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辰在济仓城边上一个小山丘上打坐休息了一夜,这时候他已经不会惧怕任何野兽了。
第二天早上,萧辰回到那个小巷子的时候,二狗已经在那里等着。看到萧辰,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递给他一个钱袋子,里面是五张一百两的银票,还有一些碎银子。萧辰没有问他那粒引气丹到底卖了多少钱,因为反正他也用不到了。
出了济仓城,萧辰并没有再乘坐飞舟,而是拿出一张疾行符贴在身上。只见他身形一动,人就出现在十几米外。
萧辰就这般凭借疾行符的助力,一路风驰电掣般朝着家的方向赶去。
当时萧辰和王管事离开家时,乘坐牛车走了整整一下午,这次回家却只用了大半个时辰。临近午时,他就回到了萧家村。
当熟悉的破旧茅屋出现在眼前,萧辰整个人都激动起来。
“哥哥你找谁啊?”茅屋前一个三岁左右的女童睁着大大的眼睛,脆生生问道。这个女童穿着破旧的麻衣,却也洗的干干净净。
“丫蛋跟谁说话呢?”这时一个温柔的女人从茅屋里走出来。
萧辰听到这个声音,开口想说什么,却感觉不知道如何张口。他只觉得自己的心跳的好快,却又有点近乡情怯。
“柱子,是你吗?”女人看了萧辰好几眼,颤声问道。
萧辰这时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阿娘!”
女人急步跑过来,一把搂住萧辰,呜呜痛哭起来。
“爹爹,哥哥,阿娘哭了,阿娘哭了!”女童吓了一跳,边往家跑边哭喊。在屋里吃饭的萧大山和二柱子,也赶忙放下碗筷,走了出来。
见到两年没有回家的儿子,萧大山也非常激动。
好一会儿,一家人才平静下来,回到屋里。
萧辰只说去学手艺,并没有提他在青云宗的事。父母都是普通人,有些事还是不知道的好。
当萧辰拿出一百两的银票时,萧大山两口子都惊呆了,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银票。
“柱子,这钱你自己留着,你一个人在外面不容易。”虽然家里贫寒,萧大山并不想花儿子的钱。
“爹,我在那里管吃管住,花不着钱的。这银票你拿着,咱们的茅草屋也该换换了。”萧辰本想把五百两银票都给父母,又怕他们不敢要。而且树大招风,乍然骤富也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农户人家一家子一年的花销,也不过二两银子。
最终萧大山还是接过银票,他想着拿三十两盖个青砖大瓦房,儿子都十一了,过几年也该娶媳妇了。
萧辰不知道自家爹爹的想法,不然肯定吓一跳。他现在是修仙之人,不可能找个普通人当妻子了。
萧辰又拿出四粒引气丹,让父母和弟弟妹妹服下。
当年萧辰离家时,弟弟妹妹还都太小,不记得自己的大哥,只听爹爹和阿娘说,自家有个在城里学手艺的哥哥。
两个小家伙围着萧辰叽叽喳喳,让他讲讲城里的故事。这让萧辰又新奇又手足无措。
晚饭是糙米粥,虽然比萧辰在青云宗的伙食差了很多,他还是吃的很香,这是阿娘亲手做的。
这一晚萧辰睡到了久违的茅草铺上,他却觉得无比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