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徐骁,本是一心怀壮志、满腔热血的好汉,瞅准了这乱世之中能有一番作为,便咬着牙、跺着脚,拉起了一支六百人的小军队。这六百号人,虽说人数不算多,可那也是一个个鲜活的汉子,怀揣着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梦想,跟着徐骁就踏上了这条前途未卜的路。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很。这组建军队容易,养军队可就难了。缺钱呐!缺粮呐!士兵们一个个饿得前胸贴后背,铠甲破破烂烂,武器也是锈迹斑斑,这士气啊,就像那被霜打过的茄子——蔫儿了。徐骁看着手底下这一群有气无力的兄弟,心里那叫一个着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思来想去,徐骁把主意打到了辽东城里那几户有钱人家身上。这城里最有钱的,当属冯家等三族。这三族啊,那可是富得流油,家里金银财宝堆成山,粮食谷仓都装不下。徐骁一拍大腿,心说:“豁出去了,为了兄弟们,我去这三族家里借点钱粮,先把这难关渡过去再说!”
于是,徐骁带着几个亲信,雄赳赳气昂昂(其实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地就奔着冯家去了。到了冯家大门口,那门房一看徐骁这打扮,虽说看着有几分英气,可也透着一股子寒酸劲儿,当下就没给好脸色。
“哎哎哎,干啥的?这是冯府,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门房双手叉腰,鼻孔朝天,那模样,活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
徐骁强忍着心里的火气,陪着笑脸说道:“这位小哥,劳烦您通报一声,就说徐骁前来拜访冯老爷,有要事相商。”
门房上下打量了徐骁一番,嘴里嘟囔着:“徐骁?没听说过,哪来的野小子,还拜访冯老爷,冯老爷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徐骁心里那个气啊,可一想到身后的六百兄弟,只能继续陪着笑脸:“小哥,您就行行好,这事儿真的十万火急,关乎着好多人的性命呢!”
门房这才不情不愿地进去通报了。过了好一会儿,门房慢悠悠地出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这管家一出来,眼睛都没正眼瞧徐骁一下,阴阳怪气地说:“哟,这就是徐骁啊,听说你要见我们老爷,有啥事儿啊?”
徐骁赶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说道:“管家大人,我如今组建了一支军队,可眼下缺钱缺粮,士兵们都快饿死了,实在没办法,才来求冯老爷帮帮忙,借点钱粮,日后定当加倍奉还。”
管家一听,顿时就乐了,那笑声就像一只被掐住脖子的公鸡:“哈哈哈哈,借钱粮?就你这穷酸样,还组建军队?你以为你是谁啊?我们冯家的钱粮,那可都是大风刮来的?你当我们是慈善堂呢!”
徐骁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可还是强忍着说道:“管家大人,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只要冯老爷肯帮忙,日后我徐骁定当为冯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管家却不屑地摆摆手:“去去去,少在这儿说大话,我们冯家可不需要你这种人帮忙,赶紧走,别在这儿碍眼!”
徐骁心里那个憋屈啊,就像吃了一肚子的黄连——有苦说不出。可他还没死心,又带着人去了另外两族家里。结果呢,这两族比冯家还过分,直接连门都没让进,就派人出来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就你还想借钱?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德行!”
“赶紧滚,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
徐骁站在大街上,听着这些嘲讽的话语,感觉周围人的目光都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他的双手紧紧握成拳头,指甲都嵌进了肉里,可他硬是一声没吭。
徐骁从那两族家里灰溜溜地出来后,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可一想到军队里那六百双渴望的眼睛,他咬了咬牙,心说:“我就不信了,今天我还借不到这钱!”
于是,他又厚着脸皮回到了冯家。这一次,他没让门房通报,直接就在冯家大门口跪了下来。这一跪,可把周围的人都惊动了,纷纷围过来看热闹。
“哟,这是干啥呢?怎么跪在这儿了?”
“听说是个拉队伍的,来冯家借钱呢,被赶出去好几回了,这又回来了。”
“哼,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还敢来冯家借钱,真是自不量力!”
徐骁听着周围的议论声,脸上火辣辣的,就像被人狠狠扇了几巴掌。可他还是一动不动地跪着,嘴里大声喊道:“冯老爷,我徐骁今日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来求您帮忙。只要您肯借我钱粮,我徐骁这条命就是您的,日后上刀山下火海,绝不皱一下眉头!”
这一喊,可把冯老爷给惊动了。冯老爷正坐在屋里喝茶呢,听到外面的动静,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丫鬟:“外面这是咋回事儿啊?”
丫鬟出去打听了一番,回来禀报说:“老爷,是那个徐骁,又来借钱来了,这会儿正跪在大门口呢。”
冯老爷冷笑一声:“哼,这小子还挺有毅力,行,我倒要看看他能跪到什么时候。”
徐骁这一跪,就是大半天。太阳火辣辣地照在他身上,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膝盖也跪得生疼,可他就像一座雕像一样,纹丝不动。
终于,冯老爷坐不住了,慢悠悠地走了出来。他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徐骁,说道:“哟,你就是徐骁吗?怎么,还在这儿跪着呢?”
徐骁抬起头,眼神里满是哀求:“冯老爷,求求您了,救救我的兄弟们吧,他们都快饿死了。”
冯老爷围着徐骁转了一圈,嘴里啧啧有声:“你看看你,像个什么样子,还拉队伍呢,连自己的兄弟都养不起,还谈什么建功立业?”
徐骁低着头,不敢反驳,只是一个劲儿地说:“冯老爷,我知道我没本事,可我真的没办法了,只要您肯借钱给我,我以后一定报答您。”
冯老爷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报答我?你拿什么报答我?就你这穷光蛋,还报答我,别笑掉我的大牙了!”
周围的人也跟着哄笑起来,那笑声就像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徐骁的心。
徐骁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他还是强忍着没让它们流下来。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冯老爷,我徐骁虽然现在没钱没势,可我有一颗诚心,只要您肯帮我这一次,我徐骁发誓,日后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冯老爷看着徐骁那倔强的眼神,心里突然一动。他想了想,说:“行吧,看在你这么有诚心的份上,我就借你点钱。不过,我可先说好了,这钱可不是白借的,你得给我写个借条,而且利息可高着呢!”
徐骁一听,心里一阵狂喜,连忙说道:“谢谢冯老爷,谢谢冯老爷!借条我写,利息我也认!”
于是,冯老爷让人拿来纸笔,徐骁颤抖着双手写下了借条。冯老爷看了看借条,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让人拿出了六十二两银子,扔在徐骁面前。
“拿去吧,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冯老爷不耐烦地摆摆手。
徐骁如获至宝,赶紧捡起银子,对着冯老爷磕了几个响头:“谢谢冯老爷,谢谢冯老爷!我徐骁一定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
徐骁捧着那六十二两银子,就像捧着六百条人命一样,小心翼翼地离开了冯家。一路上,他听着周围人的指指点点,心里五味杂陈。
“瞧瞧,这就是那个借钱的人,真没出息。”
“哼,为了点钱,给人下跪,丢人!”
徐骁低着头,脚步匆匆,只想快点回到军队里。他心里明白,这六十二两银子,可是他用自己的尊严换来的。可一想到士兵们能有一口饱饭吃,能有像样的铠甲武器,他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终于回到了军队驻地,士兵们一看徐骁回来了,都围了过来。
“将军,您回来了,借到钱了吗?”
“将军,我们都快饿死了,您要是再不回来,我们可就撑不下去了。”
徐骁看着这些兄弟们期待的眼神,强忍着泪水,笑着说道:“兄弟们,借到了,借到了!咱们有钱了,有粮食了,还能给大家换上新的铠甲武器!”
士兵们一听,顿时欢呼起来,那声音震得地都抖了三抖。
“小将军万岁!小将军万岁!”
徐骁看着这些兴奋的兄弟们,心里却一阵酸涩。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些兄弟们过上好日子,不再受这样的屈辱。
话说徐骁好不容易从冯家等三族那儿,忍着满肚子的屈辱,借来了那62两银子。这银子一到手,他就像个精打细算的小管家,立马着手安排起来。
先是用一部分银子买了粮食,那六百人的兄弟可算是吃上了一顿饱饭。瞧瞧他们吃饭的架势,一个个狼吞虎咽,活像饿了好几天的饿狼。有的士兵嘴里塞得鼓鼓囊囊,还含糊不清地说:“小将军,这饭可太香了,我都好久没吃这么饱啦!”徐骁看着兄弟们吃得开心,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接着,徐骁又用剩下的银子置办了坚硬的黑色铠甲和趁手的武器。当这些铠甲和武器发到士兵们手里时,那场面,就跟过年发红包似的热闹。士兵们一个个眼睛放光,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铠甲和武器。
“小将军,这铠甲穿上可真威风,感觉我能一个打十个!”一个年轻士兵兴奋地喊道。另一个士兵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大声说:“有了这宝贝,我看那些马匪还敢不敢来欺负咱们!”
徐骁看着这些精神抖擞的兄弟们,心里既欣慰又犯愁。欣慰的是兄弟们有了装备,战斗力肯定能提升不少;犯愁的是,这六十二两的银子就像杯水车薪,用不了多久就没了。他心里琢磨着:“可不能每次都这么狼狈地去借钱,得想个法子自己筹钱,不然这军队迟早得饿肚子。”
徐骁想来想去,突然眼睛一亮,一拍大腿:“有了!辽东城外不是有一群马匪嘛,这群家伙无恶不作,肯定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我要是把他们给端了,那钱不就来了嘛!”
……
这辽东城外的马匪,那可真是臭名昭着。在这个乱世中,他们就像一群讨厌的苍蝇,整天在城外晃悠,时不时地就下山抢劫一番。村民们被他们折腾得苦不堪言,稍微有点值钱的东西都被抢走了,家里的粮食也被洗劫一空。
有个村民哭丧着脸跟徐骁诉苦:“小徐将军啊,您可得救救我们啊!那些马匪隔三岔五就来抢东西,我们都快活不下去了。家里那点粮食,都被他们抢走了,孩子都饿得直哭啊!”
徐骁听了,气得直跺脚:“这群王八蛋,太不是东西了!我徐骁今天就把话撂这儿了,我一定要把这群马匪给灭了,让你们过上安稳日子!”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这马匪盘踞在城外的一座山上,易守难攻。而且他们人数也不少,个个都是心狠手辣之徒。徐骁知道,要想打败他们,可得好好谋划谋划。
于是,徐骁带着几个亲信,连续几天偷偷地跑到马匪的山寨附近去侦察。他们躲在草丛里,眼睛紧紧地盯着山寨的大门。只见马匪们进进出出,一个个耀武扬威的,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哼,这群家伙,等我把你们一锅端了,看你们还怎么嚣张!”徐骁咬着牙说道。
侦察完情况后,徐骁回到军营,开始和兄弟们商量对策。
“兄弟们,这马匪的山寨地势险要,咱们不能硬攻,得想个巧妙的法子。”徐骁皱着眉头说道。
一个聪明的士兵站出来说:“将军,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假装是商队,引他们下山抢劫,然后在半路上设下埋伏,把他们一网打尽!”
徐骁听了,眼睛一亮:“好主意!就这么办!不过咱们得演得像一点,可别被他们看穿了。”
~~~~~~
正所谓:
徐骁缺银愁断肠,为筹款项忍辱忙。三族门前苦相求,六十二两泪中藏。每思借钱心忧惶,屈辱滋味实难尝。暗下决心寻财路,马匪恶名入眼量。辽东城外匪猖狂,百姓受苦泪汪汪。徐骁拍案豪情起,誓把匪巢一扫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