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元年三月,春寒料峭。登州行宫紫宸殿内,烛火通明,一场决定天下走向的御前会议正在进行。
晁盖端坐龙椅,身着常服,目光扫过殿内重臣。左侧以狄仁杰为首,吴用、公孙胜等文臣肃立;右侧岳飞领衔,卢俊义、李沉舟等武将雄踞。方金芝凤冠霞帔,端坐晁盖身侧,尽显母仪天下之姿。
诸位爱卿。晁盖声音沉稳,今我华夏新立,百废待兴。今日召诸位前来,就是要议一议这下一步该往何处去。
狄仁杰率先出列,手持玉笏:陛下,臣有三议。其一,当务之急是定都。登州虽好,终究偏居海隅。臣建议迁都汴京,以正视听。
他展开一卷舆图:汴京地处中原,漕运便利,更兼是前朝旧都,定都于此可安天下之心。
吴用轻摇羽扇:狄相所言极是。不过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有一事更为紧要——整饬吏治。
他取出一本奏折:这是臣整理的宋室旧制弊病。苛捐杂税多达二十余种,官吏贪腐成风。臣建议立即推行新政十条:一减赋税、二清田亩、三整吏治、四兴水利、五办义学......
公孙胜拂尘轻扬:二位大人所言皆在理。然贫道夜观天象,见紫微星暗,帝星南移。若不及时收复汴京,恐生变故。
岳飞踏步出列,声若洪钟:陛下!末将愿率背嵬军直取汴京!种师道虽为名将,然宋室气数已尽,末将有信心一月内破城!
他详细分析:汴京守军不过五万,且多是从各地败退的残兵。我军新胜之师,士气正旺。若以背嵬军为先锋,关宁铁骑策应,必可一战而下。
卢俊义补充道:鹏举所言极是。不过末将以为,当分兵两路:一路取汴京,一路南下截断宋室退路。据探子来报,宋帝已在准备南逃。
李沉舟沉稳开口:末将以为,北伐之前需先固根本。登州水师虽强,然金国虎视眈眈。若倾巢而出,恐后方有失。
深谋远虑 各抒己见
方金芝轻启朱唇:诸位将军所言皆有道理。不过妾身以为,取天下易,守天下难。若不能得民心,即便取得汴京,也难保长久。
她取出一卷文书:这是妾身这些日走访民间所得。百姓最关心的,无非是赋税、田亩、安宁三事。若能在此三事上施以仁政,何愁天下不归心?
韦一笑如鬼魅般闪入殿中:陛下,最新情报。宋帝已密令江南各镇兵马勤王,方腊也在调兵遣将。
晁盖闻言沉吟:看来,这盘棋比想象中还要复杂。
系统推演 洞察先机
**【叮!消耗武侠点5000点,开启天下大势推演!】_
刹那间,无数信息涌入晁盖脑海:
汴京守军布防细节
宋室南逃路线
各方势力动向
最佳进军时机
潜在风险预警
晁盖睁开双眼,目光如炬:诸位爱卿,朕已有决断。
他站起身来,走到巨幅舆图前:
第一,立即筹备迁都汴京,此事由狄相总揽。
第二,推行新政十条,吴用负责具体实施。
第三,岳飞即日整军,十日后兵发汴京。
第四,卢俊义分兵南下,截断宋室退路。
第五,李沉舟坐镇登州,防备金国。
第六,韦一笑继续打探各方动向。
周密部署 算无遗策
吴用补充道:陛下圣明。不过臣建议,出兵之前可先施反间计。种师道与副将刘延庆素有嫌隙,若能加以利用......
岳飞道:末将建议采取围三阙一之策。给守军留出退路,以免其拼死抵抗。
方金芝柔声道:妾身愿组织医官随军,救治伤员。另可准备粮草,安抚流民。
晁盖满意地看着群臣:就依此议。记住,此战不仅要取汴京,更要取民心。
他目光深远:待收复汴京之日,朕要让天下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殿外,春风拂过,带来万物复苏的气息。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这群英汇聚的殿堂里,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