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在书房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挽月端坐案前,面前铺开的不再是商业版图或设计图样,而是一张京城坊市的简图,上面用朱笔零星标注了几个点,旁边写着细小的注记——这是挽星初步构建的情报网络雏形。
仿冒品的出现,柳承志持续的暗中动作,二皇子府若隐若现的关注,乃至镇北王世子抵京的隐秘消息……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苏挽月深切地意识到,在波谲云诡的京城,仅凭商业手段和些许机变,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局面。她需要眼睛,需要耳朵,需要一张能及时捕捉风声、辨析真伪的网。
“姑娘,这是近几日汇总来的消息。”挽星轻步走入,将几页写满蝇头小楷的纸笺放在书案上。她的神情比往日更加沉稳,眼神中多了几分锐利。自从苏挽月将构建情报网络的重任交给她,她便投入了极大的心力,利用“霓裳阁”和“百草堂”往来人流的便利,以及早年混迹市井时积累的人脉,小心翼翼地编织着这张无形的网。
苏挽月拿起纸笺,仔细翻阅。上面记录的内容颇为庞杂:有市面新出现的仿冒“霓裳”产品的流向和作坊线索;有柳承志心腹与某位御史门人于某茶楼密会的时间地点;有二皇子府采办近日接触的几家商号名单;甚至还有关于城西那处镇北王府别业每日采买食材种类和数量的记录……虽然大多还是零碎的信息,但已能窥见京城各方势力动向的冰山一角。
“做的不错。”苏挽月放下纸笺,看向挽星,“但还不够。如今我们的‘网’还太稀疏,只能捕捉到水面上的涟漪,深水下的暗流,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挽星躬身道:“姑娘说的是。如今咱们的人手,多是依托店铺伙计、市井闲汉,打听些表面消息尚可,想要深入,却力有未逮。尤其是官场和各大府邸内的消息,更是难以触及。”
苏挽月微微颔首,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她沉吟片刻,道:“情报之道,贵在精准与及时,而非人多势众。我们需要改变策略。”
她站起身,走到那张坊市图前,指尖划过几个关键节点:“首先,明确情报收集的重点。其一,与我们商业利益直接相关的,如竞争对手动向(尤其是周家)、市场仿冒情况、原材料价格波动、潜在的合作对象与风险。其二,可能对我们构成威胁的,如柳承志及其关联势力的动作、御史台的风吹草动。其三,可能带来机遇或风险的更高层面动向,如几位皇子的显着动作、朝廷重要的经济政令、边境重大军情等。至于那些王府深宅内的秘闻轶事,非关利害,不必耗费精力。”
挽星认真记下:“是,奴婢明白了,今后会更有侧重。”
“其次,整合与分级。”苏挽月继续道,“将现有及未来发展的线人,按其能力、位置和可靠程度进行分级。最低级负责收集市井流言、坊间动静;高一级的,可尝试接触各府邸的下人、小吏,获取一些内部消息;最高级别,需是能打入关键部门或势力核心,或能发展出这样人员的核心成员。不同级别,接触不同层次的信息,领取不同的酬劳,并实行单线联系,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和效率。”
她看向挽星:“你是我最信任的人,由你总揽全局,负责与各级别头目联系,汇总分析信息。非极端重要或紧急情况,你不必亲自与底层线人接触。”
“奴婢明白。”挽星郑重点头,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其三,建立分析机制。”苏挽月强调,“收集来的信息是死的,如何从中看出趋势、辨别真伪、发现关联,才是关键。日后,每三日我们需碰面一次,你将筛选后的重要信息报我,我们一同分析其背后可能隐藏的意图与影响。同时,你要开始培养自己分析信息的能力。”
挽星眼中露出恍然与求知的光芒:“奴婢一定用心学!”
“其四,拓展可靠来源。”苏挽月思索着,“‘百草堂’是个好地方。达官显贵亦需问诊抓药,石砚可以留意那些府邸来抓药的下人或嬷嬷,或许能建立联系。杨掌柜那边,与各地匠人、商号往来,也可留意相关的商业情报和地方动静。但要切记,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宁缺毋滥。”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还有一事。之前让你留意二三十年前,有关家族离散、幼女隐匿的旧闻,可有进展?”
挽星摇了摇头,面露难色:“奴婢让人在茶楼酒肆、说书先生那里都打听过,年代久远,又是些陈年旧事,线索极少,且真伪难辨。目前尚未发现与……与夫人情况能明确关联的信息。”她知晓苏挽月调查此事是为了赵婉娘,故而格外谨慎。
苏挽月对此已有预料。母亲的身世显然被刻意掩盖过,仅靠市井流言,确实难有收获。“此事不急,继续留意即可,重点还是放在前述几条。”她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即将归来的赤阳身上。
正说着,小芸在门外禀报:“小姐,杨掌柜来了,说是有要事。”
“请他进来。”
杨秉正大步走入,脸上带着些许兴奋,又有些凝重:“东家,您上次吩咐的防伪工艺,已有眉目了!”他先是报喜,随即压低声音,“不过,方才老杨从工坊过来时,在街角似乎瞥见一个眼生的人,在咱们‘月华阁’附近转悠,不像是买货的,眼神总往铺子里瞟。老杨觉得有些不对劲,就让两个机灵的学徒跟了一段,那人很警觉,拐进巷子就不见了。”
苏挽月与挽星对视一眼。看来,觊觎“霓裳”和“月华”技术的,不止周家那些仿冒作坊。
“杨掌柜做得对。”苏挽月赞许道,“日后更要加强工坊和店铺的戒备,尤其是夜间。核心匠人和绣娘也要多加提醒,防人之心不可无。”她心中暗忖,这情报网络的建设,刻不容缓。若能有更灵通的消息,或许就能提前预警,而非事后察觉。
“东家放心,老杨晓得!”杨秉正重重应下。
送走杨秉正,苏挽月对挽星道:“你看,这就是情报的价值。杨掌柜的警觉避免了一次可能的窥探。我们的网络,就是要让这样的‘耳目’更多、更灵敏。”
“奴婢一定尽快将姑娘吩咐的几条落实下去。”挽星肃然道。
苏挽月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开始落叶的树木。情报网络,如同商业帝国的神经脉络。如今,这脉络已开始初步编织,虽然还纤细,却预示着未来能够耳聪目明,更精准地把握时机,更有效地规避风险。
她相信,随着这张网的不断扩展与完善,无论是商场的明枪暗箭,还是官场的云谲波诡,她都将拥有更强的应对能力。风起霓裳,卷动的将不仅是衣香鬓影,更有一张无形却强大的信息之网,助她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看得更远,行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