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上的那场关于未来的探讨,并未立刻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名为“可能性”的门。更重要的是,它让一种无声的默契在仁王和信子之间深深扎根——无论梦想为何,彼此支持是毋庸置疑的前提。
回到他们东京的小公寓,生活的节奏依旧,但某些细微之处开始悄然改变。
仁王不再仅仅将“梦想基金”视为一个模糊的储蓄概念。他开始更有针对性地搜集关于职业网球入门的信息——初期可能的参赛费用、装备升级的成本、甚至包括一些运动康复保险的条款。他将这些信息整理成简洁的要点,偶尔在晚餐后与信子讨论。
“puri~ 如果参加低级别的ItF(国际网球联合会)赛事,光是报名费和差旅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张预算表,语气平静,像是在分析一个数据模型。
信子凑过去看,那些数字对她而言有些陌生,但她看得很认真。她没有露出畏难的神色,而是拿起他们的“未来蓝图”笔记本,翻到“梦想基金”那一页,用笔在旁边轻轻标注:“需详细规划赛事预算,可分阶段目标”。
“我们可以先从存够参加国内低级别挑战赛的费用开始,”信子指着记账本上缓慢增长的数字,眼神坚定,“下个学期,我或许可以多接一份家教的工作。”
仁王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心头一动。他伸手按住她拿着笔的手:“不用那么急。你的学业更重要。”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也不确定是否真的要走这条路。”
“但准备总是没错的呀,”信子反过来握住他的手指,声音轻柔却带着力量,“就像雅治你总是会提前收集对手资料一样。我们要为‘可能性’做好准备。”
她的理解和支持,像温暖的潮水,细致地包裹着他,化解着前行路上可能产生的孤寂与不安。
而仁王对信子梦想的支持,则体现在更具体、更“仁王式”的行动上。
信子虽然性格迷糊,但在学业上,尤其是在她感兴趣的儿童心理学领域,却有着出乎意料的专注和热情。她曾向仁王提过,梦想未来能在一家氛围友好的幼儿园或儿童咨询机构工作,用耐心和温柔去守护孩子们的童心。
某天,信子为了一份重要的课程报告焦头烂额,需要查阅一些外文文献,却卡在复杂的数据库检索和晦涩的专业术语上,对着电脑屏幕愁眉苦脸。
仁王什么也没问,只是在她旁边坐下,拿过她的电脑。“puri~ 哪里不懂?”
信子愣了一下,指给他看几个怎么也找不到出处的理论引用和一段看不懂的德文摘要。
仁王冰蓝色的眼眸快速扫过屏幕,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起来。他利用自己信息检索和逻辑分析的优势(这或许也是欺诈师天赋的一部分),熟练地穿梭在不同的学术数据库之间,运用关键词组合和引文追踪,很快帮信子定位了几篇关键文献,甚至还找到了一个提供专业术语翻译的学术论坛。
“这里,和这里,这几篇应该能支撑你的论点。这段德文的大意是……”他言简意赅地解释着,语气平淡,效率却高得惊人。
信子看着屏幕上那些被精准找出的资料和被他翻译整理的摘要,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雅治…你好厉害!”
“只是刚好会用这些工具而已。”仁王轻描淡写地带过,将电脑推回给她,“剩下的,你自己能搞定吧?”
“嗯!没问题!”信子用力点头,困扰她多时的问题迎刃而解,灵感也随之涌来。她看着他重新懒散地靠回沙发的身影,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暖意。他从未轻视过她看似平凡的梦想,并以他独特的方式,在她需要的时候,成为她最可靠的后盾。
支持彼此的梦想,并非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牺牲。它渗透在日常生活里——是仁王开始更认真地规划财务,为那个不确定的“可能性”积蓄力量;是信子愿意为了这份可能性,思考如何共同努力;是仁王在她学业遇到瓶颈时,默默伸出援手,用他的智慧为她扫清障碍。
他们的梦想,一个或许光芒万丈充满挑战,一个看似平凡温和,但在彼此眼中,同样珍贵,同样值得被认真对待和全力支持。
在这个小小的公寓里,两颗心因为对彼此梦想的尊重与守护,而靠得愈发紧密。他们不仅是恋人,更是彼此梦想道路上最坚定的同行者。前路或许依旧未知,但有了这份相互支撑的力量,便有了勇往直前的无限勇气。他们的未来蓝图,正由他们亲手,一笔一划,共同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