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煤山上的那份“新契约”,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彻底震碎了紫禁城最后的君权幻梦之后,一个新的问题,被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这个庞大的帝国,将驶向何方?
顾昭没有让天下人等太久。
在以雷霆手段肃清了京城内所有不安分的旧势力,并以“君主立宪”的框架暂时稳定了摇摇欲坠的政体之后,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包括崇祯本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迁都。
昭武元年的春天,顾昭以“北京龙脉已衰,王气黯然;南京虎踞龙盘,江南财赋重地,当为新都”为由,“说服”了已经被架空的崇祯皇帝,将整个帝国的中枢,从这个见证了太多杀戮与阴谋的北方都城,迁往长江之畔的那座开国故都——南京。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位置的转移。这是一次彻底的政治切割。顾昭要用秦淮河的活水,彻底冲刷掉盘踞在北方官场和士林中那股根深蒂固的腐朽气息。他要在一个全新的、完全由他掌控的地方,为这个古老的帝国,画上一张全新的蓝图。
夏初,当整个帝国的新权力核心在南京初步稳定之后,一场旨在向全天下、乃至全世界宣告新时代到来的盛典,在南京朝天宫前,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不叫登基大典,官方将其命名为——“昭武新政一周年暨共和国武装力量总校阅典礼”,但在所有参加典礼的外国使臣和旧明官员眼中,这,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新时代的“开国大典”。
典礼,以一场规模空前、震撼人心的阅兵式开始。
朝天宫前,巨大的广场被清理一空,足以容纳数十万人的观礼台上,坐满了来自各省的议会代表、工商巨子、西山书院的学者,以及所有邦交国的使臣。在观礼台的最中央,设置了一个高位,崇祯皇帝朱由检穿着一身经过改良的、没有了繁复龙纹的“君主礼服”,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像一个精致的、与周遭一切格格不入的人偶。
而在他身旁略低的位置,站着那个身穿深蓝色共和国元帅礼服、身姿挺拔、眼神沉静如海的男人——顾昭。此刻,他的身份是“天下兵马副元帅”和“首席内阁大学士”,共和国事实上的最高主宰。
“阅兵式,开始!”
随着礼炮的轰鸣,激昂的、由西洋铜管乐和中式大鼓融合而成的《共和国进行曲》奏响。地平线的尽头,第一个方阵出现了。
那是共和国的骄傲——中央军团第一师,被誉为“护国主之矛”的铁血部队。他们穿着笔挺的黑色军服,胸前挂满了勋章,手中紧握着最新式的、加装了三棱刺刀的“昭武七年式”燧发枪。他们每一步踏出,都如同用铁锤砸击大地,发出整齐划一的、令人心悸的轰鸣。一万人的方阵,从远处看来,如同一块移动的、不可撼动的黑色钢铁。
紧随其后的,是北方边防军团的代表。这些百战余生的北地雄狮,脸上还带着风霜的痕迹,他们的步伐虽然不像中央军团那样如同复制粘贴,但那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冰冷而悍勇的杀气,让每一个看到他们的人,都不寒而栗。
然后,是海军陆战队。他们穿着独特的蓝色迷彩作服,步伐轻快而充满弹性,每一个士兵的身上,都散发着一股海浪般的、充满攻击性的气息。
当这些徒步方阵走过之后,重头戏来了。
“轰隆隆——”
大地开始颤抖。由数十匹挽马拖拽的、庞大的炮兵方阵出现了。那是装备了“天津造”12磅线膛野战炮的炮兵部队,乌黑的炮管闪烁着森然的寒光,昭示着它们足以撕碎任何城墙的恐怖威力。
观礼台上,来自欧洲的使臣们,脸色开始变得无比凝重。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军事专家,他们能够清楚地分辨出,那些火炮的工艺和设计理念,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们国家最先进的炮兵。
然而,真正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嘶——”
一阵奇特的、如同巨兽吐息的声音响起。天空之上,数个巨大的、涂装着“日月山河”国徽的热气球,缓缓升空,吊篮里的观察兵,正用望远镜俯瞰着整个广场。
这一幕,彻底击溃了许多人的心理防线。战争,居然可以从天空之上发动!这已经超出了他们最狂野的想象。
特写镜头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死死地攥着手中的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而那位曾与顾昭兵戎相见、如今却作为海战观察员被“邀请”来的英国海军中将,则喃喃自语:“上帝……我们当初……究竟是在和一群什么样的魔鬼作战?”
阅兵式在无尽的震撼中结束。但这仅仅是前奏。
典礼的第二部分,是第一届“大明帝国议会”(此时尚未改名“共和国”)的正式开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议员,走入了为他们新建的议会大厦。一个奇特的景象出现了——他们不再穿着传统的大明官袍,而是清一色地换上了一种由顾昭亲自设计的、以西山书院学生服为蓝本改良的深蓝色立领制服,后世将其称为“中山装”的雏形。这种服装,笔挺、干练,完全摒弃了旧式官服的繁琐与等级差异,象征着一种全新的、属于“公民”而非“臣子”的政治身份。
在巨大的圆形议事厅内,崇祯皇帝被安排坐在一个象征性的、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的“名誉议长”的高位上。他全程旁观,看着那些曾经只能跪在他面前的“臣民”,如今却以平等的身份,遵循着他完全看不懂的《罗伯特议事规则》,对国家的第一份财政预算案和《商法》修正案,进行着激烈的、甚至有时是面红耳赤的公开辩论和投票。
他看到,一个来自广东的商人议员,因为预算案中对海洋贸易的拨款太少,而与主张“重农”的湖广议员,拍着桌子争吵。
他看到,一位来自西山书院的年轻女议员,言辞犀利地指出了《商法》中对女工权益保护的不足,并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掌声。
他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充满活力,又那么的……刺眼。他面无表情,但藏在袖中的双手,却因为屈辱和不甘,而死死地拧成了拳头。
当议会休会时,典礼进入了最高潮的环节。
顾昭走上了朝天宫前那个为他搭建的、唯一的演讲台。他没有携带任何讲稿,只是平静地走上前,面对着广场上数十万的军民,面对着整个南京城,面对着通过报纸和官方喉舌,关注着这里的整个帝国。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宣读自己的功绩,会为自己的“新政”正名,甚至会暗示自己即将“登基”。
但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公民们,士兵们,朋友们!”
他的声音通过他身后几个由西山科学院制造的、简易的“声学放大器”(原理类似喇叭),清晰地传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是为了庆祝某一个人的胜利,也不是为了纪念某一场战争的结束。我们站在这里,是为了向过去告别,向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旧时代告别!”
他没有提任何关于皇权和个人的功绩,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每一个人。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这个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我们也被一种无形的枷锁所束缚。我们的人民,在天灾面前无助,在苛政面前屈膝。我们的商人,在官僚的盘剥下苟延残喘。我们的国家,守着富饶的土地,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来自北方的蛮族所蹂躏。为什么?因为我们一直在低头看路,却忘记了抬头看天,忘记了看一看,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之外,那片更广阔的世界!”
他的声音开始激昂。
“今天,我在这里宣布,这个时代,将要被彻底终结!从昭武元年开始,大明,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大航海、大工业、大贸易’的时代!”
“我们的目标,不再是做一个偏安一隅、万国来朝的天朝上国!那等虚名,我们要它何用?!我们的目标,将是脚下这颗星球上,所有富饶的土地,所有便捷的航道,所有能为我们公民带来福祉的财富!”
“我们的军队,将不仅仅是守护长城的卫士,他们将成为共和国公民利益的延伸,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需要他们出现的地方!我们的商人,将不仅仅是游走于乡间的货郎,他们的船队,将载着丝绸与瓷器,去换回美洲的黄金和澳洲的羊毛!我们的学者,将不再仅仅皓首穷经于故纸堆,他们将去丈量大地,绘制星图,去探寻这个世界最深层的奥秘!”
演讲的最后,他的目光穿过欢呼的人群,望向了东方,望向了那片波澜壮阔、连接着整个世界的无尽大海。
“公民们!一个以陆地为疆界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一个新的、以海洋为疆界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征途,不再是脚下的万里河山,而是浩瀚的星辰大海!”
“轰——!”
随着他话音的落下,仿佛是为了回应他的宣言,南京下关港的方向,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汽笛声!
那是停泊在港口内的、隶属于共和国海军的数百艘新旧战舰与庞大的商船舰队,在同一时刻,拉响了它们的汽笛!
那宏大的、充满着工业时代力量感的汽笛声,响彻云霄,在整个南京城上空回荡,压倒了所有的欢呼与掌声。
在无数百姓狂热的欢呼声中,顾昭的身影,在高台上显得无比的清晰,也无比的孤独。
他的目光平静,越过眼前的人山人海,投向了遥远的、水天一线之处。
一个时代结束了。但我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我的敌人,不再是皇太极,也不是崇祯。而是这颗星球上,所有阻碍我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旧秩序,和那片名为‘未知’的深蓝色大洋。
从今日起,这个崭新的、一手紧握着枪炮与钢铁,另一手紧握着算盘与股票的战争与商业混合体帝国,将正式扬帆起航,将它的龙旗与猛虎旗,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对荷兰的复仇,对西班牙的挑战,对英国的竞争,以及对那片神秘的澳洲大陆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