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杯的抉择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涌动的湖面,在霍格沃茨乃至整个英国魔法界激起了千层浪。而随之浮出水面的,不仅仅是关于四位勇士(以及一位特殊展示者)的争议,更有那些被刻意挖掘、扭曲并放大展示的私密细节。
周六早晨的礼堂,气氛比往常更加诡谲。阳光似乎都无法穿透那层无形的、由窃窃私语和探究目光织就的网。当赫敏和林恩像往常一样并肩走进礼堂时,几乎所有的交谈声都瞬间低了下去,无数道目光——好奇的、怀疑的、嫉妒的、甚至带有恶意的——黏着在他们身上,尤其是他们那几乎总是自然交握或靠近的手上。
赫敏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试图忽略那些视线,但微微发红的耳根暴露了她的不自在。林恩的反应则更为直接,他周身的气息瞬间冷冽了几分,灰眸淡淡扫过几个目光最为肆无忌惮的斯莱特林学生,那冰冷的注视成功让那几人悻悻地移开了目光。
他们刚在格兰芬多长桌旁坐下,西里斯就一阵风似的冲了过来,将一份刚送到的《预言家日报》狠狠拍在桌上,脸色铁青。
“看看那个老蝙蝠又喷了什么毒液!”他咬牙切齿地说,手指用力戳着报纸头版。
巨大的标题瞬间攫住了赫敏的目光——
**《勇士背后的阴影:深挖霍格沃茨“特殊代表”的危险联结》**
副标题:**——丽塔·斯基特独家报道:是神圣契约,还是黑魔法把戏?**
文章旁边配了一张抓拍的照片,显然是昨天晚宴后离开礼堂时被偷拍的:画面中,赫敏正微微侧头对林恩说着什么,神情专注,而林恩则低头看着她,一只手似乎刚刚拂过她的手臂(实际是帮她拂掉沾上的猫毛)。拍摄角度极其刁钻,再加上丽塔·斯基特那支生花(毒)妙笔的渲染,硬是将这一幕描绘成了“格兰杰小姐对其明显虚弱且状态不稳的搭档施加某种持续性影响或控制”的“证据”。
文章极尽煽动与暗示之能事:
* 它将生命共享契约描绘成一种“来历不明、疑似涉及灵魂层面捆绑的古老黑魔法”,暗示林恩能迅速从“神秘重伤”中恢复并得到火焰杯“异常认可”,全靠这种“危险仪式的代价转移”。
* 它恶意揣测赫敏·格兰杰——“一个众所周知聪颖过人且野心勃勃的麻瓜出身女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暗示她可能是契约的“主导者”或“受益者”,利用林恩的“特殊能力”为自己攫取名声与关注。
* 它甚至隐晦地提及“有消息称,波特先生对此复杂关系感到困惑与痛苦”,凭空捏造出所谓的“三角恋”疑云,完全无视了哈利此刻正为自家教父和好友被如此污蔑而气得脸色发白的事实。
* 通篇充斥着“据知情人士透露”、“观察家们怀疑”、“不禁让人联想到某些黑暗的仪式”这类模糊却恶毒的措辞。
“她怎么敢?!”赫敏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紧紧攥着报纸边缘,指节发白。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被污蔑,更是因为丽塔·斯基特将最珍视的、用来保护他的契约,扭曲成了如此不堪的模样!
罗恩张大了嘴巴,看看报纸,又看看脸色苍白的哈利(纯粹是气的),再看看林恩和赫敏,结结巴巴地说:“这…这太离谱了!三角恋?她是从家养小精灵那里得到的消息吗?!”
哈利猛地站起来,似乎想立刻去找丽塔·斯基特算账,却被西里斯按住了肩膀。
“冷静,哈利,”西里斯的声音低沉而压抑着怒火,“跟她这种人正面冲突只会给她提供更多素材。”
就在这时,几个拉文克劳的女生怯生生地走过来,其中一个鼓起勇气问赫敏:“格兰杰…报纸上说的是真的吗?那个契约…真的会有…不好的影响吗?”她的眼神里混合着好奇和一丝恐惧。
赫敏瞬间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委屈和愤怒,她张了张嘴,却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这些荒诞的指控。
一只微凉的手轻轻覆上了她紧握的拳头。
是林恩。
他并没有看那几个拉文克劳女生,而是专注地看着赫敏,声音平静却清晰地足以让附近的人听到:“**谎言,无法改变星辰的轨迹,也无法玷污纯净的灵魂。**”
他的话仿佛带有某种奇异的安抚力量。赫敏剧烈起伏的胸口慢慢平复下来,她深吸一口气,转向那几个女生,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丽塔·斯基特女士显然将她丰富的想象力用错了地方。我们之间存在的,是相互扶持、共同研究的伙伴关系,以及基于绝对信任的魔法联结。它不涉及任何黑魔法,更不是什么交易。它的本质是**保护**与**共生**,而非报纸所臆想的任何阴暗目的。”
她的语气坦诚而自信,带着赫敏·格兰杰特有的、基于事实和逻辑的底气,反而让那几位提问的女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嘟囔着“我们只是问问”便匆匆离开了。
但舆论的风暴显然不会因为几句解释就平息。整整一天,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那种无所不在的注视和低语。变形课上,马尔福故意大声“请教”麦格教授“某些涉及灵魂捆绑的黑魔法是否会被学校禁止”;魔药课上,斯内普更是用他特有的、滑腻的语调“提醒”所有学生“谨慎选择实验伙伴,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说话时那双黑眼睛意有所指地瞥过林恩和赫敏。
每一次,赫敏都强迫自己忽略那些刺人的话语和目光,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本和笔记上。而林恩,则始终如一座沉默而稳定的冰山,用他无形的存在感为她隔绝大部分恶意。他会在她忍不住想要反驳时,轻轻碰一下她的手臂;会在斯内普阴阳怪气时,将一个恰好需要的药材瓶精准地推到她手边;会在穿过满是议论的走廊时,不动声色地走在她外侧,挡住那些过分的视线。
他们之间甚至不需要语言交流。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明白对方的情绪和意图。这种无需言说的默契,本身就成了对流言最有力的反击。
傍晚,他们再次躲进了有求必应屋。这里成了他们唯一的避风港。屋内应他们的要求,变成了一个宁静的、有着柔软地毯和巨大书架的图书馆样式。
赫敏泄气般地坐进一张扶手椅里,揉了揉眉心:“我真不敢相信…人们怎么会相信这种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
林恩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壁炉边(屋内幻化出的),拿起一小块松木扔进火中,看着火焰跳跃了片刻,才缓缓开口:“人们恐惧未知。我们的契约,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他转过身,走到赫敏面前,蹲下身,平视着她的眼睛:“但你的解释,是对的。**保护与共生**。这就是全部。”他的目光沉静而肯定,仿佛在陈述一个宇宙真理。
赫敏看着他那双映着炉火、却比星辰更坚定的灰眸,心中的委屈和烦躁奇异地消散了。是啊,他们知道真相,彼此信任,这就足够了。
“我只是讨厌她那样说你…”赫敏低声说,声音里带着心疼,“说你‘虚弱’、‘被控制’…”
林恩的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一个几乎算不上笑容的弧度。“我是否虚弱,”他低沉地说,“你我最清楚。”
就在这时,屋门被轻轻敲响。赫敏警惕地站起身,魔杖握在手中。林恩则感知了一下门外的气息,微微点头。
赫敏打开门,意外地看到了凌星瑶站在门外。这位昆仑首席弟子依旧是一身墨蓝校袍,神情平静。
“凌小姐?”赫敏有些惊讶。
“冒昧打扰,”凌星瑶微微颔首,目光快速扫过屋内舒适的环境,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我看到了《预言家日报》的报道。”
赫敏的心微微一沉,以为又是来质疑的。
然而,凌星瑶的下一句话却出乎她的意料:“在东方的某些古老传承中,生命能量的深度联结并非罕见之事。形式或有不同,但其核心无外乎‘同心同德,共担共进’。那位记者的描述,充满低级的臆测与对未知力量的恐惧,并无实际价值。”
她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基于自身文化底蕴的、居高临下的批判,仿佛丽塔·斯基特的文章只是不值一哂的吵闹声。
赫敏愣住了,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这份意想不到的、来自“竞争对手”的…算是声援吗?
林恩也走了过来,站在赫敏身后,对凌星瑶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凌星瑶的目光落在林恩身上,直言不讳:“我对那种能扭曲、同化我‘炁’感的能力很感兴趣。那并非简单的防御,更近乎一种…**领域性的吸收与转化**?这与我院‘镜天’一脉的某些失传理论有相似之处。不知二位是否愿意在合适的时候,进行一些纯粹学术层面的交流?”她的眼神清澈,只有纯粹的研究欲。
赫敏与林恩对视了一眼。凌星瑶的态度出乎意料,但她的提议…
“仅限于学术讨论。”林恩率先开口,给出了明确的界限。
“自然。”凌星瑶干脆地答应,“期待之后的交流。不打扰了。”她再次微微欠身,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开,仿佛只是来丢下一个学术合作的邀请。
有求必应屋的门再次关上。赫敏看着林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凌星瑶的出现像是一股清流,暂时冲淡了外界污浊的舆论带来的压抑感。
“看来,也不是所有人都被丽塔·斯基特蒙蔽。”赫敏轻声说,语气轻松了些。
林恩“嗯”了一声,重新走回壁炉边。他伸出手,掌心向上,一缕柔和的银色星辉在他指尖汇聚、流淌。
“谣言如风,”他看着那缕星光,低声道,“而力量…与事实…如山。”
赫敏走到他身边,学着他的样子伸出手。契约的烙印在她掌心微微发热,一丝温暖的、带着她独特气息的魔力缓缓流出,与林恩的星辰之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和谐共融的双色光流。
他们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交织的光芒在掌心流转。屋外或许风雨如晦,流言如刀,但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彼此信任的光芒足以照亮一切,温暖彼此。
契约的涟漪或许搅动了外界的水面,却无法动摇他们共同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