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山庄外的官兵终于撤走了大半,只留下几个象征性的哨卡。沉重的山庄大门在封闭多日后,第一次被缓缓推开,久违的阳光倾泻而入,照亮了庄内略显狼藉的庭院,也映在少主沈星河疲惫却异常坚毅的脸上。
他站在门槛内,眯着眼望向远处杭州城的方向,目光沉静如水。围困虽解,但他心中没有半分轻松,反而更加沉重。这暂时的退却,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沈万川那条老狐狸,绝不会就此罢手,更猛烈的报复恐怕已在路上。
“不能再坐以待毙了。”沈星河转身,对身旁几位同样面带忧色的心腹长老沉声说道。他立刻召集庄内所有核心人员,在议事厅内紧急商议。同时,他挑选出数名最为精干可靠的弟子,让他们携带自己的亲笔密信,乔装打扮,分头秘密联络江南各地那些曾受过沈万川打压排挤、或对其横行霸道、涉足邪门生意早有不满的商家和江湖帮派。
起初,响应者寥寥无几。许多人心存巨大的顾虑,畏惧沈万川庞大的财势和狠辣的手段,大多持观望态度,回复含糊其辞,甚至避而不见。
然而沈万川似乎被钱庄遇袭事件彻底激怒,行事变得愈发霸道急躁。为了快速弥补损失并展示肌肉,他强行压低了今年的生丝收购价格,逼迫几家缺乏背景的小绸缎庄近乎亏本出售存货;又指使麾下控制的漕帮,无故大幅提高了几处关键运河码头的泊船费用和抽成,专门刁难那些不愿向他“纳贡”的独立商船。这些举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了更多中小商家的强烈反感和恐慌。
沈星河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他看准时机,再次派出信使,调整了策略。他不再空谈侠义道义,而是直指利害关系,点明沈万川贪婪无度,今日打压他家,明日就可能轮到你我家;与其像现在这样各自为战,最终被逐个击破、吞并,不如联合起来,抱团取暖,尚有一线生机。同时,他做出实质性承诺,秋水山庄愿意率先拿出部分优质的商路渠道和仓储资源,与联盟成员共享,共担风险。
渐渐地,一些有胆识、有远见,或已被逼到墙角的商家和帮派开始动摇。先是与秋水山庄素有交情、同样看重信誉的“湖笔帮”率先表态支持;接着,几家长期被沈万川压价盘剥的知名茶商、瓷商也经过激烈争论后,秘密加入了联盟。反对沈万川的力量,在共同的危机感和现实的利益驱动下,如同滚雪球般,慢慢汇聚、成型。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太湖深处一艘看似寻常的游赏画舫上,窗帘紧闭,灯火通明。沈星河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秘密会盟。与会者虽然只有十余人,却代表了江南地区一部分在商业、漕运乃至江湖中颇具影响力的力量。会上,众人纷纷控诉沈万川的种种恶行,从商业垄断到勾结官府,从欺行霸市到可能涉及的黑暗勾当。最终,众人达成共识,正式成立“反沈联盟”,公推沈星河为盟主,约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行动协同、一致对外。
联盟成立后,反击的序幕迅速拉开。商业上,联盟成员开始有组织地绕过沈万川控制的采购和销售渠道,自行联合组织货源,开辟新的市场,并暗中扶持与沈万川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商家。漕运上,联盟内的几家船帮联合起来,统一行动,抵制沈万川码头的无理高额收费,甚至联手开辟了新的、更经济的运输路线。舆论上,关于沈万川勾结贪官、大规模贩卖私盐、乃至可能涉及制作邪异“美人鼓”的流言,开始在市井巷陌间被有心人悄然散播,虽无实据,却足以动摇其信誉根基。
沈万川那看似固若金汤的商业帝国,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有组织的、持续不断的压力和挑战。虽然联盟的力量目前尚不足以撼动其根本,但这些此起彼伏的骚扰和精准打击,已经开始让他感到棘手,不得不分出大量精力来应对。平静多年的江南商界,暗流终于汹涌澎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面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