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制地点安排在江南一座古镇的缂丝工作室。苏恬提前一天抵达,换上了一身素雅的棉麻长裙,脂粉未施,准备以最本真的状态去贴近这项古老的技艺。
次日清晨,当她提前到达工作室,正安静地看着墙上关于缂丝历史的介绍时,门口传来一阵动静。她回头,竟看到了一个绝没想到会在此地出现的人——秦雨薇。
秦雨薇穿着一身当季新款香芋紫软呢套装,妆容精致得体,耳畔的珍珠耳坠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她看到苏恬,眼底飞快地掠过一丝讶异,随即被无懈可击的微笑取代。
“恬恬?”秦雨薇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太好了,原来你也是这期的嘉宾?我还担心会无聊呢,有熟人真好。”她亲热地上前,轻轻抱了抱苏恬。
苏恬心里一怔,面上也只能笑着回应:“秦老师,好巧。”(内心oS:周哥没提啊!她怎么会来这种偏文化深度的节目?)
直播弹幕此时已经刷了起来: 「双厨狂喜!我的两个老婆同框了!」「雨薇这身好优雅,好贵气!」 「苏恬好素净,站在旁边像个小妹妹。」 「画风不同的两个人,好奇今天会怎样!」
常驻的前辈主持人笑着圆场,介绍了今天带领她们体验的大师——缂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近八旬的陈玉华老师。陈老师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清明,身上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体验开始,陈老师言简意赅地讲解了缂丝“通经断纬”的基本原理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价值所在,然后便让两人坐上木机实操。
真正的挑战开始了。
缂丝极其枯燥耗神,需要长时间保持坐姿,手指在细密的经纬线间穿梭,要求心静、手稳、眼准。
秦雨薇显然志不在此。她更擅长的是与镜头互动。她会对着镜头展示自己被丝线缠绕的手指(尽管戴着指套),微微蹙眉,流露出一种“我见犹怜”的努力感;她会适时地发出感叹:“这丝线好不听我的话呀”、“陈老师,这个颜色搭配有什么讲究吗?我觉得如果用更明亮的色系会不会更吸引年轻人?”,试图引导话题,展现自己的“思考”与“审美”。
陈老师大多只是淡淡瞥她一眼,回答简短而直接:“老祖宗就这么配的。”“心思活是好事,先把手练稳。”
反观苏恬。她一开始更是手足无措,梭子拿得别扭,经纬线时常搞混。但她很快被这项技艺本身的魔力吸引。她不再看镜头,不再关注身边的秦雨薇,全部心神都沉入了那一根根丝线里。她想起了之前为了角色练习观察细节时的状态,想起了练武时要求的专注与定力。
她沉默下来,眉头微蹙,眼神紧盯着手下,模仿着陈老师的动作,一遍遍尝试。错了就拆,拆了再重来,不急不躁,像个最笨拙也最认真的学徒。虽然进度缓慢,织面粗糙,但她那种物我两忘的沉浸感,却被镜头捕捉得淋漓尽致。
「苏恬好像真的钻进去了……」 「她好像在和那台织机较劲,好认真。」 「对比有点惨烈,一个在表演体验,一个真在体验……」
中场休息采访。导演问秦雨薇感受。秦雨薇面对镜头,笑容温婉,话语流畅:“非常震撼,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匠人精神的伟大。每一根丝线都蕴含着无限智慧,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修行,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回答堪称模板,完美契合节目调性。
导演又问苏恬。苏恬似乎还没从那种高度集中的状态里抽离,眼神有些发直,下意识地回答:“啊?感受?就是……这丝线挺倔的,比练剑难多了……特别需要耐心,脑子不能跑毛,一跑毛就全乱套了。”她甚至无意识地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肩膀手腕。
「哈哈哈神tm比练剑难多了!」 「她是真的在感受,不是在背诵观后感。」 「虽然表述清奇,但莫名真实可爱!」
下午的任务是各自完成一小块指定图案的缂丝,由陈老师点评。
秦雨薇努力追求工整,但或许是因为心思浮动,边缘处仍有些许不平整。陈老师看了看,点头道:“形有了,还需意到。”
轮到苏恬。她织的那块图案,边缘甚至有些毛毛躁躁,颜色过渡也生硬,但奇异的是,图案核心部分却异常紧密扎实,能看出下了死力气,透着一股执拗的劲儿。
陈老师低头仔细看了半晌,又抬眼看了看额角还带着细汗、神情紧张的苏恬,忽然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心稳,手才稳。手虽笨,肯下死力,心是静的。这块‘意’,到了。”
一句简短的肯定,出自惜字如金、要求严苛的陈老师之口,分量极重。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苏恬身上。
苏恬猛地抬头,受宠若惊,脸一下子红到耳根,竟脱口而出:“谢…谢谢老师!我…我还能更死力气!”
现场工作人员和常驻主持都忍不住笑了,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秦雨薇也跟着扬起了嘴角,只是那笑容的弧度完美得毫无破绽,眼底深处却静默地结了一层薄冰。
录制结束,告别时,秦雨薇依然亲热地挽着苏恬的胳膊:“恬恬今天真厉害,能得到陈老师的认可太难得了。我就说你有股特别的专注劲儿,真让人羡慕。”
苏恬被她挽着,有些不适,干巴巴地笑:“没有没有,我就是比较愣……”
回到车上,苏恬才从周明那里得知,秦雨薇是动用了不少人脉,临时挤掉了原定的另一位气质文艺女演员,才拿到了这个资源,本意是想借节目提升自己的文化口碑和形象。
苏恬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轻轻叹了口气。她无意比较,更无意争夺,却似乎总在不经意间,闯入别人的赛道,成了那块碍眼的“试金石”。
而另一辆疾驰的商务车内,气氛降到了冰点。 秦雨薇面沉如水,彻底卸下了所有笑容。她冷声对经纪人道:“查清楚,苏恬后面还有哪些同类型的文化类资源接触。无论是节目、杂志专题、还是品牌推广……我不希望再在任何一个需要‘沉静’、‘深度’、‘质感’的场合看到她了。” 一次精心策划的“镀金”之旅,不仅未能如愿凸显自身,反而意外成就了苏恬那种“笨拙的真诚”,甚至连她最看重的业内权威的认可,也被对方轻而易举地夺走。这种无声的挫败,远比一次公开的争吵更让她难以忍受。
苏恬的存在,仿佛一面她不愿面对的镜子。梁子,在看似平和温婉的表象下,越结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