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气六层的灵力在经脉中奔腾,带来前所未有的力量感。然而,当张小凡尝试按照《引气诀》中那语焉不详的记载,去触摸那层通往筑基的屏障时,却感到一片混沌与滞涩。
那屏障并非坚固的壁垒,更像是一片无边无际、粘稠沉重的迷雾,阻隔在炼气与筑基之间。他的神识探入其中,如同泥牛入海,不仅难以撼动分毫,反而有种自身灵力与神识都要被其同化、消融的错觉。
这便是筑基天堑吗?
张小凡眉头紧锁。他深知五行伪灵根的桎梏,若无筑基丹这等外力相助,仅凭自身,恐怕穷其一生也难以窥见筑基之门。然而,即便手握筑基丹,他也感觉前路迷茫。丹药只是钥匙,如何找到“门”,并用力推开,依旧是未知之数。
《引气诀》太过粗浅,对于筑基的记载几乎为零。他需要更系统的知识,需要前人突破的经验。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枚得自大比头名的、可进入藏经阁一层的令牌。一层虽无高深功法,但或许能找到关于筑基的只言片语,或者某些前辈的修炼札记。
再次踏入藏经阁那浩瀚的书海,张小凡径直走向了记载修真见闻、札记杂谈的区域。这里远比功法区冷清,书架上也多是些兽皮卷、竹简甚至凡俗纸册,灵光黯淡。
他耐着性子,一本本翻阅。大多数记载都流于表面,或是些道听途说的轶闻。直到他在一个积满灰尘的角落,找到了一册名为《青云子游历随笔》的残破兽皮卷。
青云子,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外门某位长老讲述宗门历史时隐约听过,据说是千年前青岚宗一位惊才绝艳的前辈,后来不知所踪。
他拂去灰尘,小心翻开。兽皮卷中的文字并非功法,而是青云子游历四方时的见闻与感悟,字迹潦草,却自有一股逍遥不羁的意蕴。
其中一页,提到了筑基!
“……夫筑基者,筑大道之基也。非徒灵力盈满,更需神与气合,意与道融。炼气如积土,筑基则塑形。土无灵性,堆积如山亦为死物;气无神御,浩瀚如海终是虚妄。故筑基之要,在于‘灵识’点燃‘道火’,以‘道火’淬炼灵力,化虚为实,凝练‘道基’……”
“……然世人多谬,以为筑基丹乃筑基之必须,实则大谬!丹药之力,不过助燃‘道火’之薪柴,或提供淬炼之‘模具’(指不同属性筑基丹引导凝聚不同属性道基)。若自身‘灵识’不足,‘道念’不明,纵有仙丹亦如顽石投炉,徒劳无功。甚或,‘模具’与自身之道不合,强行为之,道基有瑕,前途断绝……”
“……余观万物筑基,各有其道。草木精灵,筑基于‘生机’之勃发;山石精怪,筑基于‘厚重’之沉淀;剑修之辈,筑基于‘锋芒’之凝聚……道无高下,契合者为真……”
看到这里,张小凡心中豁然开朗,如同拨云见日!
原来如此!
筑基并非简单的灵力积累,而是以自身“灵识”(神识)与“道念”(对天地法则的领悟)为引,点燃“道火”,淬炼灵力,凝聚属于自身的“道基”!
筑基丹的作用,更像是催化剂和模板,能帮助更容易点燃道火,并引导道基凝聚的方向(如服用火系筑基丹,更容易凝聚火属性道基)。但若自身“灵识”和“道念”不足,或者丹药属性与自身之道不契合,反而有害无益!
他的五行伪灵根,灵力驳杂,属性均衡,若服用单一属性的筑基丹,强行凝聚单一属性道基,无异于自断臂膀,绝了后续融合其他属性的可能,道基必然有瑕!这或许就是孙管事当年断言他“绝无筑基可能”的根本原因!
但……若反其道而行之呢?
他的伪灵根五行俱全,虽驳杂,却也暗合天地构成之基!他体内更有来自玄玑剑尊的、精纯无比且属性偏向金系的磅礴剑气,以及那蕴含着生死轮转、寂灭与新生真意的枯荣剑种!
能否……不以单一属性为基,而是以自身独特的“道”为基?
以那淡金色剑气的“锋锐”、“破灭”为骨,以枯荣真意的“生死轮转”、“寂灭新生”为魂,以五行伪灵根那看似驳杂、实则包罗万象的灵力为薪柴,点燃属于自己的“道火”,淬炼凝聚出一道前所未有的……剑意道基?或者说……枯荣剑基?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脑海,让他浑身一震,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
这条路,前人未必走过,甚至可能充满未知的凶险。但那无名古经中蕴含的磅礴生灭道韵,以及自身种种匪夷所思的际遇,似乎都在隐隐指向这个方向!
风险巨大,但一旦成功,其潜力亦将无可估量!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翻阅《青云子游历随笔》,希望能找到更多佐证或启发。然而,后面大多是些游历趣闻和对于更高境界的零星感悟,关于筑基的详细描述仅此一处。
但这对张小凡来说,已经足够了。他找到了方向!
他将兽皮卷小心放回原处,心中已有了决断。那枚筑基丹,暂时不能服用。他需要更深入地参悟无名古经,更精熟地掌控枯荣真意与体内剑气,将自身的“道念”打磨得更加明晰、坚定,直到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点燃“道火”!
离开藏经阁,张小凡感觉前路从未如此清晰。他不再为伪灵根而沮丧,反而将其视为自身之“道”的独特根基。
回到木屋,他正准备开始新一轮的修炼,屋外却传来了苏茹略显焦急的声音。
“张师弟!”
张小凡打开门,只见苏茹俏脸微红,气息有些急促,手中还拿着一封灵力流转的传书。
“师姐,何事如此匆忙?”
苏茹将传书递给他,忧心道:“我刚收到家族密信,提及近期修真界似有暗流涌动,多处偏远坊市出现不明身份的修士,似乎在搜寻什么。信中特意提醒,让我近期尽量不要离开宗门……我担心,此事或许会波及到青岚宗,师弟你如今风头正盛,定要加倍小心!”
张小凡接过传书,神识扫过,内容与苏茹所说一致。他心中微沉,联想到了王坤背后的周长老,以及那几次三番的袭杀。难道外界的动荡,与宗门内的暗流有所关联?
“多谢师姐告知。”他将传书还给苏茹,神色凝重,“我会小心行事。”
苏茹看着他,美眸中充满了担忧,忽然低声道:“师弟,你若需要闭关冲击瓶颈,或可……或可来我洞府。我那里有家传的‘柔水阵’,虽非绝强,但于隔绝气息、防护外扰颇有奇效,总比你这木屋安全些……”
她说完,脸颊已是绯红,低下头不敢看张小凡。邀请男子进入自己的私人洞府,在修真界已是极为亲密的举动,其心意不言而喻。
张小凡看着她羞怯却坚定的模样,心中暖流涌动。他知她是真心为自己安危考虑。沉默片刻,他点了点头:“若有必要,届时怕是要叨扰师姐了。”
苏茹闻言,眼中闪过欣喜,轻轻“嗯”了一声,声若蚊蚋:“我……我随时都在。”
送走苏茹,张小凡回到屋内,心中波澜微起。苏茹的柔情,陆雪琪的清冷维护,林婉儿的救治之恩……这些情愫交织,让他冰冷的修仙路上,多了许多难以割舍的牵挂。
但他很快便收敛心神。眼下,最重要的依旧是提升实力。唯有自身强大,才能应对一切危机,才能……守护这些温暖。
他盘膝坐下,再次将心神沉入那卷无名古经之中。这一次,他的目标更加明确——感悟生死,明辨枯荣,凝聚属于自己的筑基之道!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他沉浸于悟道之时,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森然死寂之意的气息,如同无声的潮水,悄然漫过青岚宗的山门,笼罩了整个外门区域。
一些修为较低的弟子,莫名地感到一阵心悸,仿佛被什么可怕的东西盯上。连栖息在山林间的灵兽,也都变得焦躁不安,发出阵阵低吼。
高天之上,云层背后,一道模糊的黑影,如同兀鹫般,冷漠地俯瞰着下方的青岚宗,其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阻碍,最终……落在了外门某处不起眼的木屋方向。
“熟悉的……剑尊气息……还有……令人厌恶的生机……找到你了……”
一声若有若无的沙哑低语,随风消散。
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而张小凡的筑基之秘,也注定将在这风暴之中,迎来最终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