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集 少年秦云?脱颖而出的天才
青牛岭的晒谷场上,几个村民正围着一堆玉米,争论着什么。周老实刚走过去,就听到一个村民大喊:“这玉米明明是我家的,怎么记到他家名下了?”
“你胡说!这玉米是我昨天从田里收的,怎么会是你的?” 另一个村民也不甘示弱,手里还拿着个玉米棒,气得脸通红。
周老实皱了皱眉,赶紧走过去:“别吵了,有话好好说。这玉米是怎么回事?”
原来,昨天收玉米的时候,记账的村民把两家的亩数记混了,导致现在分玉米的时候出了矛盾。周老实拿出账本,翻了半天,也没找到清楚的记录 —— 账本上的字歪歪扭扭,有的地方还被墨水弄脏了,根本分不清谁家是谁家。
“这可怎么办?” 周老实急得直跺脚,要是分不好玉米,村民们肯定会有意见。
就在这时,秦云背着竹筐从山里回来,看到晒谷场上的热闹,赶紧走过来:“周爷爷,怎么了?”
周老实把账本递给秦云,叹了口气:“账本记混了,两家的玉米分不清楚了。”
秦云接过账本,仔细看了看。账本上只记了 “玉米五十斤”,却没写谁家的、哪块田的。他想了想,对两个村民说:“你们两家的田在哪里?我去看看,田里的玉米杆数量,能算出收了多少玉米。”
两个村民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行,你跟我们来。”
秦云跟着他们去了田里。他蹲在地上,数了数两家田里的玉米杆,又看了看玉米杆的粗细,心里有了数。“李大叔,你家的田亩数多,玉米杆也粗,收的玉米应该是三十斤;王大叔,你家的田亩数少,玉米杆细,收的玉米应该是二十斤。”
两个村民你看我,我看你,都点了点头:“对,我家的玉米是三十斤!”“我家的是二十斤!”
周老实看着秦云,眼睛都亮了:“小云,你怎么知道的?”
“我爷爷以前教过我,看玉米杆的数量和粗细,能算出产量。” 秦云笑了笑,又拿出圆珠笔和纸,“周爷爷,以后记账,要写清楚谁家的、哪块田的、收了多少,这样就不会混了。我还画了个表格,你看这样记行不行。”
周老实接过纸,上面画着一个简单的表格,分了 “户主”“田块”“作物”“产量” 几栏,字写得工工整整。“太好了!这样记,以后就不会乱了!”
这件事之后,秦云在村里的名声一下子传开了。村民们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帮忙。有一次,几个流民因为住处的问题吵架,秦云过去,把流民分成了几队,按家庭人数分配住处,还让他们轮流打扫卫生,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
周老实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开始让秦云参与更多的事,比如药材的采摘登记、农具的分发。秦云也没让人失望,不管什么事,都做得井井有条。有一次,林天传过来一批新的农具,秦云不仅登记清楚,还教村民们怎么用,比如怎么调脱粒机的转速,怎么保养镰刀,比周老实还细心。
“周爷爷,这脱粒机要是转速太快,玉米会碎;转速太慢,脱不干净,我试过,每分钟一百转正好。” 秦云一边给村民演示,一边讲解,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周老实站在旁边,看着秦云熟练的样子,心里暗暗佩服。他拿出手机,给林天发了段秦云教村民用农具的视频,还附了句话:“先生,秦云这孩子太能干了,比我强多了。”
林天很快就回了消息,还发了个赞许的表情:“周老实,你没看错人。以后你多让秦云接触村里的管理,我也会抽空教他一些现代的管理知识,这孩子,以后会是你的好帮手。”
周老实把林天的消息告诉了秦云。秦云听了,心里又激动又紧张:“周爷爷,我能学好吗?先生教的知识,会不会很难?”
“你这么聪明,肯定能学好。” 周老实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说,你是个好苗子,以后青牛岭的事,还得靠你呢!”
秦云点了点头,握紧了拳头。他看着远处的山,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不辜负周爷爷和先生的期望,让青牛岭变得更好。
这天晚上,秦云躺在床上,手里拿着林天传过来的识字课本,翻了又翻。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因为先生的到来,因为周爷爷的信任,已经不一样了。他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能为青牛岭做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