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成辛铮的秘密结盟,让路远肩头的压力稍减,但内心的警惕却提升到了最高级别。他深知,对手绝不会坐以待毙,王斌这枚棋子,随时可能被启动。
果然,几天后,王斌的行为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不仅将路远的日常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还时常主动汇报一些他从其他渠道“听说”的、关于各部门的小道消息,其中不乏对财政、国资系统一些干部“懒政怠政”、“可能存在小动作”的暗示,显得对路远的工作格外“上心”。
路远冷眼旁观,心中冷笑。这是对方在试图引导自己的调查方向?还是王斌在为自己后续的行动做铺垫,营造一种“忠心耿耿、善于发现问题的”假象?
这天下午,王斌拿着一份文件,神色凝重地走进路远办公室:“路市长,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向您汇报。”
“什么事?说吧。”路远放下手中的笔,语气平和。
王斌压低声音,仿佛怕被第三个人听到:“我……我有个远房表弟,在鼎盛实业下面的一个项目部做事。他前几天跟我喝酒,无意中透露……透露鼎盛那边,好像最近在紧急处理一批账目和合同,感觉……感觉有点不对劲。他还说,好像涉及到……涉及到和陈市长那边的一些往来……”
路远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哦?有这种事?你表弟还说了什么具体的吗?”
“那倒没有,”王斌连忙摇头,“他就是个小角色,知道的不多,而且说完就后悔了,再三叮嘱我千万别往外说。我……我也是犹豫了很久,觉得这事可能对您了解情况有帮助,所以才……”他一副为难又忠诚的样子。
路远沉吟片刻,说道:“你反映的情况很重要。不过,这种道听途说的东西,没有真凭实据,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这样,你让你表弟有机会的话,多留意一下,如果有什么具体的、可靠的信息,比如文件、照片之类的,可以悄悄记录下来。当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强求。”
王斌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色,连忙应道:“好的,路市长,我明白!我一定嘱咐他小心。”
王斌离开后,路远的脸色沉了下来。这分明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对方是想利用王斌,抛出一个看似关键的“线索”,将自己引入歧途,甚至可能想借此伪造证据,反过来诬陷自己“指使他人窃取商业机密”或“不正当调查”。如果自己真的顺着这条线去追查,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好一招毒计!
然而,危机之中也蕴含着机遇。对手既然出招了,就必然会留下痕迹。或许,可以将计就计。
路远立刻通过加密渠道联系了成辛铮,将王斌的“汇报”和自己的判断告知了他。
成辛铮回复得很快:“意图很明显,是想引你上钩,或者制造事端。你将计就计,表面上可以表现出对这条‘线索’的兴趣,但所有接触都通过王斌,你自己绝不直接参与。我们会严密监控王斌以及他那个所谓的‘表弟’的一切动向,看看他们到底想玩什么把戏。同时,这也侧面印证了,陈海洋和鼎盛,确实心里有鬼,而且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
有了成辛铮的配合,路远心中大定。他决定陪对方演好这出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路远偶尔会“不经意”地向王斌问起他表弟那边有没有什么新消息,表现出适度的关注,但又从不催促,更不提出任何具体指示。王斌则每次都汇报一些含糊不清、进展缓慢的信息,似乎在吊着路远的胃口,等待他更加明确的“指令”。
路远耐心地周旋着,他知道,对方也在等待一个最佳的发难时机。
与此同时,成辛铮那边的秘密调查取得了初步进展。他们绕过罗山本地银行系统,通过省行的关系,秘密查询了与“鼎盛实业”及其多家关联公司有密切资金往来的几个账户,发现近两年来,有几笔数额巨大的资金,在项目审批或土地出让的关键节点前后,流入了几个境外的空壳公司,而这些空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虽经层层伪装,但初步排查,指向了与陈海洋关系密切的特定关系人。
这条隐秘的资金链,虽然尚未直接指向陈海洋本人,但已经将嫌疑的矛头清晰地指向了他。然而,要形成完整的、可供立案侦查的证据链,还需要更确凿的国内账户往来凭证和行贿受贿的直接证据。
成辛铮将这一情况通报给路远,两人都明白,调查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攻坚阶段,也是最危险的时刻。对方一旦察觉资金链被调查,很可能就会铤而走险。
山雨欲来风满楼。王斌的“迷魂阵”与成辛铮的“资金链调查”,如同两条并行的线,一条在明,一条在暗,共同指向罗山深不见底的腐败漩涡。路远知道,决战的时刻,正在一步步逼近。他必须稳住心神,既要化解眼前的陷阱,也要等待成辛铮那边给予致命一击的契机。罗山的天空,阴云密布,雷声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