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炎踏进宗府时,正值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庭院中的那棵老槐树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还保留着恩师生前的模样。
师兄!宗泽之子宗颖快步迎出,眼中含泪,父亲...父亲他...
方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越过庭院,望向正堂中供奉的灵位。那里摆放着一柄断裂的佩剑,正是宗泽生前所用。
恩师,弟子回来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随后赶来的苏迈等人都红了眼眶。
宗府万兵冢前,千余名兵家子弟肃立,人人白衣素服。方炎站在宗泽墓前,手中捧着恩师留下的断岳刀。
恩师,您当年问我,可知兵道真意。方炎的声音在晨风中传开,今日弟子终于明白,兵道不在杀戮,而在守护;不在征伐,而在止戈。
他展开一卷祭文,声音渐渐高昂:
呜呼恩师,生于乱世。秉兵家之志,怀济世之心。执教于危难之际,授道于倾覆之间。弟子不才,蒙师垂青,传以兵道,授以圣心......
随着祭文展开,天空中忽然星光大盛,武曲星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银白色的星辉洒落在每个人身上。
今弟子承师遗志,融汇百家,誓要以兵止戈,以武卫道。愿恩师在天之灵,见证弟子开创太平盛世!
星辉中,众人仿佛看见宗泽的虚影在微笑点头。
万兵冢前祭拜完毕,方炎问起两界山入口。
宗颖指向深处:在万兵冢最深处,有一块界碑,守冢人世代守护着入口。
万兵冢这里埋葬着历代为人族战死的兵家英烈。
方炎独自走在冢间小路上,两侧是望不到尽头的墓碑。有的墓碑已经风化,有的还带着新鲜泥土。每一块碑下,都埋葬着一位为人族流尽热血的勇士。
就在他沉思时,前方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一队残兵从界碑方向走来,人人带伤,铠甲破碎。为首的老将失去了一只手臂,却仍然挺直着腰板。
又一批换防的弟兄...守冢人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他叹息着打开界碑上的封印,每次回来,都少了这么多人。
方炎沉默地看着界碑缓缓打开,露出后面血色的天空。刺鼻的血腥味和硝烟味扑面而来,还夹杂着妖兽的嘶吼。
这就是两界山...他喃喃道。
站在万兵冢中心,望着无数英烈的墓碑,方炎心潮澎湃。他取出笔墨,在一块巨石上挥毫泼墨:
浩浩乎!平沙无垠,归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每写一字,天地间的兵煞之气就浓郁一分。当他写到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时,在场的所有兵家子弟都已泣不成声。
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寝寐见之......
写到此处,方炎突然顿住。他感受到体内兵道空间的剧烈震动,那是无数战魂在共鸣。
他大喝一声,万兵冢中积累千年的兵煞之气如潮水般涌入体内。兵道空间中,圣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很快就达到了饱和。
踏入两界山,方炎看到的是一片血色世界。天空中永远悬挂着血月,大地沟壑纵横,随处可见破碎的兵器和未干的血迹。
注意!妖兵又来了!前方阵地上传来预警。
方炎立即运转烽火呼吸法,整个人化作一道流光,融入守军的大阵之中。
诸君随我呼吸!
他的声音传遍整个战场,所有守军不自觉地跟随他的节奏呼吸。顿时,一道暗红色的煞气屏障在阵地前升起,妖兽撞在上面,纷纷化作血雾。
这是...兵家失传的至高功法!老将震惊地看着方炎。
三日三夜,方炎始终站在最前线。他不仅用烽火呼吸法连接全军,更在不断吸收着两界山积累数千年的煞气与战魂。
渐渐地,他看到了——那些战死在此地的英魂,从远古的黄帝将士,到昨日刚牺牲的大宋士兵,他们的战意不灭,他们的精神永存。
第三日黄昏,方炎突然睁开双眼。此刻的他,已经与整个两界山产生了共鸣。
是时候了。
他腾空而起,悬浮在两界山上空。双手结印,兵道空间在身后展开,化作一个巨大的漩涡。
今日,我方炎以兵道半圣之名,容纳两界山,永镇妖界通道!
整个两界山开始震动,山脉、河流、战场、英魂...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兵道空间内涌入。妖界那边传来惊恐的嘶吼,却无法阻止这个过程。
当最后一块山石没入兵道空间,原地只留下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坑。阳光,数千年来第一次照进了这片土地。
方炎落回地面,面色苍白却目光坚定。
从今往后,两界山由我一人镇守。诸位将士,可以回家了。
幸存的守军呆呆地看着这一幕,有人跪地痛哭,有人仰天长啸。数千年的牺牲,终于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苏迈上前扶住虚弱的方炎:师兄...
方炎望着远方,轻声道:告诉天下人,两界山已平。但兵道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天空中,武曲星再次亮起,仿佛在为人族的新生而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