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尚未完全驱散山谷间的薄雾,“守望者之家”的脉冲防御场已调整为演习模式,发出与平日不同的、更具穿透力的低频律动。基地内部,一种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电流在空气中无声窜动。今天,是他们与官方“异常现象对策部”的首次大型联合演习日。
中央指挥大厅内,环形光幕墙的全球地图已被缩小至一角,取而代之的是演习区域的详细三维地形图——一片模拟了城市与荒野交界带的复杂区域。林默站在主控台前,身姿依旧挺拔,但眼神比平日更加锐利。他身旁,分别站着邵博士和肖雅,三人构成了此次演习的“守望者”指挥核心。
“所有单位,最后一次通讯检查。”林默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遍所有参与演习的“守望者”小队,“记住,这不仅是演练,更是相互学习。展现出我们的特点,也看清对方的优势。”
“明白!”
“通讯清晰!”
各小队队长简洁有力的回应依次传来。
几乎在同一时间,三艘涂装着“异策部”灰蓝色标志的大型运输机,在战斗机护航下,以一种极具力量感和纪律性的姿态,精准地降落在基地外指定的临时起降坪。舱门打开,身着统一制式、功能性强且带有明显军方风格的黑色作战服的“异策部”队员鱼贯而出。他们动作整齐划一,装备精良,从高效能突击步枪到单兵外骨骼,从多功能侦测仪到重型能量屏障发生器,一应俱全,无声地彰显着国家机器的标准化与强大后勤支撑。他们的指挥官,一位肩章显示为上校军衔、面容刚毅、眼神如鹰隼般的中年男子,名为高震,正大步走向前来迎接的林默。
“林指挥官,”高震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异策部’第七特遣队,奉命参与联合演习,请指示。”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守望者之家”的外部环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林默回以联盟通用的礼节:“高上校,欢迎。演习区域和基础规则已传输至贵部终端。这次模拟的是‘中型不稳定空间裂缝爆发’,目标是控制影响范围,清除逸散能量体,并在规定时间内稳定或暂时封闭裂缝源头。我方将负责b、d区域,贵部负责A、c区域,E区为交叉协作区。指挥频道共享,但战术决策由各区指挥官自主判断。”
“明白。”高震点头,言简意赅,“我部将严格执行演习规程。”他顿了顿,补充道,“希望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合作。”语气官方,透着公事公办的意味。
双方指挥层短暂交流后,各自返回岗位。无形的隔阂与比较,从这一刻已然开始。
---
演习正式开始信号发出的瞬间,差异立现。
A、c区域,“异策部”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标准。无人机群首先升空,如同蜂群般散开,构建起立体的侦察网络,数据流实时汇入他们的指挥节点。地面部队以班为单位,呈标准战术队形展开推进,遇到模拟的能量体(由高速移动的激光靶标和能量干扰场模拟),立刻依托地形或快速架设的便携式屏障组织防御,随后由配备特异性能量武器的“净化者”小组上前,以精准、高效的火力进行清除。他们的行动充满了军队特有的节奏感、纪律性和强大的正面压制力。每一步都经过计算,每一次交火都追求在最小代价下达成战术目标。对于模拟裂缝源头,他们采取的是标准的“三重压制-能量中和-物理封闭”流程,按部就班,稳定推进。
而在b、d区域,“守望者”们的行动则显得……更为“灵动”,甚至有些“非传统”。
拥有能量汇聚能力的阿杰,并没有像“异策部”的“净化者”那样使用制式武器。他潜伏在断壁残垣后,感知着环境中游离的能量流动,看准时机,猛然挥手,一道凝练的能量冲击并非直接射向靶标,而是精准地击中其侧后方一块半悬空的混凝土块。爆炸的冲击波和飞散的碎石,巧妙地改变了多个靶标的移动轨迹,甚至将两个靶标“推”进了队友马克预设的感应陷阱范围内。
“干得漂亮,阿杰!”马克的声音在小队频道响起,带着赞许。他的危险感知能力此刻如同一个无形的雷达,不仅预警着来自“敌人”的威胁,更将环境中不稳定的结构、可能坍塌的管道等潜在危险也标注出来,引导队友规避。他的预警不再是简单的“几点钟方向,有敌人”,而是更具体的:“左侧危墙,十五秒内可能因能量共振崩塌,建议绕行右翼,注意三楼窗口可能有伏击。”
莉娜的作用更是无法被任何仪器替代。她闭着眼,精神力如同水银泻地般蔓延开来,不仅感知着那些模拟能量体的“存在”,更在尝试捕捉其“行为模式”和微弱的“能量核心”波动。“这个能量体……移动轨迹有规律,它在围绕那个破损的变电站徘徊,核心弱点可能在顶部偏左的位置。”她将信息瞬间共享。小队成员立刻调整策略,不再盲目射击,而是由雷毅亲自出手,一道精准的、附带微弱电磁干扰的能量射线,瞬间瘫痪了那个模拟能量体。
雷毅作为现场指挥,他的指令同样简洁,但更侧重于引导和发挥队员的特长。“莉娜,优先扫描E区交叉地带,评估异常聚集点。”“阿杰,利用你的能力制造障碍,分割它们。”“二组,向d区靠拢,利用马克的感知,打时间差。”他没有给出每一步的具体走位,而是设定目标,信任队员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的自主判断和能力协作。
---
指挥大厅内,林默、邵博士和肖雅,以及通过加密线路连接的高震上校,都在密切关注着战局。
高震看着“守望者”在b、d区域的行动录像,眉头微蹙。在他看来,这些行动虽然有效,但缺乏统一的步调,过于依赖个别成员的特殊能力,显得有些“散兵游勇”,不符合大规模、标准化作战的效率原则。他通过指挥频道向自己的副官低声评论:“个人能力突出,但协同性有待加强,战术不够规范。”
而林默和邵博士,则在观察“异策部”那高效却略显僵化的推进模式。
“他们的正面压制能力很强,”邵博士指着A区“异策部”干净利落清除掉一波高强度能量体的画面,“标准流程执行得非常到位。但是……”她调出另一段数据,“他们对环境中非直接威胁的反应稍显迟缓。看这里,这个微弱的空间扭曲前兆,他们的标准侦测仪在十秒后才报警,而我们的队员凭借直觉或特殊感知,至少提前了二十秒就产生了警惕。”
肖雅补充道,她的目光聚焦在数据流上:“他们的模式对付已知的、可量化的威胁非常有效,但面对规则混乱、现象诡异的‘异常’,缺乏足够的弹性和适应性。过于依赖设备数据,可能会错过一些逻辑之外的征兆。”
就在这时,演习导演组植入了突发状况——模拟的“空间裂缝”核心区域突然发生不可预测的能量湍流,原本稳定的能量体变得狂躁且无序,同时释放出强力的精神干扰波,并伴随着小范围的空间结构扭曲(通过全息投影和实景特效模拟)。
这一变化,瞬间打乱了两方的节奏。
在A、c区域,“异策部”的标准化流程遇到了挑战。无人机在精神干扰下部分失控,数据传输出现延迟和乱码。面对行动轨迹变得毫无规律、甚至能短距离“闪烁”的能量体,标准火力网的效果大打折扣。士兵们虽然依靠严格的训练和纪律性保持着阵型,但应对明显吃力,推进速度骤降,甚至出现了小范围的“伤亡”判定。
高震在指挥车内,脸色凝重,一连串命令发出:“启动备用通讯协议!切换至抗干扰模式!所有单位收缩防线,优先稳固!净化小组,尝试使用范围中和武器!”他的应对依旧标准且正确,但显得有些被动。
而在b、d区域,以及作为试金石的E区,“守望者”们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反应更为迅速和……“非常规”。
莉娜在精神干扰袭来的瞬间就闷哼一声,但她强行稳定住心神,高声示警:“是范围精神冲击!强度七级,带有混乱效果!所有人集中精神,回忆锚点事物!”她自己则迅速与队伍中另一位具备微弱精神屏障能力的队员建立连接,共同抵御。
阿杰发现能量冲击对狂躁的能量体效果减弱后,立刻改变策略,不再追求一击毙命,而是利用能量爆发制造噪音、扬起尘土,干扰能量体的“感知”,为队友创造机会。
马克的危险感知在空间扭曲下变得更加模糊,但他将其与莉娜的精神扫描数据结合,反而大致勾勒出了扭曲区域的边界和能量流动的混乱“脉络”,指引小队避开最危险的区域。
在E区,一支“守望者”小队与一支“异策部”班组不期而遇。面对突然从扭曲空间中涌出的、数量远超预期的强化能量体,双方出现了短暂的配合失误。“异策部”班组习惯性地试图建立稳固火力点,而“守望者”小队则本能地想要机动迂回。
“听我指挥!”关键时刻,现场级别最高的“异策部”一名中尉接过临时指挥权,但他对“守望者”的能力特点和作战习惯并不完全了解,指令难免滞涩。
“让我们来处理正面佯攻!”雷毅的声音通过共享频道插入,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你们的火力,请覆盖三点钟方向那片废墟,我怀疑那里是它们的能量节点!”
“异策部”中尉只犹豫了一瞬,基于对当前不利战局的判断,他选择了相信。“火力组,覆盖三点钟方向废墟!其他人,掩护守望者同志!”
这一次的协作,虽然起初生涩,却迅速产生了效果。“守望者”们利用其机动性和特殊能力吸引了大部分能量体的注意,而“异策部”精准猛烈的覆盖火力,成功摧毁了那个隐藏的能量节点,瞬间削弱了能量体群的强度。
---
演习结束的哨声响起时,模拟裂缝已被成功稳定。
统计结果很快出来:“异策部”在清除常规能量体和标准流程执行上效率更高,正面作战能力评分领先;“守望者”则在应对突发异常状况、非标准环境适应性和特殊威胁处理上优势明显,尤其是在精神干扰和空间扭曲环境下的生存与应变能力评分更高。双方在E区的后期协作,虽然磕绊,但被导演组评定为“展现了互补的巨大潜力”。
复盘会议上,气氛不再像最初那样泾渭分明。
高震上校首先发言,他的语气比之前缓和了许多:“林指挥官,各位同仁。我必须承认,贵方在应对‘非标准’威胁时的灵活性和对潜在危险的敏锐直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暴露了我部在极端异常环境下的某些短板。我们的装备和训练,似乎过于侧重‘已知’了。”
林默微笑着回应:“高上校过谦了。贵部强大的正面作战能力、严谨的纪律性和完善的后勤体系,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在面对许多实体化、规模化的威胁时,贵部的模式无疑更具效率。”
邵博士推了推眼镜,切入技术层面:“数据显示,我们的感知方式各有优劣。贵部的仪器在精度、范围和稳定性上占优;而我们的成员,在某些‘模糊’领域,如图像识别、直觉预警方面,有仪器难以替代的敏感性。或许,我们可以探讨建立一种数据融合机制?”
肖雅也补充道:“战术上也是如此。标准流程确保基础战力,而弹性应对处理意外。如果能在指挥层级实现更好的理解和协同,我们的整体应对能力将会显着提升。”
高震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最后,他站起身,向林默伸出了手:“林指挥官,这次演习,意义重大。我们看到了不同于军队体系的另一种可能性,也意识到了合作的必要性。我期待下一次联合训练,以及……更深入的情报共享与技术交流。”
林默握住他的手,用力晃了晃:“同样期待,高上校。守护这个世界,需要每一种力量。”
当“异策部”的运输机引擎再次轰鸣,消失在暮色中时,“守望者之家”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但某种东西已经悄然改变。隔阂依然存在,理念的差异也不会瞬间消失,但一座理解的桥梁已经开始搭建。信任,在一次次的战术碰撞、能力互补和坦诚交流中,如同溪流浸润土壤,缓慢而坚定地滋生、加深。他们知道,未来的道路依然布满未知,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