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的人过来买东西,看着挂在店部的雨衣,看着价格美丽,听着勤母的推销,好好像特别适用,就买了一件回家。
买回去没两天就下雨,他立马把新买的雨衣翻出来,效果果然跟勤母说得一样好,下雨出门都不用担心会被雨淋湿,骑车也方便。
一传十,十传百,县里的人都知道小卖部有雨衣卖,穿上后下雨天出门再也不用担心会被淋湿了。
小卖部又迎来了购买高潮,到门口就问还有雨衣卖吗?
生意好到市里都知道小卖部这里有一种下雨天可以随便穿着出门都不用担心会被雨水淋湿,住在市里的不少专门坐车到小卖部买雨衣。
勤书意勤本义还碰到小熟人,就是帮忙买茅台酒的几个小孩子。
他们听大人说要到小卖部来买雨衣,心里就猜测可能勤本义跟他们说了那个小卖部,之前他们在家求了好久,大人都不愿意带他们过来,还说他们是被人骗了,要是真去,就被拐子拐走了。人贩子就喜欢拐他们这样的小孩子。
他们听了可不服气了, 暗暗戳戳的想长大以后再过来。
没想不用等到长大,现在就有机会过来,他们立马用上撒泼打闹,各种恳求,终于让大人们带着他们一块过来。
但他们看到勤本义时,兴奋得说不出话来,拉着大人的手扬眉吐气说:“爹,娘,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哥哥 ,他们家开小卖部,卖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小卖部,看吧,我都说没骗你们吧!”
勤本义看到这些小孩子,也是惊喜得很,没想到他们真的能过来, 给他们每人送一小袋麦香鸡块。
等他们回去后,小卖部在市里小范围的传开了。
过来买东西最多的就是那些要定亲,要结婚的人家,市里买不到的,就专门坐车到小卖部里来买。
小秋奶奶和小节奶奶有一天在县里骑车转悠,让市里的人拦下打听小卖部在哪里,两老太太平时就是一个热心的人, 看他们想去小卖部买东西,正巧她们家也打算去小卖部一趟,就让他们上车, 载他们一块去小卖部。
等回去的时候也载他们一块, 下车的时候,他们还付了两毛钱的车费。
小秋奶奶和小杰奶奶想拒绝都不行。
两老太太回去跟老姐妹当乐子跟老姐妹们说起, 其中一个老姐妹突然说道:“老姐姐们,小卖部的名头越传越远了,以后一定会有更多人过来。 反正我们每天闲着也闲着,还不如去骑着三轮车去等客,载人去小卖部,挣点盐巴钱。”
这话一出,大家还觉得这提议不错,载一个人一毛钱,来回两趟两毛钱。他们也不多载,就载两个人行,每天就挣个两毛,四毛的 ,一个月下来,比糊火柴盒还轻松。
老太太们越说越上头,开始讨论在哪里等客了。
时髦老太太抱着小孙子坐在一边听他们说,时不时说几句,还跟他们说可以在哪里等客人。
老太太今天讨论,晚上回去跟家里人说一声,把孙子孙女送去学校后,就骑着三轮车在车站外面等着。
还弄牌子,上面写着;‘县里去书本小卖部一毛钱一个人,要去的就上车’
起先,那些从市里来的人,看到老太太们在载客,还有些不放心,但是老太太们靠着吃过的盐比其他人吃过饭还多的舌头, 成功让市里人坐上车。
事情有一就有二,后面下车的人,都不用老太太们招呼,自己就坐上去了。
实在是太方便了,从大巴车上下来,都不用打听小卖部的方向,直接坐上车就能到小卖部。
从小卖部买东西出来,也不用东西太多带不回去这个问题,除了上下车要拎着 ,其他时候就放在车上就行,一点都不累人。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坐到市里,得自己走路回家,因为市里没有这样的三轮车接送,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还有一些县里的人,家里没车的,想要买的东西比较多,干脆坐老太太们的车去小卖部,老太太们还能把他们送到家门口, 这服务让他们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但这也是仅限于在县里,要是去其他村,那就不行了,她们怕自己年纪大了,记不住路, 回不了家。
老太太们这活不干,但有的是有人干,凤胡村买了三轮车人家,专门载各个村的客人回家。
话说这活最适合凤山村的出门干了,这生意就在家门口,但是他们每天忙着伺候菜地,养鸡养鸭,半夜还得起来杀鸡杀鸭,摘菜, 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载客了。
刚开始知道时候,有一点点羡慕,但后面转念一想,他们干这些活比载客挣得还多, 也不用出远门, 每天就在村里打转就行了,还能按时回家吃饭。
不像那些载客的,每天差不多饭点那段时间送客,午饭都是从家里拿过来窝窝头。
这么一想,他们就觉得自己挺幸福的!
三轮车载客让不少人尝到了甜头,家里的三轮车也全部卖空了,就这样还有不少人来问。
勤书意完全没有想过,卖出去的三轮车还有这种用途,搞得好像是流水线一样。
慢慢的,从市里过来的人越来越多, 市里也有三轮车接送,最多的是从车站送到家门口。
再后来,勤书意一家人再次去市里的时候,肉眼可见的市里三轮车变多了很多,但比起县里三轮车还是少了一点。
县里车站,国营饭店,百货大楼,以及从县里出来去凤山村那个路口, 是三轮车最多的地方。
小卖部门口停放的车子也很多, 有一段时间都把路给堵住了,大家困在原地半天都出不来,声音大得村里人都听到了,好多人跑过来看热闹。
勤爹和勤本义赶紧出来调节,村里也过来帮忙一起把路给通了,让他们靠边停车,留出一条路出来, 车与车之间不要停得那么近。
三轮车压过去,路两边的野草都压死了很多,都压出一条新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