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角”体系在全国五大区域已经运作一个多月了。
报表上的数据捷报频传,但跳动的数字之外,张伟更关心的是——那些执棋落子的人,他们的心,是否跟上了这套精密制度的节奏。
小赵-cRo、小许-销售、小黄-售前,麾下的三位大将,分别从成都、上海、广州赶回,即将进行月度会议。
第一个敲门进来的是小赵。
他风尘仆仆,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但眼神里却燃烧着一种混合了疲惫与亢奋的光彩。
“伟哥!”小赵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铿锵有力。“过去一个月,‘铁三角’模式在过一个多月五大区域的运作情况,我先给你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小赵没有坐下,语速快而逻辑清晰:
“成果超乎预期!成都的‘启明’项目,原定四周交付,我们提前了两周半完成,客户cEo亲自发邮件表扬!
杭州的‘云帆’项目,Am(客户经理)和SE(方案工程师)、pm(项目经理)配合无缝,在方案阶段就规避了三个潜在交付风险,客户满意度调研得分比历史平均值高出22%!
还有浙江温州……”
小赵如数家珍,一个个案例,一串串数据,充分展示了“铁三角”模式在提升效率、保障交付、提升客户满意度方面的巨大威力。
张伟始终认真听着,身体微微前倾,手指交叉放在桌上,不时点头,脸上带着赞许的微笑。
汇报完亮眼的成绩,小赵的语气不由自主地放缓,兴奋的光彩稍稍黯淡,一丝困惑和凝重浮现出来。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伟哥,成绩是大家的,体系也确实在发挥作用。但有件事……我得跟您实话实说。”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
“小许那边……最近在几个跨区域的大型项目评审会上,他手下的Am(客户经理)有时会绕过cRo的协同流程,直接跟客户高层沟通,承诺了一些……超出当前交付能力范围的节点。
有些项目的核心数据,也未经过我这边的风险审核,就直接作为商务谈判的筹码抛了出去。”
小赵抬起头,眼神坦诚又带着无奈:
“我知道,按照‘铁三角’原则,Am是对外唯一的owner,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我也理解小许想要快速拿下项目的急迫心情。
但……这种‘微观’上的灵活,如果失去了‘宏观’上的把控,很容易造成内耗。
几次下来,交付团队的pm们已经颇有微词,感觉前期工作白费,后期压力巨大。
我不是怕麻烦,也不是要抓权,只是担心……一旦责任的边界模糊了,最终砸的是我们EGb的招牌,背锅的是整个体系。”
他说出了积压在心头的最大困惑: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当铁三角的“稳”遇上销售铁军的“骚”,他这个cRo,该如何驾驭?
张伟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几秒钟,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小赵的担忧。
然后,缓缓站起身,走到饮水机旁,接了两杯温水,将其中一杯递给小赵。
“小赵,”张伟声音沉稳有力,“你做得非常好。这一个多月,你在公司最大的进步,不是签下了几个客户,或者提前交付了多少项目,而是你已经能透过表象,看清这套体系运行时内在的‘力’了。能看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张伟先给予了毫无保留的肯定,稳住了小赵的心神。
接着,话锋一转,语气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但你得记住一点,管理,尤其是驾驭一个充满活力的新体系,追求的不是百分百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平衡。水至清则无鱼。制度是骨架,是框架,但人是血肉,是流体。你要学会容纳一定的‘混沌’。”
张伟走到靠墙的书柜前,略一搜寻,抽出一本书,递到小赵面前。
封面上是三个字——《钝感力》。
“看看这个。”张伟说,“你要修炼的,是一种对非核心问题、对细微摩擦的‘钝感’。别人有些小动作,只要不触及红线,不影响到客户满意度和项目利润这两个根本,有时候,慢半拍处理,甚至暂时视而不见,反而是一种智慧。”
看着小赵若有所思的表情,张伟继续点拨:
“你需的是在你的‘主脑空间’构建属于cRo的、独特的监控报表体系。
不要陷入具体的人事纷争,而是牢牢盯住几个关键指标:比如核心客户满意度趋势、项目利润率波动、交付风险分级预警。
只要这些大盘数据是健康的,是向上的,大方向就没错。
不要被人心博弈的小漩涡带偏了你的主航道。”
最后,张伟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托付的意味:
“还有,小许……他的能力和冲劲毋庸置疑,是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但.......”张伟停下了说话,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小赵,接着说道,
“上次A轮财务尽调,他被投资人问得很细……你是知道的,销售这个角色,身处前线,为了达成目标,有时候难免会在一些规则的边缘游走。我信任他的忠诚,但也担心他为了业绩,犯下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
张伟的目光紧紧锁住小赵:
“小赵,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你现在坐在cRo这个位置上,视野更全面。
我希望你,帮我,也是帮公司,多看着他一点。在关键节点上,用你的‘稳’,兜住他的‘骚’。
他有他的野心和魄力,你有你的定力和全局观——你们俩,恰恰是互补的。
平衡好你们的关系,就是平衡了公司短期收入和长期价值的砝码。”
张伟这一番话,如同一次精准的“心理按摩”。
既有高度的认可,又有具体的方法论指导《钝感力》、监控体系,更有超越职位关系的信任托付。
小赵原本积压的委屈和困惑,瞬间被涤荡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理解、被赋能、肩负重任的使命感。
他眼眶微微发热,重重地点了点头:“伟哥,我明白了!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会盯住关键指标,也会……照顾好大局,包括小许。”
张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走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继续干。你现在,是这套体系运转的心脏。”
小赵挺直腰板,拿起《钝感力》这部功法,步伐坚定地走出了办公室。
来时的那份沉重已然消失,眼神里只剩下昂扬的斗志。
伟哥这番话,像是给他的精神世界重新加满了高标号的燃油。
小赵离开后不到一个小时,小许也风尘仆仆的赶回了公司,屁股没坐热就敲响了张伟办公室的门。
他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休闲西装,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灿烂笑容,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
“伟哥,忙着呢?”小许熟络地坐下,“汇报之前,我得先跟您吐吐槽,不然憋得慌。”
张伟笑了笑,示意他继续,自己则慢条斯理地开始烧水准备泡茶。
“伟哥,咱们这‘铁三角’好是好,效率是高了点,客户口碑也蹭蹭往上涨。”
小许语速很快,“但现在项目的主导权,感觉越来越向cRo那边倾斜了。
我们Am(客户经理)在前线拼杀,签下单子,是项目的owner不假,但很多内部协调、资源调配,尤其是涉及到交付节奏和成本控制时,总觉得束手束脚。
cSm(客户成功部)刚成立,动作太慢,pm(项目经理)又过于谨慎,有时候客户都被拖烦了!
还有啊,这项目完成后的利润奖金分配,感觉还不够透明,兄弟们心里有点打鼓,影响了冲劲儿啊。”
小许开始列举具体事例,言辞犀利,直指制度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僵化和不公,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服气。
他认为,制度的“稳”,正在扼杀销售所需的“骚”。
张伟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直到小许告一段落,他才将一杯刚沏好的热茶推过去。
茶香袅袅,缓和了些许空气中的火药味。
“小许啊,”张伟开口,语气平和,“你的这些感受,我完全理解。甚至可以说,在我预料之中。”
张伟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诚恳,“销售,是公司的引擎,是最具战斗力、最不该被束缚的角色。你们的狼性、你们的灵活,是EGb能走到今天的根本之一。感到委屈,很正常。”
先共情,稳住对方情绪,这是《非暴力沟通》这本部功法的精髓。
小许紧绷的身体略微放松了一些。
但紧接着,张伟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而富有战略感:
“但是,小许,你要看清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
我们公司征战全国的战役刚刚铺开,就像一艘刚刚下水的新船,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是稳!
是先在各个重点区域,打下几个漂亮的、无可挑剔、高质量的交付标杆项目!
用极致的客户体验和口碑,为我们下一阶段的规模化扩张铺路。
这个阶段,口碑比收入更重要!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能守住底线、对交付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极致追求的人来掌舵cRo。”
张伟看向小许,眼神锐利:“小赵是交付出身,他懂落地,懂成本,懂客户真正用好我们产品需要什么。他能确保我们卖出去的,不仅是一纸合同,更是一条‘企业成功的路径’。现阶段,他是最合适的cRo人选。”
看到小许眼神闪烁,似乎仍有不甘,张伟抛出了最终的“定心丸”和“未来蓝图”。
张伟放慢语速,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
“小许,你心里要清楚。cRo,首席营收官,这个掌管公司核心收入的部门,从理论上讲,它的终极形态,本就该由最懂商业、最善冲锋陷阵的销售负责人来执掌。”
张伟刻意停顿了下,让小许消化这句话的份量。
“我让小赵先坐在这个位置上,是一个阶段性策略。
目的,是利用他的特长,为我们把基础打牢,做出口碑!
还有成立客户成功部(cSm),需要从交付团队拆分,这个艰难的工作,也只有小赵能顺利搞定。
当这套体系完全跑顺,当我们在五大片区都标杆林立时,就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需要‘猛搞收入’‘凶猛扩张’,全面冲锋、全面出击的时候……”
张伟的目光如同实质,落在小许脸上:“这时候,这个位置,就是你的了!”
小许听到,张伟亲口说出这话,身体不由得一阵战栗!
张伟看着小许表情的变化,知道是时候了,该说干货了:
“你现在的任务,不是去和他对着干,而是要去帮他!
全力以赴地帮他!
因为你现在帮他梳理顺畅的每一个流程,搞定的每一个难缠客户,建立的每一个良好口碑,都是在为你未来接手一个健康、强大、能持续创造巨额营收的部门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时的张伟,看着小许的表情,知道火候到了,加上了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句心理攻势:
“帮小赵,就是在帮未来的你自己。
你不是一个被制度淘汰的旧销售,你是这个体系未来的掌舵者,真正的受益者。
小许啊,眼光,要放长远!”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小许内心的不满和对抗,瞬间被更大的野心和未来的憧憬所取代。
他脸上的职业笑容变得真实而热烈,眼神里重新燃起了火焰。
“伟哥!”小许猛地站起来,语气激动,
“我懂了!
彻底懂了!
您放心,这阶段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一定配合好小赵,不,是协助好赵总!
先把客户给我服务笑了,把标杆立起来!”
张伟满意地点点头:“对,让客户笑,收入自然会跟着来。”
小许几乎是迈着飘逸的步伐走出张伟办公室的,脸上的兴奋之情,甚至比刚才的小赵还要浓烈几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坐在cRo办公室里的未来。
下午五点多,售前总监小黄回到工位有一段时间了,电话就响了,是张伟的助理,通知他去一趟办公室。
小黄心里咯噔一下,有些意外,也有些忐忑。
三人中,他的存在感相对最弱,他本以为这次复盘不会有单独谈话环节。
他深吸一口气,推门进去。
出乎意料,张伟脸上没有任何严肃的表情,反而笑着指了指沙发:“小黄,来,坐。这一个月,全国各地跑,做方案支持,辛苦了。”说着,还亲自给他递了杯咖啡。
“谢谢伟哥,应该的。”小黄稍微放松了些。
“怎么样?这一个月深入一线,对‘铁三角’模式,有什么直观感受?”张伟引导着。
感受到张伟的随和,小黄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伟哥,说实话,这模式挺考验人的,尤其是我们售前。
经常遇到客户需求临时变更,或者销售那边拿到了新的竞争情报,方案就得连夜调整。
Am(客户经理)在前面催得急,想着尽快签单;pm(交付经理)在后面盯着,担心方案能否落地。
我们SE(方案工程师)就像夹在中间的……有时候感觉自己像个救火队员,又像个两头受气的老好人,价值感有点……模糊。”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出了心底的真实感受。
张伟听着,轻轻笑了起来,那笑声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意味。
“小黄啊,”张伟身体靠向沙发背,姿态放松,“你知道,在我设计的这个顶层铁三角架构里,为什么你的位置如此关键,甚至不可或缺吗?”
小黄愣了一下,摇摇头。
“因为,”张伟一字一句地说,“你是我埋在这个体系里,最重要的‘润滑剂’,是保证这台精密机器不至于在高速运转中因为内部摩擦而散架的‘轴承’。”
小黄瞪大了眼睛,这个比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张伟继续深入解释:“小赵和小许,一个求‘稳’,一个要‘骚’,他们的思维模式、工作习惯、业绩诉求,天然就存在矛盾。
以前平级,还能互相制衡,现在小赵成了上级,这种矛盾在权力结构变化下,必然会显现出来。
我不能,也不应该每次都亲自下场去当裁判,去调和他们的矛盾。”
张伟目光灼灼地看着小黄:“但他们之间,又必须有一个沟通的桥梁,一个双方都能信任、都愿意倾听意见的人。这个人,不能是我,那么是谁呢?”
小黄的心脏猛地一跳。
“就是你啊,小黄!”张伟肯定地说,
“售前,连接着销售的‘战场’和交付的‘后方’,你的角色决定了你必须理解双方的逻辑和难处。
所以,当他们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争执,当‘稳’和‘骚’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时,他们会来找谁?
他们会需要谁的支持?
就是你!
你的态度,你的专业判断,你的沟通艺术,往往能决定一个项目是顺利推进还是陷入内耗。”
张伟的语气充满了信任和期许:
“所以,不要小看你这个‘老好人’的角色。
你要做的,不是简单地调和,而是让他们都觉得,你理解他的立场,你的方案是为了保障他的核心利益。
只要你这个‘轴承’运转顺畅,这个铁三角,就散不了!
你的价值,不在于签了多少单,也不在于交付了多少项目,而在于你无声地维系了整个核心团队的战斗力和协同效率!”
小黄彻底愣住了。
他之前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自己的定位。
他只觉得忙碌且有些憋屈,但现在,经张伟这一点拨,他仿佛看到自己脚下原本模糊的道路,瞬间变得清晰且闪耀起来!
原来自己不是边缘人,而是隐藏在幕后的关键先生!
一股前所未有的价值感和责任感涌上心头。
小黄脸上的忐忑和迷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醒后的兴奋和坚定。
“我……我明白了,伟哥!”小黄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微颤,“原来……原来我是‘轴承’!您放心,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定位自己,怎么做了!我一定做好这个润滑剂,确保咱们的铁三角转得又快又稳!”
张伟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他的手臂:“对!就这么干!铁三角能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就看你这轴承够不够结实了,够不够润滑了!”
小黄走出张伟办公室时,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脚步轻快得几乎要跳起来。
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被彻底点亮了,那种被需要、被赋予重任的成就感,比拿下任何一个大单都更让他兴奋。
夜色渐深,办公区早已空无一人。
张伟独自站在落地窗前,窗外是深圳璀璨的灯火。
三个男人,三种不同的性格,三种不同的诉求。
小赵需要认可和授权,小许需要蓝图和承诺,小黄需要价值和定位。
张伟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完成了三场精准的“心灵手术”。
人心的能量,比任何制度都更复杂,更难驯服。
强制命令只能得到表面的服从,唯有洞悉其核心诉求,予以满足、引导和升华,才能唤醒发自内心的追随与创造。
张伟清楚地知道,小赵未来不可能永远待在cRo的位置上,他的格局和能力注定会走向更高、更全面的管理岗位。
小许确实是最适合在第二阶段猛冲营收的人选,前提是他需要先被“规训”,学会在框架内发挥他的“骚”劲。
而小黄,这个看似温和的技术专家,将是未来维系核心团队平衡的关键粘合剂。
张伟望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嘴角勾起一丝掌控一切的、微不可察的弧度。
体系化能力,是组织的最高战斗力。
而驾驭心灵,让灵魂诚服,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