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偿正式履新副秘书长,分管领域包括城建、环保等,正好覆盖了城中村改造这块热土。
他烧的第一把火,没有选择宏大的规划,而是指向了一个看似微小却关乎民生的痛点
项目工地周边的扬尘和噪音扰民问题。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市民投诉不断,但以往总是各部门相互推诿,难以根治。
代偿召集环保、住建、城管、交警以及各区负责人开会,没有空谈大道理,直接甩出了一份他让小赵连夜整理的、数据详实的投诉分析报告和现场照片。
“各位,”
代偿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数据显示,百分之七十的投诉集中在夜间施工噪音和运输车辆带泥上路。
这不是技术难题,是管理问题和责任心问题。
从今天起,成立联合巡查组,我任组长。
发现违规,第一次重罚,第二次媒体曝光并约谈单位一把手,第三次,建议调整相关负责人岗位。”
他宣布了极其严厉的惩处措施,并且明确表示会亲自带队夜查。
与会各部门领导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个年轻的秘书长如此较真,一上来就碰这个硬骨头。
代偿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通过解决一个具体、可见的问题,迅速树立起自己“务实、敢碰硬”的形象,并借此机会,将触角深入各个执行部门,观察人员,建立威信。
当晚,代偿果然带着联合巡查组,突袭了几个重点工地。
查到第一个工地时,项目经理还试图套近乎、递烟,被代偿严词拒绝,并因其围挡喷淋不到位、车辆冲洗不净,当场开具了高额罚单。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其他工地闻风丧胆,连夜整改。
几次夜查下来,工地周边的环境肉眼可见地改善,市民投诉量骤降。
媒体闻讯而来,做了正面报道,代偿“务实秘书长”的名声不胫而走。
这一把火,烧得干净利落,赢得了民心,也震慑了官僚体系。
然而,光明的背后,阴影始终相随。
那个威胁电话之后,代偿的日常行程中,偶尔会感觉到若有若无的窥视感。
他加强了警惕,但并未过分惊慌。他通过林枫的关系,以“商务咨询”的名义,聘请了一位专业的私人保镖,负责他工作之外的安全,低调而有效。
另一方面,苏文瑾的微妙态度愈发明显。
她依然将重要工作交给代偿,但在一些关键决策上,开始更频繁地要求代偿“充分汇报”、“集体研究”,明显是在收紧缰绳。
代偿心知肚明,恭敬从命,但在执行中,总会巧妙地留下自己的印记,让苏文瑾既离不开他,又无法完全掌控他。
小赵作为代偿的秘书,经历了几次闯祸后,变得谨慎了许多,但偶尔还是会闹出些无伤大雅的笑话。 比如,一次紧急会议,他慌慌张张地把代偿的茶杯和隔壁办公室养绿植的小喷壶搞混了,代偿喝了一嘴的稀释营养液,哭笑不得。
这些小事反而冲淡了办公室的紧张气氛,也让代偿显得不那么高高在上。
真正的突破,来自一次看似偶然的遭遇。
代偿在下班后,习惯性独自去城中村改造片区走走,看看进展,也和留守的村民聊聊天。
这天,他遇到一个以前没见过的、蹲在拆迁废墟边抽烟的老工人,穿着王老五拆迁队的工装,眼神却比其他工人多了几分沧桑和锐利。
代偿递了根烟,随口攀谈起来。
老工人话不多,但句句在点子上,对工地管理、材料损耗、甚至一些工人之间的小心思都门清。
代偿心中一动,【情感觉醒系统】提示此人【经验丰富,观察力强,心存正义感】。
他不动声色,后来通过王老五了解到,这人叫老周,是队里的老技术工人,为人正直,因为爱得罪人,一直没被提拔,但技术和管理能力都是一流。
代偿找了个机会,单独约老周吃了顿便饭。
几杯酒下肚,老周打开了话匣子,不仅说了很多工地上的实际问题,还隐约透露,之前牛莽团伙曾想拉拢王老五的队伍,被王老五严词拒绝,但也因此受到过一些刁难,是老周带着几个老兄弟暗中护着,才没出大事。
代偿意识到,这是一块璞玉!
他需要的就是这种既懂业务、又有底线、还能在基层站稳脚跟的人。
他没有立刻许以高官厚禄,而是真诚地请老周做他的“民间信息员”,定期直接向他反映项目一线的真实情况和问题,报酬从优。
老周看着代偿年轻却沉稳的脸,感受到了诚意,重重地点了头。
这条深入基层的“暗线”,就此埋下。
夜晚,代偿把玩着那枚三清会令牌,思索着顾倾城再次发出的“深入合作”邀请。
他知道,不能永远被动防御。是时候,主动出击,去探一探那些深水下的礁石了。
他拿起电话,拨给了顾倾城。
“顾总,关于合作,我有个初步想法。
不如,我们见面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