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强......不是.....林老板,让我家青茹来,你觉得怎么样?”
说话的是陈守田,年龄跟林志强父亲差不多。
这个陈青茹是林志强的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后她辍学在家帮着陈守田干活。生产队出不了工,就在家里织草绳。
草绳可以送供销社,五分钱钱一斤,她一个月能挣好几块钱。
在林志强的印象中,陈青茹好像已经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在媒婆的牵引下许了人家,不过现在应该还没有正式订婚。
七八十年代,女孩子到了十六七岁的年龄,在农村里订媒结婚是个极为常见的事情。
甚至,在这个年龄的已经有生孩子的了。
农村里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所以在陈青茹家,她根本不被看重。
在林志强的记忆里,陈青茹的命运不太好,后面嫁了个比她大了十五岁的男人,这是她没有想到的事情。
再后来因为她男人没有生育能力,却怪她生不了孩子。
所以,她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周围人谩骂和指责中度过的,最后这些都是他偶然间听到的事情,她的命运其实和自己是何其相似的。
一个在郁郁中死掉,一个在病痛的折磨下死掉。
“行!守田叔,过两天我回去,到时候去一趟你家,跟青茹说一声!”
林志强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想帮一把这个同样有悲惨命运的女同学。
其实陈守田的想法,林志强倒是很清楚,他只是想着在女儿出嫁前,能够为自己陈家多挣份钱来。
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读小学,家里条件不怎么样,这个当女儿的不得帮着出份力?
在这个时代,他们看来,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现在陈守田第一个提出名额,林志强就答应了。
很快又有几人跟林志强推荐了自己的亲友,这一下子二十个名额就凑齐了一大半!
...........
到了第二天,林志强终于把手空了出来。
他打算找好新店的铺子,所以跟邓铁刚借了三轮车。
前面交代了,县城并不是很大,所以最多容纳五家到六家的卤味熟食铺子。
城东的东城贸易市场这家就是林志强的,南城八一农贸市场是邓铁刚的加盟店,两个店铺的直线距离超过了将近十里路,这样相互之间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林志强想开的地方自然就是县城城西和城北,还有城中,三个位置能够给自己选择的地方并不少。
县供销社在城中,离县政府不远,这边就有一条相对人流密集的街道,叫人民路。
后来这一带,被开发成为安县县城的步行街,成为了安县最繁荣的地段。
三轮车开到人民路上,林志强在一个店铺一个店铺的看着,连着上百个店铺,几乎没有空置的门面。
直到车子慢悠悠的开到供销社不远的小广场时,林志强才看到一个空着的铺子。
这个位置相当好,离供销社的直线距离不到两百米,而且人流量比东城贸易市场还要更多。
林志强刚把三轮车停好,就来了一个要坐三轮车的顾客。
“小兄弟,大塘街去不去?”
一个三十多的妇女朝林志强问道。
“大姐,我只是.......”
林志强还没来得及说话,女人直接上了三轮车的后面座位。
“小兄弟,帮个忙,家里还有小孩等着吃饭呢,麻烦你快一点!”
这时候,林志强才看到女人手上提着的铝制长方形饭盒。
“不是,大姐,我说我这车子是从我兄弟那里开来的,你信不信?大塘街在哪里,我不认得路啊!”
林志强还真不认识路,这个年代的安县县城,对他来说是很陌生的。
也就是这段时间在东城贸易市场开了店,所以大致路线能熟悉,对于大塘路这种小路他是一无所知。
“难怪呢,这车子里一股卤菜味道!这样吧,我看着,给你指路好不好?
平时都是一块五的车费,我多给你两毛,成不?!就当帮大姐一个忙了!”
女人算是看出来了,林志强确实不是专业送客 的三轮车。
好在是邓铁刚平时比较讲究,车子里面算是比较干净。
“行吧行吧,大姐,真要不是看你赶急,我还真不会去送!”
林志强估摸着现在也还算早,不是很急,所以决定还是帮一下这个大姐。
在这个大姐的指路下,林志强开着三轮车在县城里左扭右拐的穿梭着,十多分钟后,就到了女人说的大塘路这边。
论骑三轮车的技术,林志强并不比邓铁刚差很多,所以他上手很快。
就连当初邓铁刚教他开三轮车的时候,都觉得很吃惊。
“小兄弟,你在给我帮个忙,我给你四块钱,在这儿等我一会儿,我下午还得开会,这边很难等到三轮车!”
女人下了车,提前抽出来两张两块的递到了林志强的驾驶室这边。
“哎.....大姐......”
本想说句很赶时间的话,但是却没说出口。
女人的房子是一个两层的红砖瓦房,条件算是很不错的了,在安县来说,这样的房子也就只有高端层次的人才能住得起。
时间过得很快,也就是十几分钟后,女人出来了,看到林志强还在等着,所以放心了下来。
放在平时,她可不敢提前付车费,有些黑心的三轮车司机拿了车费后就一溜烟的跑了。
“大姐,我看你很着急啊,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
林志强问道。
“我在供销社上班,刚好今天我爱人去省城出差去了,婆婆回了乡下,小孩子吃饭就只能送回去了!............”
女人并没有透露太多,林志强猜测她在县供销社应该也算是有点级别的,要不然哪里会这么大方呢。
回县供销社的路林志强倒是记住了,所以也不需要女人指路,一路上林志强询问了关于县供销社旁边的那几个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