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块下品灵石,在韦多宝的储物袋里,不轻不重。它们是踏入这黑石坊市后,安身立命的最初根基。
他没有急着去寻一处长久的落脚点,而是转身,逆着人流,走向了坊市东侧。与西侧散修交易区的嘈杂不同,东侧要安静许多,往来的修士行色匆匆,店铺也更为规整。这里,是贩售各种修炼材料的地方。
韦多宝的目的很明确。他走过几家丹药铺、法器店,最终在一家名为“千符阁”的店铺前停下。这家店铺门面不大,里面却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符纸、朱砂、妖兽血墨以及制符用的符笔。
他走了进去,一名伙计立刻迎了上来。
“这位道友,想买些什么?本店符纸种类齐全,从最低阶的青竹纸到一阶上品的金丝楠木纸都有。”
韦多宝没有应声,只是走到货架前,拿起一沓最常见的青竹符纸。他将一张符纸捻在指尖,轻轻摩挲,感受其质地。随后,他又将符纸举起,对着店铺里的月光石,细细查看。
做完这些,他又将一缕微不可察的神识探入符纸之中。
在他的神识感知下,这张看似平整的符纸,内部的灵木纤维杂乱无章,其中还夹杂着许多细小的杂质,灵气在其中流转,处处受阻,极不顺畅。
他放下青竹纸,又拿起旁边价格贵上一倍的铁木纸。结果并无太大分别,只是杂质稍少,纤维略微规整一些。
他一路看过去,直到拿起那沓最昂贵的、售价一块下品灵石十张的金丝楠木纸,情况才稍有好转。但即便如此,在他那经过《元神刺》千锤百炼的神识感知下,这符纸的内部依旧称不上平整,更遑论均匀。
他又查看了朱砂与各色灵墨,情况大同小异。朱砂研磨不均,灵墨中灵力驳杂。
韦多宝心中了然。根子,出在了这里。
用这等粗劣之物制符,便如同在满是砂砾的土地上建造楼阁,无论工匠技艺多高,根基不稳,终究是空中楼阁,偶有佳作,也不过是运气使然。石猛那样的散修,便是常年在这等“危楼”中搏命。
他走出千符阁,没有购买任何东西。他已明白,想要稳定地制作出他心中那种品质的符箓,依靠这些市面上的现成材料,是行不通的。
他必须从源头做起。
有了决断,下一步便是寻一个安稳的,能让他不受打扰的地方。
黑石坊市的管理机构,设在坊市中央一座三层高的石楼内。韦多宝来到一层,这里是“洞府司”,专门负责坊市内洞府的租赁事宜。
柜台后坐着一位须发皆白、身穿灰色执事服饰的赵姓老者,修为在练气五层左右,比韦多宝要高出不少。他正闭目养神,对来往的修士不闻不问。
韦多宝走到柜台前,轻轻敲了敲桌面。
赵姓老者眼皮抬了抬,看了他一眼,见他不过练气一层,又缓缓合上。
“租洞府。”韦多宝言简意赅。
“玄、黄、地、天,四等。黄字号,灵气稀薄,每月三块下品灵石。玄字号,灵气尚可,每月十块。地字号,每月五十。天字号,只对筑基期前辈开放。”老者的声音不带一丝起伏,像是背诵过无数遍。
“玄字号。”韦多宝道。他需要一个灵气尚可的环境,来支撑他最初的制作。
“最短租期三月,押一付三,共四十块下品灵石。”
韦多宝将手伸进储物袋,又缓缓拿出。他所有的灵石加起来,不过十三块。
他看着老者,平静地开口:“我灵石不足。”
赵姓老者睁开眼,这次是彻底睁开了。他打量着韦多宝,似乎觉得有些好笑。“灵石不足,便去租黄字号。若是黄字号也租不起,坊市外五十里,有的是无主山头。”
“我是一名符箓师。”韦多宝没有理会对方的讥讽。
“坊市里的符箓师,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老者撇了撇嘴。
“我能制作出比市面上任何火球符品质都好的符箓。”韦多宝继续道。
赵姓老者终于有了一丝兴趣,他身体微微前倾:“哦?口气不小。你说的好,不是嘴上说说。拿出东西来我看看。”
韦多宝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张火球符。这是他之前练习时,因灵力操控出现一丝微小瑕疵而废弃的次品,但即便如此,其上的灵力波动,依旧比他在“千符阁”见过的任何一张成品都要稳定、凝实。
他将符箓推到老者面前。
赵姓老者接过符箓,只看了一眼,神情便郑重起来。他将符箓翻来覆去看了数遍,又渡入一丝灵力感受其中的符文构造。
“这张符是你画的?”他有些难以置信,一个练气一层的修士,能有这等制符水准。
“是。”
“此符品质确实不俗,但四十块下品灵石,不是小数目。”老者沉吟片刻。
“我先付十块灵石作为押金,剩余租金,每月月结。可以灵石支付,也可以等价的符箓抵扣。”韦多宝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赵姓老者盯着韦多宝看了许久,似乎在衡量这笔交易的风险。一个有潜力的符箓师,对洞府司而言,是一个稳定的客户。
“好。”他最终点了点头,“看在你这手制符技艺的份上,我便为你通融一次。玄字七十三号,租期三月。若是下月你交不出灵石或符箓,我便会收回洞府,这十块押金,也恕不奉还。”
他取出一块黑色的铁质令牌,在上面刻画了几笔,递给韦多宝。“这是洞府的禁制令牌,炼化之后,便可自由出入。”
韦多宝接过令牌,将十块下品灵石放在柜台上。他储物袋中,此刻只剩下三块灵石。
他转身离去,身后传来老者不咸不淡的声音:“年轻人,坊市之中,有技艺是好事,但也要有命去用才行。”
玄字七十三号洞府,位于坊市西北角一处相对僻静的山壁上。韦多宝找到位置,将灵力注入令牌,山壁上光华一闪,露出一个两丈多高的洞口。
洞府内不大,只有一间主室和一间静室,陈设简陋,只有一张石床和一张石桌。但天地灵气,确实比外界浓郁了一些。
韦多宝没有休息,他立刻着手处理刚从材料区用最后三块灵石换来的东西——一捆未经处理的青檀木,以及一葫芦灵泉之水。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制作符纸。
他将青檀木用法术切割成小段,浸泡在灵泉水中。随后,他盘膝而坐,双手掐诀,调动丹田内那道微弱的五行循环灵力。
一缕水属性灵力被他小心翼翼地引出,注入身前的木盆中。灵泉水在灵力的催动下,开始缓缓旋转,一丝丝青色的木中精华,被剥离出来,融入水中。
这个过程极为耗费心神。他必须用神识仔细分辨,只剥离最精纯的木华,而剔除所有杂质。
一个时辰后,盆中的水已经变成了淡青色,而那些青檀木则化为了无用的木渣。
接下来,是塑形。
韦多宝双手平伸,盆中的青色液体缓缓升空,悬浮在他面前。他闭上双眼,磅礴的神识之力透体而出,化作一张无形的大网,将这团液体包裹。
在他的神识操控下,液体中无数细微的木华纤维,开始按照一种玄奥的规律排列、交织。它们不再是杂乱无章,而是构成了一个稳定而均匀的微观结构。
这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他身为一个曾经的顶尖设计师,最得心应手的一环。
当所有纤维都排列整齐后,韦多宝开始催动其他四系灵力。
土灵力注入,为其定下厚重稳定的基底;金灵力附着,使其坚韧不易破损;火灵力拂过,以温和的火力将其缓缓烘干;最后,木灵力在其中流转一周,为其注入一丝生机与灵性。
待所有工序完成,一张薄如蝉翼,色泽温润如玉,散发着淡淡檀香与灵气的符纸,静静地悬浮在他面前。
韦多宝伸出手,接住这张符纸。
这,才是能承载他心中构想的,完美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