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同步轨道的星舰造船厂内,银白色的 “地质方舟 II 号” 正悬浮在巨大的穹顶下,舰体表面覆盖着一层半透明的淡紫色硅基涂层,像给星舰穿上了一件柔软的铠甲。数十架机械臂围绕着舰体忙碌,有的在焊接钛合金防护板,有的在安装深脉感应器,还有的在舰体两侧栽种泽诺族提供的 “脉能蕨类”—— 这些植物的根系能与星舰的能量管道融合,既提供额外的能量缓冲,又能净化舰内空气,是跨文明协作的具象化成果。
“硅基低温防护模块安装完成!” 棱的金属嗓音通过通讯器传遍造船厂,他正站在舰桥外的检修平台上,金属右臂紧贴舰体,淡银色的能量顺着接口注入,激活防护涂层的低温适应程序,“-240c环境下,涂层能自主调节厚度,确保舰体内部温度稳定在 25c,误差不超过 ±1c。”
泽诺族的叶纹悬浮在星舰侧面,藤蔓轻轻缠绕住机械臂送来的脉能蕨类幼苗,将其精准植入舰体预留的凹槽中:“脉能蕨类已完成定植,根系与星舰能量管道的融合度达 98%。它们能实时监测能量流动,若出现异常,叶片会发出翠绿色预警光,比常规传感器更灵敏。”
人类工程师老周则带领团队在舰内安装病毒隔离舱,透明的纳米材质舱壁上布满细小的脉能滤网:“隔离舱采用‘三重防护’—— 物理隔离、脉能净化、硅基杀菌,即使深脉病毒附着在晶核表面,也能在进入舰体前被彻底清除。另外,我们还在舱内配备了寒武纪岩芯样本,能为晶核提供临时的能量补给。”
IdA 的救援队选拔也在同步进行。经过三天的筛选,最终确定了 28 人的核心团队:5 名深脉病毒科学家(负责分析病毒机制)、8 名星舰工程师(维护设备与能量系统)、6 名硅铁盟友(熟悉硅基能量,协助唤醒晶核),还有 9 名新深脉感应者 —— 其中就包括来自刚果盆地的石砚与石晶,他们的石墨导电能力和金刚石加固能力,被认为能在极端环境下发挥关键作用。
“第一次离开地球,会不会害怕?” 石砚看着妹妹石晶抚摸舰体上的脉能蕨类,轻声问道。石晶的手心泛起莹白色光,与蕨类的翠绿色能量产生微弱共鸣,她摇摇头,眼中满是兴奋:“能帮到矽基使徒,还能看到宇宙的深脉,我一点都不害怕。而且,清璃姐姐和季临野哥哥也会和我们一起去呀。”
石晶口中的 “一起去”,指的是清璃与季临野的意识体依附计划。为了让意识体能稳定伴随星舰航行,科学家们在舰桥中央安装了一台 “深脉意识锚定仪”—— 仪器核心是一块经过特殊处理的蓝闪石晶体,能与清璃、季临野的意识能量产生共振,像 “锚” 一样将他们的意识固定在星舰周围,避免在星际航行中消散。
此刻,清璃的金色能量流正缓缓注入锚定仪,蓝闪石晶体逐渐亮起温暖的光。“锚定仪的能量稳定性很好,我们的意识能通过它实时感知星舰的状态,也能随时引导周围的深脉能量。” 清璃的意识波动传递给身旁的季临野,白色能量流随后也融入晶体,两种能量在晶体内部交织成一道双色光纹,“而且,我能通过锚定仪与新感应者们的脉能产生共鸣,提前帮他们适应星际深脉的波动。”
季临野的意识体转向正在熟悉设备的石砚石晶,白色能量流轻轻触碰石砚的肩膀,传递出一段石墨深脉的频率数据:“星际中的石墨脉能比地球更稀薄,但稳定性更高,你的能力需要调整共振频率,才能更好地疏导能量。我把参数传给你,你可以在航行中慢慢练习。”
石砚惊讶地看着自己的掌心,灰黑色的石墨纹路泛起微弱的光,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频率调整的方法 —— 这是意识体直接传递信息的便利,也是跨世代深脉守护者之间的特殊传承。“谢谢季临野哥哥!” 石砚握紧拳头,指尖析出几缕纤细的石墨丝,按照新参数调整后,石墨丝的导电性明显提升,“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星舰的物资装载也进入尾声。冷藏舱内,存放着足够团队使用半年的压缩食品和淡水;能源舱内,三块大型寒武纪岩芯被固定在能量转换器旁,既是戒断症治疗的备用资源,也是唤醒矽基晶核的关键催化剂;数据舱内,火星矩阵传来的 “晶核唤醒程序” 被储存在加密硬盘中,由两名硅铁盟友 24 小时守护,防止数据丢失或被干扰。
沈巍登上星舰,最后检查了一遍各个舱室。当他走进舰桥,看到蓝闪石晶体中交织的金白能量,以及围绕在晶体周围的新感应者们,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 有对远征未知的担忧,更有对团队能力的信任。
“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沈巍看向棱和叶纹,语气中带着最后的叮嘱,“柯伊伯带的环境比我们预想的更恶劣,任何细节都不能疏忽。”
棱摇摇头,金属手指划过控制台:“所有设备都经过三次极限测试,低温、辐射、能量乱流的防护都达到了设计标准。而且,清璃和季临野的意识体本身就是最好的‘预警系统’,能提前感知到危险。”
叶纹的藤蔓轻轻缠绕住沈巍的手腕,传递出温和的能量:“泽诺族的脉能蕨类会持续为星舰提供能量缓冲,若遇到紧急情况,它们还能释放出‘共生冲击波’,暂时驱散病毒或能量乱流。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沈巍走到舰桥的观测窗前,望向远处蓝色的地球。从 EddA 到 IdA,从地球防御到星际救援,人类文明的脚步在深脉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宇宙。而眼前的 “地质方舟 II 号”,不仅是一艘救援舰,更是 “共生” 理念的移动象征 —— 不同文明、不同世代的守护者们,因共同的信念聚集在一起,为了拯救盟友,也为了守护宇宙的深脉平衡。
“出发前,还有最后一件事。” 沈巍转身面对团队,从口袋里掏出 28 枚小巧的徽章,徽章主体是一块微型蓝闪石,上面刻着 IdA 的标志和 “共生守护者” 的字样,“这是 IdA 最高议会授予你们的‘深脉勋章’,代表着全联盟的信任与期待。希望你们带着它,平安救出矽基使徒,平安回到地球。”
团队成员依次接过徽章,将其别在制服上。石晶将徽章贴在胸口,莹白色的金刚石纹路与徽章的蓝闪石能量产生共鸣,泛起柔和的光。清璃和季临野的意识体也感受到了徽章中的能量,金色与白色光流在舰桥内缓缓流动,像在为团队举行一场无声的祝福仪式。
“地质方舟 II 号准备完毕,请求脱离造船厂,进入预定轨道!” 舰长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遍全舰。
“批准脱离!” 沈巍的声音带着坚定,“祝你们一路顺风,我们在地球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星舰缓缓启动,淡紫色的硅基涂层在阳光下泛着璀璨的光,脉能蕨类的翠绿色叶片轻轻摇曳,像在向地球告别。舰桥内,蓝闪石晶体中的金白能量稳定流动,新感应者们坐在控制台前,眼神坚定;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各司其职,开始最后的航行准备;硅铁盟友们则围绕着数据舱,守护着唤醒晶核的关键程序。
当 “地质方舟 II 号” 彻底脱离造船厂,进入前往柯伊伯带的预定轨道时,清璃和季临野的意识体同时望向地球的方向 —— 那颗蓝色的星球在黑暗的宇宙中散发着温暖的光,深脉网络像一条银色的项链,环绕着星球,传递着无声的祝福。
“我们出发了。” 清璃的意识波动带着对地球的不舍,却更多的是对救援的决心。
季临野的白色能量流与金色交织,形成一道稳定的能量场,覆盖整个星舰:“为了共生,为了盟友,我们一定能成功。”
星舰的引擎发出平稳的轰鸣,加速驶向太阳系边缘的黑暗。一场跨越 60 亿公里的星际救援,正式开启;而属于 “地质方舟 II 号” 的传奇,也在这一刻,写下了第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