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在重庆朝天门的咆哮已经过去了2周。
这2周,张伟像打了鸡血一样,白天做项目,晚上爆肝写文档,从建模到理论,从图谱到语言,张伟用他理工科出身那套“程序员的认真+INtJ的强迫症”,把整套“企业智能体”理论打磨得滴水不漏。
写完的那一刻,张伟站在酒店窗前,夜风从长江吹来,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也被这个理论吹上了另一个维度。
“哈,我这不是写完一套理论啊,我这是,把整个企业信息化的苍穹都给炸开了。”
张伟拿着笔记本,脑袋里不由得浮现出一个比喻:
“如果说‘企业三枢论’是我炼出来的一把宝剑,那这次的‘企业智能体’就是——tmd一门星际轨道炮!”
“不是炸楼!是轰爆星球!”
此刻,张伟眼里燃烧着炽热的信仰之火,他坚信:
这套理论,一发出去,全世界的SAp圈都得为之一震。
哪怕震不到全世界,最起码也得震个珠三角吧?震个SAp顾问圈吧?
哪怕退一万步说,震个微信群也行啊!
第二天一大早,张伟开启了“战术狂发”模式。
刚洗完脸,他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好货要趁热,这个‘企业智能体’,老子一定要把它炒热了。”
点开微信。
开始发送!
微信群,发!
一顿操作猛如虎:
一个接一个狂轰乱炸,什么SAp交流群、顾问精英群、企业管理讨论群,统统不放过,三分钟发了二十多个群。
朋友圈,发!
发朋友圈时,张伟极具仪式感地敲出一行字:“时代的钟声已经敲响——企业信息化正式进入‘企业智能体’时代!”,还特意附上几张炫酷的理论图。
接着又是私聊模式全开,把之前合作过的甲方leader、咨询圈朋友逐个发送过去。
“兄弟,我刚写了一套理论,企业智能体理论,颠覆级的,帮忙看看!”
“哥们,有空看看这个pdF文档,应该能启发你的思考。”
“领导,我又写了一篇理论,帮忙看看,有没有价值!”
张伟自信满满:“啧啧,等着瞧吧,看你们一会儿怎么把我夸上天!”
消息发出去的那一刻,张伟感觉自己像一个拿着火种冲进黑夜的先知。
他甚至脑补了朋友圈下面刷屏的评论:
“卧槽!张伟你这太牛了!”
“这不就是信息化的相对论么?!”
“你tmd该出书了!”
“伟哥V5!”
......
一套猛如虎的操作之后,他满意地靠在沙发上,闭目等着消息像潮水一样涌进来。
然而,意料之中的“炸场”,并没有出现。
五分钟过去了,手机依旧安静如鸡。
张伟微微皱眉,又等了十分钟,消息提示音仍然像被掐断了电源似的,一条都没有。
“不是吧?朋友圈不是最能炸场子的渠道吗?”
“我这都不是震撼弹,是核弹啊!怎么会没动静?”
“我靠,这帮人干啥去了?之前企业三枢论,我消息一发出去,这群小伙伴直接都快跪了啊!难道是周末,都玩去了?”
张伟一边自我安慰,一边忍不住反复确认网络有没有问题:“嗯,wiFi信号满格,信号稳定,微信没挂,手机没坏……”
微信群里也依然寂静,只有偶尔几个顾问在发表情包:“小嘛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张伟发的那条,像石头扔进粘稠的沥青湖,连个泡都没冒。
几十分钟过去,张伟彻底忍不住,点开微信,翻看好友私聊,没有一个未读小红点。
确认无误后,他的心情从“懵逼”逐渐转向“狐疑”,开始不断刷新手机屏幕。
好不容易,手机震动了一下。
“卧槽,终于来了!”
打开一看,居然是快递通知:你的快递已到达酒店前台,请尽快领取。
张伟一口老血差点喷到屏幕上。
“系统你是人吗?怎么连你都出来嘲讽我?”
张伟不死心,又重新打开朋友圈,结果更扎心,朋友圈动态上只有三个孤零零的点赞,一个来自做保险的,另一个是做微商的,还有一个是老婆。
这俩哥们估计连自己写的东西都没看,就顺手点了个赞,纯属礼节性鼓励。
又过了2小时,终于有了第一个回复。
何总:“小张,你这个思路很有想象力啊,哈哈,不过我最近有点忙,等空了再细看哈。”
这个何总,当初就是他看了“企业三枢论”推荐自己去Ibm项目的。
张伟盯着那条信息,心凉了一截。
张伟愣愣地盯着这条信息,足足愣了五分钟。
这个回复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接刺穿了张伟的心脏,疼得他差点喘不过气来。
张伟太清楚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了。
何总?你当初不是说我是“企业管理之剑”?你怎么突然就“忙”了?
回想起当初“企业三枢论”刚发布时,何总的回复是:“小张,你太牛了,这个东西一定得推广一下,必须给你安排个讲座!”
而现在,“哈哈+再说”,却成了何总婉拒的标准套话,礼貌中透着疏离和无所谓。
曾经靠着企业三枢论拿下了Ibm自由顾问的机会,曾经的赞赏和热情,全部像潮水一般退去,只留下干涸荒凉的沙滩。
落差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张伟感觉有点眩晕。
张伟靠在椅背上,抬头望着天花板,忽然意识到:
整个世界,都安静得有些过分。
像极了那种科幻片里,主角登月后,激动地喊:“我成功了!”结果月球一片死寂,回音都没有。
整个上午,他拿起手机不下百次,但除了零星几个“不明觉厉”的表情包和几个无关痛痒的点赞外,再也没有其他反馈。
整个咨询圈,像集体消失了一样。
张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难道是自己的这个理论真的太超前了?或者……大家压根就看不懂?
他冷静下来,把手机放到一边,开始自己分析:
“有三种可能。”
“一、他们根本没打开;二、他们打开了,看不懂;三、看懂了,但觉得这玩意儿不重要。”
“如果是第一种……那我就太惨了,写了三万字白给。”
“如果是第二种……也许我该录个视频讲讲?”
“如果是第三种……那我真的得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了。”
张伟打开知乎,搜索“企业智能体”,空空如也。
再搜索“企业整体认知理论”“企业神经系统”……零星几个,都是些国外翻译的文献,没人看。
中午饭也没吃下去,张伟坐在酒店房间的沙发上,神情复杂地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
窗外,重庆阳光明媚,而张伟的心情却越来越阴郁。
“企业智能体”理论,就像一颗超新星,闪耀在张伟的世界,却在别人眼中仿佛成了遥远而陌生的星辰。
张伟原本以为——
这一次,会像“企业三枢论”那样,引发SAp圈的热议,甚至可能有人转发、争论、点评、膜拜。
但结果是:
无视、漠然、沉默。
张伟像个被嘲笑的小孩,抱着自己亲手造的宇宙模型,在大人们嬉笑的会议室门口,被无声地关上了门。
他的心里,开始浮现出一种陌生的情绪——不是愤怒,也不是委屈,而是一种更深、更空洞的东西:孤独。
真正的、意识层面的孤独。
那种站在苍穹之下,四下无人回应的孤独。
无法言说,就像穿越回哥白尼的时代,面对一群只相信地心说的中世纪民众,自己却在拼命宣传日心说一样。
全世界都骂哥白尼疯子。
因为他说:“地球不是宇宙中心。”
整个世界,都用眼神告诉他:“你在瞎说!”
张伟突然觉得自己,和哥白尼有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感同身受的链接。
“哥白尼啊,哥白尼……你是不是也有这么一个深夜,把太阳模型画在纸上,却没人相信你?”
“是不是也坐在窗前,看着月光洒在图纸上,自言自语:‘他们不懂没关系,总有一天会懂。’”
“老哥,原来你当年是这种感觉啊!”张伟苦笑着自嘲道。
那一刻,张伟突然理解了“认知天花板”这五个字的残酷。
不是他讲得不清楚。
不是模型不够漂亮。
而是他的视角,已经高出时代一个维度。
但他却孤零零地站在这个维度里,四下无人,孤寂无声。
这才是最真实的“精神孤岛”。
张伟抱着膝盖蜷缩在酒店的椅子上。
自我怀疑开始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是不是自己太自以为是了?
是不是这些年的积累其实远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深厚?
是不是,自己其实根本配不上去碰那个五十年无人敢触碰的信息化天花板?
无数的疑问像蚂蚁一样啃噬着他的内心,房间里突然变得沉闷而压抑。
他第一次感到,“超前”这种东西,有时候真的跟“社死”差不多。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
妻子的电话。
“老公,你今天理论发出去了吧?感觉怎么样啊?”妻子的声音温柔而明亮,渐渐打开了张伟心头的一丝丝阴霾,照下了一缕缕阳光。
张伟沉默了片刻,故作轻松:“唉,一般般吧,好像没人看懂。”
妻子温柔地笑道:“正常啊,你这个理论多超前啊。当年哥白尼、布鲁诺,别人不是也觉得他是疯子吗?”
张伟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婆,你怎么这么会安慰人呢?我也想到了哥白尼啊,咱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知我者老婆也,哄哄!”
妻子声音更加温柔:“我不懂你那些专业的东西,但我懂你啊。你这么多年,做哪件事不是冲在前面的?每次被人质疑,后来不都证明你对了?”
张伟听着妻子的话,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原本被冰封的自信开始一点点回温。
是啊,自己何尝不是从一开始的零认可,到后来被封神的?
就像当年在大学得了‘结石’,自己居然用打篮球的方式,把结石硬生生跳了出来。
这一路以来,自己难道少被人质疑吗?
每次质疑的背后,最终都被自己咬着牙,硬扛了过来。
仅仅只是没有回复、没有被认可而已。
比起在大学的苦难,挂科无数、试读、留校察看,这种自己的理论成果没有被大众认可,简直太小case了啊!
自己的能力、理论、学识、经验、围绕企业智能体的六边形战力系统.....,等等全部都在啊,毫发无损,哈哈!
张伟深吸一口气,声音坚定起来:“老婆,你说得对,现在不认可,可能是因为时代还没准备好,而我已经跑到前面了。再等等,再坚持一下,也许明天、也许明年,或者十年后,这个世界就准备好了。”
妻子温柔地说道:“嗯,我相信你,我陪你等,多久都行。”
张伟听着这些话,鼻子有点酸。
他忽然想起了那天,自己站在长江边上,大吼的那声“龙吟”,像个疯子。
现在呢?现在的自己,居然为了外界的眼光,而颓废、沮丧。
但老婆……她不问对错,不问火不火,只站在自己的身旁,说“我相信你”。
这才是‘梦想’的锚点吧?
“理论!我懂不懂不重要,但我就是相信你、支持你、懂你!就够了!”
张伟仰起头,眼睛里有一点泪光,但他迅速抹了抹。
“哎哟,搞什么情绪啊,我是只用‘跳’就搞定结石的男人。”
“难道连朋友圈不火都撑不住?”
“哈哈,没有的事!”
挂掉电话,张伟心里彻底轻松了。
窗外阳光透进房间,洒在地毯上,仿佛把阴霾一扫而空。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重庆街道,突然笑了起来:
“好歹哥现在也是历史级别的待遇了,哥白尼老哥,你先歇着,接下来,我来顶!”
房间里,张伟重新打开电脑,神色认真而坚毅:
“企业智能体这事,暂时没人看懂,那就再给你们一点时间。因为,爷爷我就是专治各种不服、看不懂!”
张伟重新打开电脑,把自己的理论重新命名。
从:
《企业智能体:组织智能的认知演化》
改成:
《企业智能体(v1.0)草稿版》
张伟嘴角一扬,自言自语:
“哥白尼提完日心说后,人类也没立刻送他诺贝尔奖。”
“牛顿被苹果砸了,也不是当天就当院士了。”
“爱因斯坦发了相对论,同样犹如石沉大海!全球几十亿人,只有2人懂!”
“我张伟,发个朋友圈没人点赞,那算啥了?”
“老子继续写,继续升级!”
“迟早有一天,我的理论,会傲视全球。”
窗外夜色未央,重庆的灯火依旧阑珊。
此刻张伟眼中,重新燃起了那团叫做“信仰”的烈火。
外面,江水依旧奔腾不息,而张伟心中的热血,愤然奔腾。
时代迟早会来,来的时候,它终将跟着自己的脚步前进。
而现在,张伟所要做的,就是用坚韧的心态和强大的行动力,再次拉开与时代的距离。
即便黑夜如墨,天上的星星也总有人先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