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葫芦岛的第二天,楚凡决定去触摸这座城市另一段无法回避的、与锦州战役紧密相连的沉重历史。他前往了 塔山阻击战纪念馆。
塔山,这个在辽沈战役中书写了不朽传奇的地方,其实并无山险可守,是一片易攻难守的丘陵地带。正是在这里,东北野战军以极其惨烈的代价,顽强阻击了国民党“东进兵团”的增援,确保了攻克锦州的胜利。
站在纪念馆里,看着那些展现战士们依托简陋工事、与敌人反复争夺阵地的图片和实物,听着讲解员讲述“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等可歌可泣的事迹,楚凡的心情再次变得无比沉重。“塔山精神”——即服从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的精神,在这里有了最鲜血淋漓的诠释。这与在锦州感受的宏观战略不同,这里聚焦的是 战役局部的极端残酷与个体牺牲的极致体现。纪念馆外,烈士纪念碑静静矗立,俯瞰着这片曾被鲜血浸染的土地,如今已是一片和平的村庄与田野。
从塔山的悲壮历史中走出,楚凡需要感受一些当下的力量。他转向了葫芦岛的现代经济命脉—— 葫芦岛港。他乘车来到港口区域,看到巨大的吊机、停泊的货轮、堆积如山的集装箱,一片繁忙景象。
葫芦岛港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深水不冻港之一,承担着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运输的重要任务。看着那吞吐不息的海港,楚凡感受到了与鞍钢、辽河油田相似的 工业力量感,只是这种力量是与海洋、与国际贸易紧密相连的。从古老的兴城,到悲壮的塔山,再到现代化的海港,葫芦岛的面貌是如此多元和富有层次。
傍晚,他再次回到海滨,在 龙回头 景观平台驻足。这里海蚀地貌奇特,传说乾隆皇帝曾在此回望,故名“龙回头”。夕阳西下,海面被染成金红色,海浪依旧不知疲倦地拍打着礁石。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尽,只留下这永恒的自然美景与繁忙的现代港口并存。
他在海边的一家小馆,喝了最后一碗 海鲜疙瘩汤,汤里是新鲜的小海鲜和面疙瘩,味道鲜美暖胃。
行走在葫芦岛的夜色中,楚凡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感触。葫芦岛展现给他的,是 历史的惨烈、古城的宁静、海港的繁忙与海滨的壮美 的交织。
他翻开笔记本,继续记录:
“葫芦岛的第二日,我在塔山的阻击线与葫芦岛港的吊房间,感受到了你灵魂的深度与广度。
塔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忠诚与牺牲,是锦州战役胜利最坚实的基石;葫芦岛港的每一次吞吐,都连接着本地经济与广阔的世界。
一碗海鲜疙瘩汤的温暖,是生活对历史最温柔的抚慰,也是海洋对劳动者最直接的滋养。
你让我看到,一座滨海城市,可以同时承载如此沉重的历史记忆和如此蓬勃的现代活力。这份在悲壮与希望之间的平衡,是葫芦岛独特的魅力所在。”
合上笔记本,窗外葫芦岛的夜晚,港口的灯火与城市的霓虹在海风的吹拂下闪烁。楚凡感到,自己对这座“关外第一市”的理解,因为触及了其最深的伤痛与最强的脉搏,而变得更加深刻。明天,他将真正踏上前往终点的旅程,所有的线路,都将汇向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