于柱子的事。”
一大妈抿了抿嘴,像是在斟酌用词。过了会儿,她才开口:“你也知道,我跟你一大爷,早就把柱子当自己儿子看了。”
“柱子早上来跟你一大爷借自行车,你一大爷看他像是有事,可问他又不肯说。所以我过来,就是想问问你,柱子这事……”
秦淮茹听得一头雾水:“一大妈,傻柱的事您来问我做什么?跟我又没关系。”
一大妈深深看了她一眼:“淮茹,昨晚你带着那两个人是谁?去柱子屋里做什么?”
…………
秦淮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敢情这一大爷、一大妈,也是躲在窗户后面偷看的人啊。她还以为他俩多正派呢。
见秦淮茹这表情,一大妈连忙解释:“昨晚你们动静太大,我在屋里都听见了。”
秦淮茹才不信这话,但也懒得跟她纠缠:“一大妈,您直接问傻柱不就得了,何必来问我?”
“哎,这不是柱子不肯跟我说嘛,我才来问问你。”
“傻柱不跟您说,自然有他的道理。您也不该来问我啊。”
秦淮茹心里烦躁,这都什么事啊,跑来问她傻柱的事,真是可笑。“一大妈,您看我这还有事,得出去一趟……”
一大妈急忙拦住话头:“别,别,淮茹啊,我就是想问问柱子往后的事,那个,那个……”
一大妈神色犹豫,“我就开门见山吧,柱子虽没明说,但我猜他该不会是要入赘吧?”
秦淮茹一头雾水,这和之前谈的京茹的事完全对不上啊。“一大妈,您从哪儿听说傻柱要做上门女婿的?”
一大妈紧盯着她:“你三叔家没儿子,难道不是想让柱子入赘么?柱子从小没了爹,他自个儿可能不在意,但我和你一大爷坚决不同意他当上门女婿。”
秦淮茹听得头疼——他们竟连她三叔家底都摸清了,简直把傻柱当亲儿子疼。可傻柱入不入赘,跟他们有何相干?又与她何干?
“一大妈,这事不该问我,跟我没关系。槐花到现在没回家,我得去找她,您看……”
一大妈却装听不懂,还想接着问:“淮茹……”
秦淮茹烦不胜烦,推着她往外走:“我真不清楚,等傻柱回来您直接问他吧。”
“淮茹……”
“对不住了一大妈,我确实有急事。”
没等一大妈再开口,秦淮茹关上门就快步离开。穿过里院时撞见一大爷,她也没敢打招呼,低头匆匆走过。
“管什么闲事,傻柱的事轮得到他们操心?”她嘟囔着走出四合院。眼下家回不去,她干脆往百货商店走——春风刮得脸发干,正好买盒蛤蜊油。
穿过胡同走上大路,不过几分钟,路口北侧那栋三层建筑就是目的地。门楣上“百货商店”四个大字在当年显得格外气派,这是周边最大的国营商场了。
走进宽敞的店堂,一排排玻璃柜台亮堂堂的。“同志,拿盒蛤蜊油。”她递过三分钱硬币,接过售货员递来的小圆盒。价廉物美,真是好东西。
买了蛤蜊油,她又闲逛起来。这儿售货员态度格外热情,她让拿什么看都爽快答应。此刻她正捧着一台春雷牌收音机左右端详——机身轻巧,越看越心动。漫漫长夜无事可做,天黑了就只能睡,这收音机来得正是时候。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半道上,秦淮茹把怀里的书放下歇了口气,又急忙抱起来往四合院赶。
一套书哪里够?这套是她自己看的,她还想多买几套。大学要考,钱也要挣。
走到四合院门口,她加快脚步迈了进去。
“哎,淮茹,买这么多书做什么呀?”三大妈见她抱着一摞书,满脸诧异。这院里除了她老伴,还没见谁正经看过书呢。
“三大妈,书买了不就是看的嘛,不然买它干啥?”
“书挺沉的,我先回了啊。”秦淮茹抱着书,没空跟她多聊。
“你慢点儿……”三大妈瞅着她进了里院,撇了撇嘴,“嘁,就你?小学都没念完,还看书?笑死个人……”
秦淮茹哪知道三大妈在背后嘀咕,她小跑着进了后院,到门口才把书撂下。
“呼,还真不轻。”推开门,她把书抱进屋。
四下看了看,家里连张书桌也没有。她想了想,干脆把书抱进里屋,摊在床上。晚上没事正好躺床上翻翻。
放下书,她又翻出个麻袋,拎着就赶紧往书店走。
出了四合院,她一路疾走,进了书店直奔柜台。
书店里正热闹,不少人围在柜台前翻着《数理化自学丛书》。秦淮茹有点想笑:这书除了学习,有啥好看的?
柜台后还是那个营业员,秦淮茹上前说:“同志,麻烦拿两套《数理化自学丛书》。”
“哗——”店里的人都朝她看过来。两套书,一套十三块多,两套就得二十七块。那可是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啊!花一个月工资买书?太奢侈了……
营业员也愣了:“两套?整整两套?”
“嗯。”秦淮茹点点头。
营业员打量着她,忍不住问:“你买这么多书干嘛?刚才不是买过一套了吗?”
“啊……那个,帮朋友买的。”秦淮茹只好随口编了个理由。
营业员多瞅她两眼,转身去库房搬书。心里还纳闷:这压箱底的书,今天怎么就火起来了?
她来回几趟,才把两套书全搬到柜台上。
“同志,麻烦把那本小人书拿来我看看。”秦淮茹指着书架。
“这本?《大闹天宫》?”营业员抽出来递给她。
秦淮茹点点头。既然来了,就给槐花也带本小人书吧。
“小人书两毛,加上两套书,一共二十七块四毛。”
听到这数,秦淮茹心里一阵肉疼。
这相当于她一个月的工资,但想到将来能翻几倍卖出,她咬咬牙,还是从口袋里把钱掏了出来。
把钱交给营业员后,秦淮茹打开麻袋,小心地将柜台上的书一本一本地装进去。三十多本书,数量不少。
书店里的人纷纷看着她装书,直到她把书全部装好,扛起麻袋离开,店里的议论声才重新响起。
秦淮茹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背着麻袋就往四合院走。要不是街上人多,她真想直接把书放进空间里,省得一路辛苦。
回到四合院家里,她把小人书从麻袋里拿出来,然后将两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收进了空间。
放下书后,她又拎着麻袋去了书店。
还是那位营业员,秦淮茹刚走到柜台前,对方就先开口了:“你不会还要买那套书吧?”
秦淮茹有点不好意思:“同志,麻烦您再给我拿两套,我几个朋友都要,我顺便帮他们一起买了。”
营业员有点无奈,她已经算态度好的了,换做别人估计早不耐烦了。
“等着。”
过了好一会儿,营业员才抱着一套书灰头土脸地走出来。她把书放到柜台上,连忙拍打身上的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