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婆之事了结后,当铺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这日黄昏,一位身着粗布短褂、脚踩草鞋、面色蜡黄却眼神异常清亮的中年汉子,风尘仆仆地踏入当铺。
他肩上搭着一个褪了色的布褡裢,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香火和泥土混合的气息。
“掌柜的,”汉子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奇异的沉稳。
“俺叫钟馗(并非那位伏魔天师,恰巧同名),是个‘走阴人’。今日来,想典当一件……从‘下面’带回来的东西。”
走阴人?
我心中微动。
此乃民间传说中,能以生魂状态短暂进入阴司地府、替人办事或探查消息的异士,比问米婆更为罕见,也更为凶险。
钟馗从褡裢中取出一个用符纸层层包裹的物件。
揭开符纸,里面是一块漆黑如墨、触手冰凉、表面布满天然诡异纹路的石头。
石头一出现,周围的温度便骤然下降,空气中弥漫开一股腐朽、沉寂的气息。
“此物唤作‘忘川石’,”钟馗神色凝重。
“是俺上次走阴时,在‘三岔口’附近险些迷路,慌乱中从河滩上捡来指路的。
回来后才发现,这东西……邪性得很!
带在身边,夜夜噩梦缠身,梦见无数浑浑噩噩的鬼影朝俺索要此石,家中也接连出事。
俺知道,这东西不该留在阳间,特来典当,求个清净。”
他典当的,是这块沾染了阴间气息、引来鬼祟觊觎的邪石;所求的,是斩断与此石的因果,保家宅平安。
镜渊之力落于黑石之上,我感受到的并非简单的阴气,而是一股精纯的、代表“遗忘”与“归宿”的阴司法则之力!
这石头,确是从阴间带出,其上的纹路,仿佛是无数即将步入轮回的魂灵留下的最后印记。
它本身无害,但存在于阳世,便如同一个坐标,不断吸引着那些迷失的、对阳世尚有执念的游魂!
“此石乃阴司之物,阳世不容。”玄夜的声音从阴影中传来。
“强留之,必遭反噬。需将其送返‘下面’。”
沈晦指尖月光拂过石头,微微蹙眉:“送返不易。
走阴通道凶险,且此石已沾染生人气息,恐难重归原位。”
我看向钟馗:“钟先生,你既能走阴,可否再将此石送回原处?”
钟馗苦笑摇头:“难!上次走阴已是侥幸,险些魂归不得。
此次再带着这‘烫手山芋’下去,怕是十死无生。
况且……俺也不敢确定还能找到那‘三岔口’。”
看来,强行送返风险极大。
那么,唯有在当铺内,设法隔绝或净化此石与阴司的联系。
我们商议后,决定由我以裁断之力尝试切断此石与阴司的法则联系;
沈晦以月光净化其上附着的游魂执念;玄夜则以阴影封印其气息,防止外泄。
炎烬与胡离在旁策应,以防不测。
我将裁断之力凝聚至极致,金芒如最锋利的丝线,小心翼翼地探向黑石核心那缕与阴司相连的法则之线。
然而,那法则之线坚韧无比,且带着一股排斥阳世万物的冰冷意志,裁断之力竟难以寸进!
反而引动了黑石的反击,一股湮灭记忆、沉沦虚无的寒意顺着金线反噬而来!
我闷哼一声,急忙撤力,神魂一阵恍惚,险些被那寒意侵蚀!
“不行!阴司法则层次太高,强行切断会遭反噬!”我脸色微白。
沈晦的月光与玄夜的阴影尝试压制,效果亦不明显。
这忘川石,仿佛是一个锚点,牢牢地钉在阴阳两界的规则壁垒上。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往生簿突然无风自动,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书页翻动,停在一幅描绘着阴阳漩涡、轮回之井的古老图案上。
一道意念传入我心湖:“阴阳有序,物归其位。强留不可,强送不能。
或可以‘轮回之息’温养,化其戾气,暂作‘阴驿’之基,导引迷途之魂,积阴德以平因果。”
轮回之息?阴驿?
我恍然大悟!
往生簿记载万物轮回,本身便蕴含一丝轮回法则的气息。
或许可以借助往生簿的力量,暂时转化这忘川石的属性。
使其从“阴间异物”变为一个暂时容纳、安抚阳世游魂的“驿站”。
待其沾染的阳世气息被游魂的愿力逐渐中和后,再寻机送返,或可自然消散。
此法虽非根治,却可化解眼下危机,且能积攒阴德,平衡钟馗带走阴物的因果。
我们将想法告知钟馗,他沉吟片刻,点头同意:“总比留在身边招灾强,就依掌柜的。”
于是,我们合力将忘川石置于往生簿旁,由我引导往生簿的轮回气息缓缓滋养石块。
沈晦与玄夜设下禁制,将其转化为一个微型的“引魂驿”。
果然,石块上的阴寒戾气渐渐平息,那些纠缠钟馗的噩梦也随之消失。
钟馗千恩万谢地离去。而那块忘川石,则静静躺在往生簿旁。
表面纹路似乎柔和了些许,偶尔会闪过一丝微光,仿佛有迷途的魂灵在此暂歇。
往生簿上,关于此事的记录旁,浮现一块黑石被书卷气息包裹的图案,旁注:
“阴物阳存,必生祸端。强逆法则,反遭其噬。顺势疏导,化害为利。阴阳平衡,存乎一心。”
走阴人带来的忘川石,让我们再次领略到阴阳规则的森严与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