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佛灯的光晕在眼前骤然碎裂,朱慈兴猛地从草席上坐起,胸口剧烈起伏,冷汗浸透了僧袍。窗外的月光透过报恩寺的窗棂,在地面投下斑驳的树影,哪有半分战火的痕迹——原来方才二十年的禅林岁月、吴三桂的铁蹄、马库斯与塔卡的鲜血,皆是一场惊悸的噩梦。

他颤抖着摸向怀中,那块蓝色晶石碎片依旧温热,触手间熟悉的纹路让他瞬间清醒:此刻的他,尚未兵败漳州,更未剃发为僧,而是在收复福建后,正与郑成功商议如何潜入北京,探查清廷虚实。方才的噩梦,不过是连日谋划重压下的心神恍惚,却也让他愈发坚定了潜入敌营的决心。

“朱先生,您醒了?”帐外传来郑成功的声音,帐帘被轻轻掀开,郑成功手持一盏油灯走进来,见他面色苍白,关切地问道,“可是昨夜没睡好?”朱慈兴定了定神,将噩梦按下不表,反而从行囊中取出一个用青布包裹的物件,缓缓展开——那是一只边缘磨损的粗瓷碗,碗壁上刻着模糊的龙纹,虽不起眼,却是他早年流落民间时偶然所得的至宝。

“将军可知这碗的来历?”朱慈兴指尖拂过碗沿的龙纹,“此乃太祖皇帝早年乞讨时所用的讨饭碗,碗底刻着‘洪武元年’的印记,寻常人只当是普通破碗,却能成为我混入北京的护身符。”郑成功凑近细看,果然在碗底发现了细微的刻字,眼中露出惊叹:“太祖遗物?有此物件在手,先生扮作乞丐,定能瞒过清军盘查。”

两人当即定下计策:朱慈兴换装成乞丐,携带讨饭碗与少量干粮,从福建沿海出发,沿着陆路前往北京;郑成功则在福建整顿兵马,同时派人联络北京的抗清义士,为朱慈兴提供接应;马库斯与塔卡则留在漳州,继续训练士兵,防备清军反扑。

三日后,朱慈兴褪去长衫,换上了一身补丁摞补丁的破衣,头发故意弄得散乱,脸上抹了些锅底灰,手中捧着那只讨饭碗,混在一群逃难的百姓中,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临行前,郑成功将一枚刻着“兴”字的铜符交给了他:“此乃与北京义士联络的信物,若遇危难,可持此符前往城南的‘悦来客栈’,掌柜的会为你提供帮助。”朱慈兴接过铜符,藏在讨饭碗的夹层中,深深一揖,转身融入了逃难的人群。

从福建到北京,千里迢迢,沿途皆是清军的关卡。朱慈兴凭借讨饭碗与逼真的扮相,数次躲过清军的盘查。一次在山东境内,清军士兵见他衣衫褴褛,便呵斥着驱赶,他故意装作胆怯,将讨饭碗捧在胸前,碗底的龙纹虽未显露,却也让士兵误以为只是个普通乞丐,挥挥手便放他过去了。

途中,他还借机打探清廷的动向。在一家破败的茶馆里,他听到几个茶客议论:多尔衮近日身体抱恙,朝政多由其子多尔博代理,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已从山海关调往北京近郊,似是在防备什么;顺治帝虽已亲政,却受制于多尔衮,朝中汉人官员多被排挤,百姓怨声载道。这些消息,他都一一记在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将其传递给郑成功。

历经两个多月的跋涉,朱慈兴终于抵达北京城外。此时的北京正值深秋,寒风萧瑟,城门处的清军盘查愈发严格,不仅要查验路引,还要盘问来历。朱慈兴混在一群乞丐中,故意装作冻得瑟瑟发抖,将讨饭碗伸到清军士兵面前,口中念叨着:“官爷行行好,给口饭吃吧……”

清军士兵嫌恶地踢开他的讨饭碗,骂道:“滚远点!别挡着路!”朱慈兴顺势倒在地上,借着捡拾讨饭碗的机会,悄悄观察城门处的布防:城门两侧各有十名士兵把守,城楼上还有弓箭手巡逻,城门内侧设有检查站,所有进城人员都要逐一登记。他心中暗记,待入夜后,再寻机会从城墙的破损处潜入城中。

夜幕降临,朱慈兴躲在城外的破庙里,等到巡逻的清军士兵走远后,便沿着城墙根摸索,终于在一处坍塌的城墙下找到了缝隙。他身材瘦削,借着月光,小心翼翼地钻过缝隙,进入了北京城内。

城中一片寂静,只有巡夜的清军士兵提着灯笼走过,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荡。朱慈兴压低身子,贴着墙根前行,按照郑成功的嘱咐,前往城南的悦来客栈。客栈早已打烊,他轻轻敲了敲后门,门内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谁啊?”朱慈兴压低声音道:“我从福建来,寻掌柜的讨碗热茶。”

后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掌柜探出头来,上下打量着他,见他捧着讨饭碗,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连忙将他拉进门内,关上门,低声问道:“可有信物?”朱慈兴从讨饭碗夹层中取出铜符,老掌柜接过一看,确认无误后,才松了口气:“可算把你盼来了!我是抗清义士周老栓,郑将军早已派人通知我接应你。”

周老栓将朱慈兴带到客栈的后院,为他准备了热水和食物,又取出一身干净的粗布衣服,让他换下破衣。朱慈兴一边吃饭,一边将沿途打探到的消息告知周老栓,周老栓听完,眉头紧锁:“多尔衮虽病,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就在城外,城中清军兵力也有五万之众,想要探查核心机密,怕是不易。”

朱慈兴沉吟片刻,说道:“我扮作乞丐,可在城中自由行走,不如先去紫禁城附近打探,看看能否找到机会混入宫中,或是接近多尔衮的府邸。”周老栓点头同意,又嘱咐道:“紫禁城周围戒备森严,你务必小心,若遇危险,可前往城东的土地庙,那里有我们的人接应。”

次日清晨,朱慈兴再次换上破衣,捧着讨饭碗,前往紫禁城附近。紫禁城外围布满了清军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根本无法靠近。他便在附近的街巷中乞讨,借着与百姓和清军士兵接触的机会,打探消息。

在一家包子铺前,他听到两个清军士兵闲聊:“听说最近睿亲王府(多尔衮府邸)戒备森严,好像有什么重要人物要来。”“可不是嘛,昨天我还看到不少太医进了王府,估计是睿亲王的病加重了。”朱慈兴心中一动,多尔衮病重,正是打探消息的好机会,他决定前往睿亲王府附近探查。

睿亲王府位于城东,府邸外有百名士兵把守,府邸周围的街巷也布满了暗哨。朱慈兴不敢靠近,便在附近的一家茶馆里坐下,点了一碗最便宜的茶水,暗中观察王府的动向。茶馆里人来人往,有不少官员模样的人进进出出,他竖着耳朵听他们交谈,得知多尔衮近日虽病重,却仍在主持朝政,还在密谋着要进一步削弱汉人的势力,将福建、广东等地的汉人官员全部替换为满人。

就在他专注倾听时,一个身穿锦袍的官员走进茶馆,身后跟着几名随从。朱慈兴认出,那官员正是清廷的户部尚书,他曾在福建见过此人的画像。户部尚书坐下后,便与同桌的官员谈论起军饷之事:“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近日要扩编,需从户部调运三百万两白银,可国库空虚,只能向百姓加征赋税……”

朱慈兴心中一凛,吴三桂扩编军队,显然是在为再次进攻福建做准备。他悄悄将这个消息记在心中,待户部尚书离开后,便起身离开茶馆,想要将消息传递给周老栓。

可刚走出茶馆不远,便有两名清军士兵拦住了他:“站住!看你鬼鬼祟祟的,是不是奸细?”朱慈兴心中一紧,面上却装作害怕的样子,颤巍巍地举起讨饭碗:“官爷,我就是个乞丐,不是奸细啊……”士兵一把夺过他的讨饭碗,翻来覆去地查看,见只是个普通破碗,便将碗扔在地上,骂道:“滚远点!别在这里碍事!”

朱慈兴连忙捡起讨饭碗,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心中暗自庆幸:幸好将铜符藏在了夹层中,否则今日怕是要暴露了。他不敢久留,快步离开,绕了几条街巷,才回到悦来客栈。

将打探到的消息告知周老栓后,周老栓忧心忡忡:“吴三桂扩编军队,又要加征赋税,百姓必定更加不满,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联络更多的抗清义士,在城中发动骚乱,为你探查更多机密创造机会。”朱慈兴点头同意,两人当即商议起具体的计划。

接下来的几日,朱慈兴依旧扮作乞丐,在城中打探消息,同时协助周老栓联络抗清义士。他利用玛雅历法预测天气的能力,告知义士们何时会有降雨,可趁机在雨中传递消息,避开清军的巡查;他还教义士们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烟雾弹,以备骚乱时掩护撤退。

一日,朱慈兴在紫禁城附近乞讨时,看到一队清军士兵押着一群百姓走过,百姓们手中捧着各种珍宝,哭哭啼啼地前往睿亲王府。他拉住一个路过的老人,问道:“老人家,这是怎么了?”老人叹了口气,低声道:“睿亲王病重,要百姓们献上珍宝祈福,若是不肯,就要被抓去充军啊……”

朱慈兴心中愤怒,却也知道此时不宜冲动。他悄悄跟在清军队伍后面,来到睿亲王府附近,见百姓们将珍宝献给王府的管家后,才被放行。他观察到,王府的后门防守相对薄弱,且每日清晨都会有马车进出,运送食物和药材。

回到悦来客栈后,他立刻与周老栓商议:“我们可派人扮作送药材的伙计,混入睿亲王府,打探多尔衮的病情和清廷的机密。”周老栓当即表示赞同,很快便找到了一名曾在太医院当差、如今加入抗清义士的郎中,让他扮作送药材的伙计,前往睿亲王府。

郎中凭借着熟练的医术和流利的满语,成功混入王府。几日后,郎中传回消息:多尔衮的病情已十分严重,时常昏迷,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多尔博继承多尔衮的爵位,一派则支持顺治帝亲政,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吴三桂虽在城外驻军,却暗中与多尔博联络,想要借多尔博的势力,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兵权。

朱慈兴得知这些消息后,心中大喜:清廷内部矛盾重重,正是郑成功出兵北上的好机会!他当即决定,尽快将这些消息传递给郑成功,让郑成功趁机率军北上,与北京的抗清义士里应外合,一举击败清军。

为了确保消息能够安全传递,朱慈兴与周老栓商议,决定让一名义士扮作商人,携带密信,从陆路前往福建。朱慈兴则继续留在北京,打探更多的机密,同时协助义士们筹备骚乱,为郑成功的大军北上创造条件。

在义士出发前,朱慈兴将那块蓝色晶石碎片交给了他:“此石可感应水流和星象,若途中遇到危险,可根据晶石的指引寻找安全的路线。”义士接过晶石,郑重地点了点头,带着密信,悄悄离开了北京。

送走义士后,朱慈兴捧着那只讨饭碗,站在悦来客栈的后院中,望着远方的天空。月光洒在讨饭碗上,碗底的龙纹仿佛活了过来,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更加危险,但他心中却充满了信心——有太祖皇帝的遗物保佑,有郑成功的大军支援,有无数抗清义士的协助,他一定能完成使命,为收复大明河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次日清晨,朱慈兴再次换上破衣,捧着讨饭碗,走出悦来客栈。北京的街头依旧寒冷,但他的心中却燃烧着熊熊的火焰。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将是这场风暴中最锋利的那把剑,用太祖皇帝的讨饭碗作掩护,在敌人的心脏地带,刺出最致命的一击。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