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2章:共同钻研,艰难突破
伍馨看着团队成员们兴奋的样子,心中也充满了力量。但她也清楚,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她深吸一口气,对大家说:“好了,既然赵哥答应帮忙,我们就更要全力以赴。明天,赵哥就会过来,大家都准备好,我们一起攻克这个难关。”说完,大家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伍馨那略显杂乱的出租屋里。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咖啡味,那是昨晚大家熬夜讨论留下的气息。伍馨早早地就起来了,她仔细地整理着技术资料,将它们分类摆放整齐,每一页都承载着团队的希望。
“吱呀”一声,门被轻轻推开,赵哥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他穿着一件简约的黑色t恤,搭配着深蓝色的牛仔裤,肩上背着一个陈旧却收拾得很整齐的电脑包。赵哥的眼神中透着一股专注与坚毅,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笑着说:“早啊,都准备好了吧,咱们就别浪费时间,直接开始。”
伍馨连忙迎上去,热情地说:“赵哥,辛苦您了,就等您来指点迷津呢。”街头小团队的技术人员们也纷纷围了过来,眼神中满是期待。
赵哥和团队技术人员在操作间里碰面后,便迅速进入状态。他拉过一把椅子,坐在电脑前,一边听着技术人员介绍现有技术状况,一边快速地敲击着键盘,查看各种数据和代码。伍馨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能感觉到赵哥身上散发出来的专业气场,心中不禁又多了几分信心。
“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问题主要出在直播编码算法和网络传输协议的适配性上。”赵哥皱着眉头,手指不停地在键盘上滑动,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这两个方面相互制约,导致直播画面卡顿、延迟严重。”
技术人员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小伙子说道:“赵哥,我们之前也考虑过这两个方面,但尝试了几种常规的优化方法,都没什么效果。”
赵哥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常规方法不行,那我们就只能另辟蹊径了。”说着,他打开一个文档,开始在上面快速地记录着思路。
随后的日子里,他们日夜奋战。白天,出租屋里充斥着键盘的敲击声和激烈的讨论声。伍馨时不时地给大家端来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咖啡,那浓郁的香气在房间里弥漫开来,为大家提神醒脑。夜晚,城市的霓虹灯透过窗户洒在他们专注的脸上,电脑屏幕发出的幽光映照着他们疲惫却坚定的神情。
他们查阅各种资料,从国内外的专业学术网站,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技术论坛,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有用的信息。赵哥还联系了一些在技术领域颇有建树的朋友,向他们请教经验。团队成员们也各自发挥所长,尝试着不同的方法。
有一次,一个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优化编码算法的新思路,大家都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于是立刻投入到实践中。然而,经过连续两天两夜的测试,最终发现这个方法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因为计算量过大,导致直播设备根本无法承受。
面对这样的挫折,大家的情绪有些低落。伍馨看着疲惫又有些沮丧的团队成员,站了起来,大声说:“大家别灰心!每一次尝试都是有意义的,虽然这次没成功,但我们排除了一种错误的方向,离正确答案就更近了一步。赵哥,您说对吧?”
赵哥抬起头,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笑着说:“没错,做技术研发,失败是常有的事。咱们继续加油,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在赵哥的鼓励下,大家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投入到钻研中。
终于,在经过数天的艰难努力后,转机出现了。赵哥在研究一种新兴的网络传输技术时,突然灵感一闪。他发现如果将这种技术与现有的编码算法进行巧妙融合,并对部分代码进行重新编写,或许能够解决当前的技术瓶颈。
他兴奋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团队成员,大家立刻围了过来。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和分析,都觉得这个方法值得一试。于是,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测试。
当新的代码成功运行,直播画面变得流畅清晰,延迟也几乎降到了零的时候,整个房间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伍馨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紧紧地握住赵哥的手,声音颤抖地说:“赵哥,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团队成员们也纷纷围过来,对赵哥表示感谢。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这几天的疲惫一扫而空。
伍馨和团队成员们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将新的技术应用到直播中。他们开始着手准备相关的设备调试和最后的测试工作,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然而,技术难题虽然突破了,但新的技术在实际直播中能否稳定运行?陈风会不会再次出手破坏伍馨的努力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