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您拆拆这方子,就像给肠子‘除虫修磨’:”人参精凑到炕边,语气活泛,
- 雷丸粉是‘捉妖兵’:专钻肠子找虫体,把虫化了随大便排出去,但它脾气急,得用温水送服,要是用热水,它就‘睡过去’没用了;
- 党参+白术+茯苓是‘修磨匠’:您的脾胃磨盘转不动了,这三味药就像给磨盘上油、补缝,让它能正常磨粮食,不然虫子赶跑了,磨盘坏了还是饿;
- 山药+炒麦芽是‘喂磨的’:山药补脾胃,炒麦芽助消化,俩一起给磨盘送‘软粮’,不让磨盘空转磨坏了,还能把肠子里的‘虫屎’扫出去;
- 陈皮+甘草是‘顺气的’:虫子搅得您肚子胀气,陈皮理气,甘草调和,像给肠子通了通风,疼就能轻不少。
赵大叔接过雷丸粉,手抖着往嘴里送,温水送服后,没过半个时辰,就说“肚子里不闹腾了,像有股气顺下去了”。到了傍晚,他竟能坐起来吃小半碗洋芋搅团,连说“比止痛针管用多了”。
第二日清晨,梁大宽刚起身,就听见赵大叔的笑声:“梁先生!我大便里见着虫子了!白花花的,有手指头长,这下可算把它们赶跑了!”再看赵大叔的舌苔,白腻苔淡了不少,搭脉时,脉象也比之前有力了些。
马中医在旁叹服:“还是您懂雷丸!我之前只知道它能驱虫,却不知道还得配健脾药,难怪之前找不着雷丸也治不好病。”
梁大宽刚要说话,手机突然响了,是秋雁,声音里带着急:“师父!医堂来了个三岁的娃娃,叫壮壮,面黄肌瘦的,肚子鼓得像小皮球,吃不下饭,还总拉肚子,我摸脉脉细弱,舌苔薄白,想着是疳积,可不敢随便开方,您能线上给看看不?”
“让娃娃靠在他妈怀里,镜头对着舌苔和肚子,我看看。”梁大宽走到院子里,晨光足些。屏幕里很快出现个小脸蜡黄的娃娃,穿件小棉袄,肚子鼓得老高,小手攥着妈的衣角,眼神蔫蔫的。旁边的妇人急得眼圈红:“梁师父,壮壮这半年没长肉,吃点饭就吐,拉的便里还有没消化的米粒,村里大夫说是‘积食’,吃了药也不管用。”
梁大宽让秋雁掀开娃娃的衣服——肚子鼓得发亮,按下去软软的,娃娃也不喊疼。再看舌苔,舌体瘦小,苔薄白得像层纸;秋雁搭脉时,轻声说:“师父,脉细弱得很,像头发丝似的。”
“这是‘脾虚疳积’证。”梁大宽放缓语速,“娃娃脏腑娇嫩,他妈是不是常给娃吃零食?比如糖果、饼干,或者喂得太撑?”
妇人点头:“是……我总怕他饿,兜里揣着糖,吃饭时也硬喂,去年冬天还给他吃了不少凉橘子,后来就不爱吃饭了……”
“这就对了!”人参精的须子凑到屏幕前,“娃娃的脾胃是‘小磨盘’,你给它塞太多硬糖、凉橘子,磨盘转不动就堵了,时间长了,磨盘也磨坏了,就成了疳积——之前的药只敢通堵,没修磨盘,自然没用。”
秋雁在旁记着:“师父,那该用什么方?要不要用肥儿丸?”
“可以用肥儿丸加减,再配推拿,双管齐下。”梁大宽报方,“肥儿丸(中成药),每次服半丸,用温开水化开喂,每日两次,连服五天。再开个健脾的汤药:太子参10g、白术6g、茯苓6g、炒山药10g、炒扁豆6g、莲子6g、炙甘草3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50ml,分三次温服。推拿的话,每天捏脊五次(从尾椎捏到颈椎),揉中脘穴(肚脐上四寸)一百下,揉足三里穴(膝盖下三寸)五十下,力度要轻,娃娃皮肤嫩,别捏红了。”
“我给秋雁说说这治法,就像给‘小磨盘’救急:”人参精的须子晃了晃,
- 肥儿丸是‘通堵的小铲子’:轻轻把娃娃肠子里的积食铲出去,还能赶赶肠子里的小虫(疳积久了容易生虫),但它劲儿小,得按娃娃年龄减量,不然会伤小磨盘;
- 太子参+白术+茯苓是‘修小磨盘的’:娃娃的磨盘太嫩,不能用党参那样的‘大木头’,太子参补得轻,白术、茯苓润,像给磨盘涂了层软蜡,补得稳还不扎;
- 炒山药+炒扁豆+莲子是‘给小磨盘喂软粮’:这几样药煮成汤,甜丝丝的,娃娃爱喝,还能帮磨盘慢慢转起来,不空磨;
- 捏脊+揉穴是‘帮磨盘转的小手’:捏脊能通督脉,让娃娃全身气血活起来,揉中脘、足三里是给磨盘‘打气’,让它有劲儿转,比吃药还温和。
秋雁听得认真,立刻抓药煎药,还找了块软布裹在手上给壮壮捏脊。到了第五天,秋雁发来视频:壮壮的小脸有了点血色,肚子不鼓了,正拿着小勺子自己吃粥,妇人笑着说:“梁师父,秋雁姑娘每天来给娃推拿,昨天娃还吃了个鸡蛋,没吐!”
梁大宽看着视频里的娃娃,笑了笑:“秋雁,你现在辨证越来越准了,推拿的手法也轻,没让娃娃哭,进步快。”
秋雁不好意思地笑:“都是师父教得好,还有参爷爷的比喻,我记方子都记得牢。”
待赵大叔服完三天雷丸粉,腹痛彻底止住了,能跟着儿子去地里拾洋芋。送梁大宽走时,赵大叔拎着袋晒干的洋芋:“梁先生,这是咱定西的好洋芋,您带着路上吃,要是以后有人得我这病,您尽管让他们来找我,我给他们说雷丸的好!”
车子刚驶出土巷,梁大宽的手机就收到条陌生短信,发信人是“新疆李中医”:“梁先生您好,我是新疆伊犁的李梅,我市有位哈萨克族老人,患‘风痹’十年,遇寒则痛,需用‘柳华’(即柳絮,中医用其祛风止血、除湿痹)入药,可本地柳华多带沙,药效差,听闻您善寻草药,特向您求助,不知您愿否来新疆寻柳华?”
梁大宽心里一动——柳华虽常见,但新疆伊犁的柳华因气候干燥、光照足,祛风除湿的药效更劲,尤其适合治风寒痹痛。人参精的须子立刻缠上来:“新疆!有草原还有雪山!柳华肯定长得不一样,说不定还带着奶香呢!咱去!既能帮老人,还能给内空间添味‘祛风药’,离‘全科药库’又近一步!”
梁大宽指尖敲出回复:“李中医您好,我愿前往新疆寻柳华,为老人缓解痹痛。我明日从定西出发,抵达伊犁后与您联系,烦请先收集老人的症状、舌苔脉象及既往用药情况,以便辨证。”
收起手机,定西的风裹着土香吹进车窗,内空间里,浅褐色的雷丸光域还在缓缓运转,与其他药气交织成网。梁大宽摸了摸百会穴,轻声说:“下一站,新疆伊犁。”
人参精的须子晃得更欢了:“柳华柳华,听着就软乎乎的,肯定能帮老人把风邪赶跑!咱还能尝尝新疆的烤包子,说不定比洋芋搅团还香!”
车子驶上黄土坡,晨光把车轮的影子拉得很长,“参仙古医堂”的字样在车玻璃上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