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的波澜渐渐平息,洞穴内重归寂静,唯有那初成的元婴在丹田内静静吐纳,散发着温润而磅礴的生机。林玄并未因成功破境而有丝毫松懈,反而更加沉静下来。他深知,境界初立之时,正是夯实基础、稳固修为的关键时期,丝毫急躁不得。
他依旧滞留在这荒芜峡谷的洞穴之中,对此地的贫瘠与荒凉毫不在意。于他而言,有无灵气已非首要,绝对的隐蔽与安全才是无价之宝。
日复一日,他心神沉凝,引导着体内奔腾流转的元婴之力,使其与肉身、神魂更为契合。暴增的神识被细细锤炼,如同锤炼一块百炼精钢,去其浮华,留其精纯,使得感知范围虽不再盲目扩张,却愈发凝练、洞察入微。对力量的掌控亦复如是,一招一式,一念一动,皆追求精准入微,不泄分毫,将元婴初期的力量彻底驯服,如臂指使。
在此期间,他将大部分心神用于演练新得的两种神通法术。
那本命神通虚空敛迹,玄妙非凡。他反复施展,体会着自身气息与天地虚空交融的那一瞬微妙感觉。初时尚有些晦涩,但随着演练加深,愈发纯熟。施展之下,身形虽在原地,却仿佛化为了岩石的一部分,化为了掠过峡谷的一缕风,存在感降至极低,若非修为远超于他者刻意探查,绝难发现端倪。此术于潜行匿踪、避祸趋吉而言,价值无可估量。
而那袖里乾坤入门篇,虽仅是触及空间道则的皮毛,亦让他大开眼界。他取洞中碎石、枯枝演练,袖袍轻拂间,便将其摄入袖内一方微小的折叠空间之中。收取之物大小、重量乃至蕴含的灵力强弱皆有限制,且消耗心神颇大,远不及储物戒方便,但此法皆胜在出其不意,斗法之中或能有奇效。他勤加练习,力求在关键时刻能瞬息发动。
待得修为彻底稳固,神通亦演练纯熟后,他心念微动,《小千幻阵》与《龟息术》随之运转。
周身澎湃的元婴期灵压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被层层压缩、封锁、隐匿。不过呼吸之间,其外显的修为便一路跌落,最终稳稳停在了金丹初期的水准。灵力波动显得初入金丹,尚带几分虚浮,恰到好处地符合一个刚刚结丹成功、境界还未完全稳固的修士形象。
元婴期修为,在这广袤荒域之中,已算得上一方高手,无论行至何处,都会引人注目,或引来招揽,或引来忌惮,或引来不必要的窥探。这与他稳健低调、一心求长生的初衷严重不符。而金丹初期,则显得普通许多,既拥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不至于任人欺凌,又不会过于惹眼,便于融入大多数环境,正合他意。
伪装完成,他便开始冷静规划下一步前行方向。
此地虽暂安,却非久留之所。黑风山脉秘境风波未知结果,但可以预见,其影响范围绝不会小。继续滞留于此区域,难保不会在某日被扩散的漩涡波及。必须彻底离开这是非之地,前往一个更为广阔、也更便于隐藏的舞台。
心神沉入识海,那部浩瀚的《荒域风物志》再次展开。神识掠过无数山川地貌、势力分布的信息,迅速筛选甄别。
最终,两个选择浮现在他心中。
其一,是荒域中部闻名遐迩的“流云巨城”。据风物志记载,此城乃是由数个庞大修真家族联合掌控,规模宏大,势力错综复杂,城内常年有元婴修士坐镇,甚至有化神期老祖的传闻。巨城之内,坊市繁华,资源汇聚,信息通畅,拥有通往荒域各处的传送阵。于此处潜修,资源获取相对方便,但也需更加谨言慎行,步步为营,以免卷入大势力间的倾轧。
其二,则是位于人族与妖族势力交界缓冲地带的“黑山妖脉”外围区域。那里环境复杂,人族修士、妖族、以及其他异族混杂而居,秩序更为混乱,但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与更强的包容性。势力划分犬牙交错,更便于隐藏身份,适合长期低调潜修,但风险也随之增加,需时刻应对突如其来的冲突。
权衡再三,他暂时更倾向于后者。黑山妖脉外围的混乱,对他而言或许比流云巨城那看似有序、实则暗流汹涌的环境更为“安全”。至少在那里,警惕是明面上的,而非隐藏在规则之下。
目标既定,他便开始重新规划路线。摒弃了之前从磐石镇逃出时一味求远的策略,如今需要的是一条能安全、隐蔽抵达黑山妖脉的路径。他仔细研究地图,标注出需要绕开的已知危险区域、宗门势力范围,选择那些偏僻但相对安全的路径。
一切准备就绪。
这一日,他挥手撤去洞口的层层阵法,那固化的岩层在他手下悄然恢复原状。
走出洞穴,外界依旧是那片荒芜的峡谷,狂风卷着黄沙,呼啸而过。
他回首望了一眼这处助他成就元婴的临时洞府,眼神平静无波。随即转身,目光投向荒域更深邃、更广阔的东南方向,那里是通往黑山妖脉的路径。
身形轻轻一晃,并未施展惊世骇俗的遁速,而是化作一道近乎透明、微弱难以察觉的遁光,贴着嶙峋的山脊,悄无声息地掠去,眨眼间便消失在茫茫天地之间,不留丝毫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