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人组成的纵队,像条疲惫的巨蟒在盐碱滩上缓缓蠕动,人群过处,旷野上腾起一片灰黄的尘烟。
打头的红旗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越来越往北了,闻到海风的腥味了。
终于到达了栗黍镇的责任地。整个工程以镇街为单位,各自负责一块区域。也就是说,张大勇和郝家兄弟是在一个组的,张二勇却是在不知什么地方的城关街道区域。
临行前,翠花交待光景要关照一下两个大舅哥,光景满嘴答应,但现在看来,大勇都不一定能找到,何况说二勇了。
光景看看身边的亲弟弟,已经坐在地上起不来了,心里隐隐有些心疼,嘴里却在骂他“谁让你平时做活偷奸耍滑的!走这点路就累成这样?”
光明根本就说不出话来了,但还是很努力地抬起头来,狠狠瞪了一眼哥哥。
今天修整,明天开工。
一声“就地休整”令下,所有人都瘫坐在地上,各人拿出带来的粮食和水,先补充能量。大部队刚刚驻扎,谁也顾不过谁来,全靠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咸菜。
这就看出各家媳妇的贤惠与否来了。
翠花说了,队伍里肯定有干粮吃,但菜就不一定有了。天也凉爽了,便用荤油炒了两瓶子咸菜疙瘩,又装了两瓶纯纯的咸菜条,说是吃了咸的有劲。
光景开玩笑,“我们这是去盐碱滩,还能少了盐不成?咸菜吃完了,没的吃了就用馒头蘸盐粒子!”
翠花拍打他的肩膀,“你就吃吧,一吃一个不吱声。”
话虽这样说,光景还是带上了四瓶子咸菜。
现在看来,翠花之所以让光景带这么多咸菜,许是已经想到了,李秀秀给光明准备的,叫做“一穷二白。”
按说李秀秀和光明的日子过得不算差,好几亩良田,李秀秀也算是持家有方,怎么都不至于只有一罐咸菜,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光景大约是知道了,李秀秀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在生气郝家大哥让光明而不是光芒来出夫。
这是在无声抗议呢。
可是你抗议也不能这样做,这可是你男人,你能舍得你男人受罪?好吧,摆明了是要占大哥的便宜,让大哥跟他一起受苦是吧。
光景明白李秀秀的小心眼,但却无解,因为李秀秀拿准了他不会忍心自己弟弟受苦受累,还得带着他。
这会子,光景还真希望是光芒跟着来了,而不是这个处处拖后腿的光明。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光景将无数次地想念自己的另一个弟弟。
这场开发以“筑台田、挖鱼塘、改盐碱”为核心。郝家庄的这两个兄弟,被分到了挖鱼塘的任务。
为了照顾这个弟弟,光景和光明编成一组,一个挖土,一个推土,开始了艰苦的劳作。
这是光凭广大农民兄弟肩挑手抬,来完成这几十亩鱼塘工程啊。
“大干快赶!争取在上冻之前完成挖掘工作,一旦天冷上冻,咱们的任务量就成倍增加了。”领队的人喊着口号给大家鼓舞加劲。
光明苦着一张脸,“我也想快干啊,可我干不动了,干不动了啊!”
光景赶紧朝他使眼色,干部说了,不能说丧气的话,这叫做扰乱军心,可不能给村集体丢脸。
天越来越冷了,今年的冬天好像来得格外地早一些,也不知是光明的错觉还是北边本来就是这么冷。
铁锹下去,土块像石头一样硬,一镐头下去,火星四溅。手掌磨出血泡,裹上布条继续干;脚踩进冰冷的泥水里,冻得通红,却没人停下。
好不容易到了晌午,人们蹲在田埂上,啃着硬邦邦的窝头,就着咸菜,喝几口凉水,就算一顿饭。风卷着碱土往碗里落,他们也顾不上挑,囫囵咽下去,抹抹嘴又接着干。
傍晚收工时,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疲惫的脚步沉重却坚定。
这一天天地下来,光明已经成行尸走肉了,光景也不敢凶他,眼看这都快倒下了,除了白天尽量帮着干活,晚上躺在窝棚里,还要好好开导他。
“光明啊,干活不能光喊累,你越喊累,就越觉得累,活计就能把你压死,你就大声说,‘这点活计算什么,我一点都不累,’然后就觉得不累了。就是说咱气势上不能输。”
光明不想说话,心想,“哥啊,你快闭嘴啊,这是自己骗自己,有意思么?我就一直这样说,就能回到自家的炕上吗?”
旁边有人笑:“光景啊,你就别哄他了,实在不行明天报个病假,看这孩子累成啥样了,一看就是在家不干活的娇娇。”
光明确实没干过重活,这会子身体和精神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听着窝棚里其他人的调侃,终于忍不住了,“我就是娇气,我就是嫌累,我还不能说句实话吗?”
光明的声音带着哭腔,大家都知道不能再说了。便噤了声。
有年龄大的人悠悠讲起了这个盐碱地上农户的辛苦:“别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等到收获的时候所有的劳累也就一笔勾销了,但这里的农户,他们出再多的力气,这里的土地还是不出粮食,大片的土地就这么闲置着,那是几辈子几辈子的痛苦啊。今天政府集全县之力帮助他们整治盐碱滩,且不说这事能不能成,光是这几十万老乡无私的帮助,就能感天动地。”
有人问,“这样的土地整治真的有效吗。盐碱滩上真的能长出庄稼吗?”
“听说是种棉花。棉花耐旱耐碱。”
“还要建造虾池,卤水虾池。”
“咱们今天多挖一锹土,明年就能多收一捧粮啊。”
有小伙子提出疑问,“为啥要让咱们来帮他们开发呢?还是义务工。”
“因为咱们祖祖辈辈一直种着肥沃的土地,而他们是祖祖辈辈受穷。凭什么咱们的土地是好田,他们的土地就是盐碱滩,受了老天这么多辈的恩惠,该做点贡献了!”
这个话题有点大,但想想也是这个朴素的道理,大家一时没有声音,都在想这里面的大道理。
尽管光明喊苦叫累,第二天还是按时起床,跟上了劳作的大部队。
光景心疼弟弟,总是争着抢着帮他干活,其他人看着也不能说什么,毕竟人家是亲兄弟,他俩那一组任务完成量也不低。
这天,完成一段工程,大家又换了工种,成了三个人一组,领队的干部换了新的,见这两个人身高力壮的,就又分来个戴眼镜的小个子。
小个子姓李,一看就是个文化人,态度也好。一来就点头哈腰的,搭帮的这是亲兄弟俩,李东升一来就做好了受排挤、多干活的打算,谁让自己是独生子没有依仗呢。
后来才发现,这个大哥郝光景是个实在人,干活一点也不惜力,不仅照顾郝光明,也照顾他。
郝光景一开始也看不上这个李东升,可后来见他从不偷懒,已经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了,心里那点子意见也就没有了,能帮他的地方就尽量伸把手。
很快,李东升就一口一个郝大哥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