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冶启率领残余的百炼宗弟子正式加入灵青盟,在联盟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毕竟百炼宗曾是东域炼器界的金字招牌,即便如今落魄,其深厚的传承底蕴和欧冶启这位炼器大师的声望,依旧不容小觑。盟主亲自接见,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并将新材料实验室及周边区域划拨给他们作为研究和栖身之所。
对于凌皓而言,百炼宗的加入,不仅仅是多了几位炼器师那么简单。欧冶启和他弟子们脑中那浩如烟海的炼器知识、对各种材料特性的直觉认知、以及对地火能量运用的独到法门,都是“织网”数据库急需补充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关于那柄受损的焚天锤以及黑风山脉深处那可能与上古炼炉相关的虚空裂隙信息,更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安顿好百炼宗众人后,凌皓并没有急于开始修复焚天锤那样高难度的项目。他深知,要想将科学方法与传统炼器完美融合,必须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建立共同的语言和信任。
新材料实验室,成为了他们第一个“战场”。
实验室中央,原本放置“造化之炉”的区域旁边,清理出了一大片空地。此刻,这里正矗立着几台造型奇特、与传统的炼器炉、锻造台风格迥异的装置。
一台是通体由耐高温陶瓷和某种暗银色金属构成的柱状设备,表面布满了复杂的冷却管路和观测窗口,顶部连接着粗大的能量导管,底部则是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坩埚——这是根据凌皓设计,由炼器堂和阵法院联手打造的“可控高温熔炼炉”。它摒弃了传统地火的不稳定和开放性燃烧,采用高纯度灵气电弧产生超高温,并可通过阵法精确控制炉内温度曲线和氛围。
旁边则是一个更加笨重的、如同巨型胶囊般的金属容器,壁厚惊人,表面铭刻着强大的加固和密封符文,连接着多个压力表和灵压调控阀——这是“高压反应釜”,用于在高压环境下进行材料合成或处理。
此外,还有用于快速冷却的“急冷槽”,用于施加定向磁场的“磁控结晶装置”,用于进行粉末冶金的“高能球磨机”等等。
这些设备在欧冶启和石铁等百炼宗弟子看来,简直是奇形怪状,完全颠覆了他们对于“冶炼”的认知。
“凌大师,这…这些东西,真能炼出好材料?”石铁看着那冰冷的金属疙瘩,忍不住质疑。在他印象里,炼器就应该是烟熏火燎,锤声叮当,匠人挥汗如雨,凭借经验和手感,与材料进行灵魂沟通的过程。眼前这些,太过“干净”,太过“机械”,缺乏了炼器应有的“温度”和“灵性”。
欧冶启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中也流露出同样的疑虑。他承认那些分析仪器很神奇,但冶炼锻造,毕竟是创造的过程,岂是冷冰冰的机器可以替代?
凌皓理解他们的想法,微笑道:“器具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些设备,只是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控制冶炼过程的工具,最终的决定权和创造力,依然在我们手中。而且,它们能带我们去看一看,传统方法永远无法触及的微观世界,去理解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
他走到那台“可控高温熔炼炉”前,启动了控制法阵。低沉的嗡鸣声中,炉体内部的符文逐一亮起,观测窗内亮起刺目的白光,那是电弧被激发产生的光芒。
“今天,我们不炼什么神兵利器,就从最基础的‘寒铁’提纯和晶粒细化开始。”凌皓一边操作,一边解释,“传统千锻法,依靠反复捶打变形来破碎晶粒,但效率低,且会引入内应力。我们试试看,能否通过控制凝固过程,直接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
他取出一块标准的寒铁原矿,放入底部坩埚,密封炉体。
“第一步,升温至熔点以上一百五十度,并通入惰性灵气保护,防止氧化。”凌皓设定参数。光幕上显示炉内温度曲线急速上升,很快达到了一个令欧冶启都咋舌的高度,而且极其稳定。
透过特制的观测窗,可以看到坩埚内的寒铁迅速融化,变成一汪亮白色的金属液,在灵气的保护下,没有丝毫黑烟和杂质挥发,纯净得令人惊叹。
“温度稳定,开始进行电磁搅拌,使成分均匀。”凌皓启动另一个阵法。炉内无形的力场开始作用,金属液缓缓旋转起来。
“现在,是关键的一步——定向凝固。”凌皓全神贯注,“我们通过控制底部冷却水的流速和顶部加热功率,在熔体内建立一个单一方向的温度梯度,让金属从底部开始,向上逐步凝固。”
光幕上显示出炉内模拟的温度场和凝固界面推进的动画。
欧冶启紧紧盯着观测窗。只见那亮白色的金属液底部,开始出现细微的凝固前沿,并极其平稳地向上推进。在推进过程中,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晶粒只能沿着热流相反的方向生长,互相竞争,最终形成一列列细长的、取向一致的柱状晶!
这个过程持续了约莫一个时辰。当整个坩埚内的金属完全凝固后,凌皓关闭炉子,待其冷却后,取出了那块经过“定向凝固”处理的寒铁锭。
这块铁锭表面光滑如镜,泛着一种均匀的银灰色光泽,与之前那种粗糙黯淡的原矿截然不同。
“微观洞察镜。”凌皓示意。
阿土立刻将镜对准铁锭表面。光幕上显示出其内部的微观结构——细密均匀的柱状晶组织,晶粒尺寸比传统千锻法得到的要细小数倍,而且取向高度一致!
“我的天…”石铁倒吸一口凉气,他虽然看不懂那些数据,但那整齐划一、如同精心排列过的军队般的微观结构,与之前青锋剑内部那杂乱无章、大小不一的晶粒形成了鲜明对比,视觉冲击力极强!
欧冶启更是激动得手指颤抖,他不用看数据,仅凭那铁锭的外观和隐约散发出的、更加凝实纯粹的金气,就能感觉到这块材料的品质,远超他以往见过的任何一块寒铁!
“这只是第一步,获得了细化的晶粒。”凌皓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试试‘高压反应釜’的用途。”
他取出一小块刚才得到的细化寒铁,又取来一些百炼宗珍藏的、极其细微的“星纹钢”粉末。星纹钢以能细化晶粒、增加硬度着称,但传统方法很难将其均匀混入主体金属中。
“我们将寒铁和星纹钢粉末放入釜中,注入高压惰性灵气,然后施加一个温和的温度。”凌皓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在高压下,金属原子的扩散能力会大大增强,同时高压也能抑制晶粒的长大。我们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可以让星纹钢元素更均匀地扩散到寒铁基体中,形成一种弥散强化的复合材料。”
高压反应釜发出沉闷的加压声,符文闪烁,开始工作。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等待期间,凌皓又向欧冶启等人介绍了急冷、磁控、球磨等其他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潜在应用。
欧冶启如同一个刚入门的学徒,听得如痴如醉,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他发现,凌皓的这些“奇技淫巧”,并非凭空想象,每一条原理背后,都有着对能量、对物质、对规则的深刻理解作为支撑。许多他过去百思不得其解的炼器难题,在这些新思路的冲击下,竟然隐隐有了破解的方向!
数个时辰后,高压反应釜完成工作。凌皓小心地取出处理后的样品。
这块样品表面看不出太大变化,但拿到手中,能感觉到其密度似乎更高,重量略有增加。
再次用“微观洞察镜”观察。光幕上显示,星纹钢的粉末已经消失不见,但其元素均匀地分布在了寒铁基体的晶界和晶内,形成了无数极其细微的强化质点!就像是给寒铁的骨架里,嵌入了无数坚硬的“铆钉”!
“现在,我们来测试一下性能。”凌皓带着众人来到材料性能测试区。
这里有力学性能测试机(通过阵法施加可控载荷并测量变形)、硬度计、韧性冲击试验机、以及专门测试灵力传导效率的法阵。
他们分别对原始寒铁、定向凝固细化后的寒铁、以及高压弥散强化后的寒铁复合材料进行了测试。
结果令人震惊!
定向凝固细化后的寒铁,其强度和硬度比原始状态提升了约百分之三十,韧性也有所改善。
而高压弥散强化后的复合材料,强度更是达到了原始寒铁的两倍以上!硬度飙升,韧性却并未明显下降!更重要的是,其灵力传导效率,因为晶粒细化和组织均匀,比原始寒铁提升了近百分之五十!
看着光幕上那一项项冰冷但极具说服力的数据,欧冶启和所有百炼宗弟子都沉默了。
事实胜于雄辩。
他们毕生追求的材料极致性能,竟然可以通过这种“不沾烟火气”的实验室手段,如此精准、如此高效地实现!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对“冶炼”二字的理解范畴。
“这…这简直是…点石成金!”欧冶启声音干涩,看着凌皓,眼神复杂无比,有震撼,有钦佩,也有一丝淡淡的、被时代抛下的落寞。
凌皓拍了拍他的肩膀,诚恳道:“欧冶长老,这不是点石成金,这只是科学。是无数前人经验的总结,是对客观规律的运用。百炼宗的传承,同样是无数先辈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其中蕴含的许多直觉和经验,是数据无法完全替代的。比如对地火灵性的把握,对材料‘灵韵’的感知,这些都是科学的盲区,需要向您请教。”
他这番话,既肯定了科学方法的优势,也尊重了传统技艺的价值,让欧冶启心中的那点芥蒂瞬间烟消云散。
“凌大师虚怀若谷,老朽佩服!”欧冶启感慨道,“从今日起,老朽便从头学起这科学炼器之法!只盼有生之年,能窥得其中万一奥妙,便死而无憾了!”
石铁等年轻弟子也纷纷表态,愿意学习这新奇的炼器知识。
就在这时,实验室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联盟执事匆匆进来,脸色凝重地禀报:
“凌长老,欧冶长老!不好了!刚刚接到外围巡逻队传讯,黑风山脉方向异变!那虚空能量裂隙突然剧烈扩张,喷涌出大量被侵蚀的虚空生物,正在冲击我们的外围警戒线!而且…而且似乎有不明势力的修士,在趁机向山脉深处潜入!”
众人脸色一变。
凌皓眼中寒光一闪:“终于来了吗?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安心搞研究啊。”
他看向欧冶启:“欧冶长老,新材料的研究不能停,这是我们未来的根基。但眼前的麻烦,也需要解决。”
他又看向那几台刚刚展现出强大潜力的实验设备,以及那块性能卓越的寒铁复合材料。
“或许,是时候让我们这些‘实验室里搞冶炼’得到的第一批成果,去战场上见见血了。”
“看看是传统的獠牙锋利,还是科学的刀刃更硬!”
高温炉,加压釜,实验室里搞冶炼。
这看似远离刀光剑影的科研工作,其产出的第一缕星火,即将点燃真正战场的烽烟。材料革命的序幕,注定要以铁与血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