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股海破链护乡本,智建自主稳民生
东河村的周六集市刚摆开摊,晨光斜斜扫过沾着露水的蔬菜摊——林凡蹲在王婶的青菜摊前,手里捏着粒稻种,指尖蹭过粗糙的种皮,小电趴在旁边的竹筐里,攥着根狗尾巴草追蝴蝶。“林总,您给看看这稻种,”王婶急得声音发颤,手里的种袋印着“种源控”的logo,“昨天去镇上买种,说咱要的矮秆稻种断供了,只剩这种‘高秆抗倒种’,一亩地要多收50块,还说‘不买就没的种’,咱这小块地,高秆稻收割都费劲啊!”
不远处,李叔的三轮车停在路边,满车的黄瓜顶着黄花,却没人来收——他蹲在车旁抽旱烟,烟蒂扔了一地:“冷运研的人说‘乡村支线停了’,咱的菜送不到县城超市,昨天的豆角就烂了半车,再停两天,这季菜全砸手里……”
林凡摸了摸小电的头,小家伙正把狗尾巴草往他口袋里塞——这不是简单的“断供”,是黑石、欧空研掐住了乡村生态链的“上游根脉”:美股的“种源控”垄断了长三角乡村的矮秆稻种(适合小块地、易收割),黑石通过控股种源控,故意断供,逼老乡买高价高秆种,还计划收购国内小种子公司;欧股的“冷运研”把控着乡村冷链支线物流,欧空研施压让他们停掉利润低的乡村线,优先保障外资超市,老乡的生鲜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
这波矛盾和之前的系统、配件、认证都不同——是“上游资源+物流命脉”的双重卡脖子,不能只靠替代或维权,得“破垄断根脉+建自主链条”:一边在股市砸断种源控、冷运研的牟利根基,一边扶国内种子、物流企业建自主渠道,把“种源”和“物流”这两个根脉攥在自己手里。
“强子,你现在走两趟——先去‘种微芯’(国内小种子公司),跟张总说我们投5亿,不只是买种,要帮他们加速‘矮秆稻2号’的育种,把种源控断供的缺口补上,再租下种源控在周边的3个乡村育种站,直接接他们的田间测试数据;再去‘乡运微’(国内乡村物流),给他们3亿,让他们24小时内开通‘东河村-县城超市’的临时冷链支线,调用周边村镇的闲置货车,每车给补贴,优先运老乡的菜。”林凡把稻种塞进兜里,帮王婶把青菜摆整齐,“王婶别慌,周三前准有矮秆稻种送过来,您这地别误了播种期。”
转身对周彤说:“你跑农业农村局和物流协会——跟农业局说种源控断供影响秋播,要他们发函要求种源控恢复供种,同时给种微芯发‘乡村应急种源供应资质’;跟物流协会说冷运研停乡村支线损害农户利益,组织100家乡村物流企业联名,给冷运研总部发抗议信,再联系县城超市,让他们优先收乡运微送的菜,给个合理价。”
孙浩已经把笔记本摊在集市的石板桌上,屏幕亮着种源控(美股65美元)、冷运研(欧股48欧元)的行情。林凡指着屏幕:“这周玩‘断根+建脉’——美股盯种源控,先做空砸到55美元,再趁低收购他们的乡村育种站和农户客户,把种源渠道全转给种微芯;欧股盯冷运研,收集他们停乡村支线后给外资超市‘优先供货’的证据,做空的同时曝光黑幕,逼他们恢复支线,给乡运微留时间建自主物流网;赚的钱除了投种微芯、乡运微,还要给老乡补‘种子差价’‘物流补贴’,咱不能让老乡吃亏。”
小电拽着他的裤腿往李叔的黄瓜车那边拉,含混喊“瓜、吃”,妈妈发来微信,说“包了韭菜盒子,等你们回来吃”。林凡蹲下来抱起儿子,咬了口李叔递来的黄瓜,脆生生的:“乖,爸爸帮王奶奶找稻种,帮李爷爷运黄瓜,忙完就回家吃盒子。”挂了微信,强子已经发动了车:“种微芯在育种关键期,乡运微有现成的货车资源,中午前准谈妥!”
上午8:30,集市旁的临时交易室里,三块屏幕连着眼下的民生和远方的股市——孙浩调着种源控、冷运研的行情,第三块屏放着种微芯的育种进度、乡运微的车辆调度表;小李拆分资金:“55亿人民币兑7.7亿美元,5个离岸做空账户投美股(种源控),先建35%空单,目标砸穿60美元;6个跨境维权账户投欧股(冷运研),建30%空单,同步收集证据;剩下的8亿人民币,5亿给种微芯买育种设备、2亿给乡运微调货车、1亿给老乡补补贴,现在就打款。”
周彤刚从农业局回来,手里攥着两份盖了章的文件:“局里上午就发函了!给种源控中国分公司24小时最后通牒,不恢复矮秆稻种供应就查他们‘哄抬物价’;给种微芯的资质也批了,他们现在能合法供应应急种源!物流协会那边,100家物流企业联名信刚发出去,县城3家超市也同意收乡运微的菜,价比原来还高2毛。”
强子的消息跟着到了:“种微芯同意了!他们的‘矮秆稻2号’育种到最后阶段,缺组培室设备,5亿到账就能买,三天内就能出一批应急种源;乡运微那边,已经协调了20辆冷链车,今天下午就能开通东河村到县城的临时支线,每车补贴500块,司机都愿意跑!”
“美股先砸盘逼供种,欧股先取证逼恢复。”林凡敲着石板桌,指着种源控的盘口,“黑石以为种源控断供了,老乡只能买高价种,想不到咱们直接扶种微芯出应急种。孙浩,用3个做空账户在65-64.5美元挂空单,每次砸70万股,隔10分钟砸一次,先把股价砸到62美元——种源控的散户多,一看到‘断供乡村种子’的新闻,肯定慌着抛。”
9:15,美股开盘(国内9:30)——种源控低开1.3美元,到63.7美元,孙浩的空单一砸,4分钟内又跌1.7美元,到62美元。黑石的操盘手急了,挂1.2亿美元多单护盘,可《中国种业报》刚发了消息,“种源控断供乡村矮秆稻种,影响5万亩秋播”,散户抛单像潮水似的盖过多单,股价一路跌到60美元。
“别停,再用2个账户在60-59.5美元挂空单,压到58美元。”林凡盯着资金流向,“让海外券商联系种源控的中小股东,说‘公司遭农业局调查,种业政策风险大’,劝他们减持——黑石护盘的钱再多,也扛不住股东出逃。”
10:00,种源控中国分公司终于服软,给周彤回电:“同意恢复东河村、西坡村的矮秆稻种供应,但要按‘应急价’,比原来贵10块一亩。”林凡没同意,对强子说:“让种微芯今天就把第一批应急种源送过来,按原价给老乡,贵的10块咱补——种源控的种咱不要,以后全用种微芯的,自主种源才踏实。”
中午12:00,欧股那边爆了料——周彤联系的欧洲《物流周刊》,曝光了冷运研的黑料:“停掉中国乡村支线后,将10辆冷链车优先调配给外资超市,蔬菜收购价比乡村高30%”,附了车辆调度记录和收购合同。冷运研盘前跌5欧元,到43欧元。“孙浩,6个维权账户的空单全砸出去,再在43-42.5欧元挂空单,把股价压到40欧元——冷运研的股东怕股价再跌,肯定会给总部施压,逼他们恢复乡村支线。”
同一时间,乡运微的冷链车已经开到了集市口,李叔和老乡们正往车上搬黄瓜、豆角,王婶拿着种微芯送来的稻种,笑得眼角皱成纹:“这稻种比种源控的还饱满,林总,您可帮了咱大忙!”
下午15:00,美股账户传来消息——种源控股价跌到55美元,黑石的护盘资金耗光了。林凡对孙浩说:“别做空了,联系第三方机构,收购种源控在周边的3个乡村育种站——就说‘2000万美元现金’,这几个站没盈利,总部肯定愿意卖,咱们要的不是站,是他们的田间测试数据,给种微芯加速育种用。”
欧股这边,冷运研扛不住了,给物流协会发函:“同意恢复所有乡村支线,按原价收农户的菜。”强子拿着函笑:“他们是怕乡运微的自主支线做起来,彻底抢了他们的乡村生意!”林凡摇头:“恢复也晚了,乡运微的临时支线已经跑起来了,以后咱们要建长期的乡村物流网,再也不用看冷运研的脸色。”
晚上21:30,美股收盘——种源控股价收在56美元,做空赚了1.1亿美元;育种站收购成功,2000万美元成交。欧股那边,冷运研收在41欧元,做空赚了9000万美元,加起来2亿美元(约14亿人民币)。“除了投种微芯、乡运微的7亿和给老乡的1亿补贴,剩下的6亿,给种微芯建长期育种基地,给乡运微买10辆新冷链车,把临时支线改成固定线。”孙浩算完账,指着屏幕上种微芯的育种进度,“他们说明年就能量产矮秆稻种,以后咱乡村的种源就自主了!”
周三(8.16)种微芯的“矮秆稻2号”应急种源送遍了15个村,老乡们赶在秋播前种上了地;乡运微的固定冷链支线开通,每天能运20吨蔬菜到县城,李叔的黄瓜再也不用愁烂在地里。种源控的乡村育种站被改成了“种微芯田间测试基地”,冷运研恢复的支线,因老乡都选乡运微,没了生意,只能降价竞争。
周五傍晚,林凡站在种微芯的育种基地旁——技术员正在田里测稻种的高度,小电蹲在旁边,伸手摸刚冒芽的稻苗;不远处,乡运微的冷链车正装最后一车晚熟的黄瓜,车灯照亮了老乡们的笑脸。妈妈打来电话,说“韭菜盒子热好了,等你们回来吃”。
林凡抱起小电,往家走——没有惊心动魄的股市爆仓,没有剑拔弩张的谈判,可看着田里的稻芽、车上的蔬菜,听着老乡们的笑声,比任何一次盈利都踏实。他忽然懂了,护着乡村的根,不是赢一次资本博弈,是把“种源”“物流”这些命脉,从外资手里抢回来,交到自己人手里,让老乡们种得安心、卖得踏实——这才是最稳的“民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