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八年冬,十一月癸亥,黎明。
高干伏诛的消息尚未传开,晋阳城外的袁军大营已经开始了新的军事部署。中军大帐内,袁绍与谋士将领们正在研判北疆局势。
殿下,田豫指着羊皮地图,呼厨泉虽败退三十里,但其主力尚存。若放任不管,待我军主力南返,匈奴必定卷土重来。
张辽出列禀报:末将请命追击。匈奴新败,士气低落,正是彻底解决北患的良机。
郭嘉轻咳一声,苍白的脸上泛着异样的红晕:文远将军所言极是。然兵法云,穷寇勿追。呼厨泉虽败,仍有三万骑兵,不可小觑。
袁绍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众将:奉孝以为该如何?
可追,但需改变战法。郭嘉走到地图前,匈奴人擅长骑射,来去如风。若正面追击,难竟全功。不如...
他手指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弧形:分兵三路。一路正面佯攻,两路迂回包抄。同时令田豫将军出朔方,断其归路。
袁绍眼中精光一闪:好!就依奉孝之计!
他站起身,声音铿锵:张辽、赵云!
末将在!
命你二人率本部兵马,即刻出发,正面追击匈奴。记住,只需缠斗,不必死战。
颜良、文丑!
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率五千精骑,分别从东西两翼迂回。三日后,我要在杀虎口看到你们的旗帜!
田豫!
末将在!
你立即返回朔方,出兵截击北逃的匈奴残部。
袁熙在一旁看得心潮澎湃,忍不住上前:父王,儿臣愿随军出征,学习用兵之道。
袁绍看着儿子,微微颔首:准!你就随文远将军同行。记住,多看多学,少说少动。
儿臣遵命!
当日辰时,张辽、赵云率领一万两千兵马出晋阳北门,开始了对匈奴的追击。
时值隆冬,北风凛冽。大军沿着匈奴撤退的踪迹,一路向北疾行。袁熙骑在马上,感受着北地刺骨的寒风,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如此长途的奔袭。
二公子,张辽放缓马速,与袁熙并行,追击之战,最重时机。太快则容易中伏,太慢则纵虎归山。
赵云在一旁补充:匈奴人狡诈,常会在撤退路上设伏。需得多派斥候,小心探查。
正说话间,前方一骑快马飞驰而来:报!前方十里发现匈奴断后部队,约三千骑,正在一处山谷中休整。
张辽立即下令:全军戒备!赵将军,你率白马义从占据左侧高地。二公子随我统领中军。
半个时辰后,袁军在山谷外列阵。果然见一支匈奴骑兵正在谷中休息,战马都卸了鞍,士兵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篝火旁。
将军,是否立即进攻?副将请示。
张辽仔细观察山谷地形,摇了摇头:匈奴人不会如此大意。这恐怕是个陷阱。
他命令道:派一队斥候绕到山谷后方查探。
不久,斥候回报:将军英明。山谷后方埋伏着约两千匈奴骑兵。
张辽冷笑:果然如此。赵将军,你率白马义从绕到埋伏部队后方。待谷中敌军出动,你从背后突袭。
明白!赵云领命而去。
张辽又对袁熙道:二公子,今日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将计就计。
他下令前锋部队佯装中计,冲入谷中。果然,当袁军进入山谷后,埋伏的匈奴骑兵立即杀出,企图前后夹击。
就在此时,赵云的白马义从如神兵天降,从埋伏部队的背后杀出。匈奴人猝不及防,顿时阵脚大乱。
谷中的匈奴主力见计划败露,急忙上马应战。但张辽已经率领主力从正面压上。
这场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匈奴断后部队被全歼,只有少数人趁乱逃脱。
不必追击。张辽下令,收拾战场,继续北上。
袁熙在这场战斗中获益良多。他亲眼目睹了张辽如何识破敌军诡计,赵云如何精准执行战术,对用兵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与此同时,东西两路的颜良、文丑也在快速迂回。
文丑率领的东路军遇到了一场暴风雪。士兵们在齐膝深的雪中艰难前行,战马不时陷入雪坑。
将军,这样行军太慢了。副将担忧地说,恐怕会耽误合围的时机。
文丑望着漫天风雪,突然笑道:这是天助我也!传令下去,每人用白布裹身,全速前进!
这是为何?
匈奴人绝不会想到,有人会在这种天气发动突袭。
果然,匈奴斥候因为暴风雪放松了警惕。文丑军借助风雪掩护,提前半日抵达了预定位置。
西路的颜良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他故意大张旗鼓,吸引匈奴主力的注意。
要让呼厨泉以为,我们只有这一路兵马。颜良对部下解释,等他集中兵力对付我们时,文丑和张辽就能轻易完成合围。
这个策略果然奏效。呼厨泉得知颜良军的位置后,立即调集主力,准备先吃掉这支孤军深入的敌军。
三日后,杀虎口。
这里是阴山山脉的一处重要隘口,也是匈奴南下的必经之路。此时,呼厨泉率领的两万五千匈奴主力已经在此严阵以待。
单于,颜良军距此已不足二十里。斥候禀报。
呼厨泉狞笑:传令各部落,今日要让汉人见识见识匈奴勇士的厉害!
他自信满满。杀虎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守住这里,就能为部落的北撤争取时间。
然而他并不知道,张辽和文丑的部队已经悄悄完成了合围。
当天下午,颜良军如期而至。双方在杀虎口前展开激战。
匈奴人占据地利,箭如雨下。颜良军几次冲锋都被击退,伤亡不小。
将军,这样强攻不是办法。副将焦急地说。
颜良却毫不慌张:我们的任务就是吸引匈奴主力。传令下去,继续佯攻,但要保存实力。
就在呼厨泉以为胜券在握时,战场局势突然逆转。
先是文丑军从东侧杀出,如一把尖刀直插匈奴军侧翼。紧接着,张辽、赵云的主力也从南面压上,完成了三面合围。
中计了!呼厨泉大惊失色,快,往北撤退!
但为时已晚。田豫率领的朔方军已经封锁了北面的退路。
四面楚歌的匈奴军陷入了绝境。战斗从午后持续到黄昏,杀虎口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袁熙在乱军中亲眼目睹了汉军将士的英勇。张辽一马当先,所向披靡;赵云银枪飞舞,如入无人之境;颜良、文丑更是勇不可当,所过之处匈奴骑兵纷纷落马。
最让他震撼的是田豫的朔方军。这些常年驻守边关的将士,对匈奴人的战术了如指掌。他们用特制的长钩专门对付匈奴战马,用连环弩压制匈奴骑射,打得匈奴人毫无还手之力。
呼厨泉见大势已去,在亲兵保护下拼死突围。张辽见状,大喝一声:休走了呼厨泉!
他亲自率领一队精锐,直取匈奴单于。赵云、文丑也从两翼包抄过来。
呼厨泉且战且退,身边亲兵越来越少。就在他即将被擒时,一队匈奴援军突然杀到,原来是留守后方的左贤王去卑率兵来救。
单于快走!去卑大喊,自己则率军断后。
张辽、赵云双战去卑。这左贤王确实骁勇,一人独斗两员大将,竟能支撑数十回合。最后还是赵云卖个破绽,一枪刺中去卑坐骑,张辽趁机将其生擒。
呼厨泉则趁乱逃脱,只带着数百亲兵向北逃窜。
战后清点,此战共歼灭匈奴一万八千余人,俘虏包括左贤王去卑在内的各级将领四十七人,缴获战马、物资无数。匈奴经此一役,元气大伤,数年内再无力南下。
当晚,袁绍亲自来到杀虎口劳军。看着战场上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他满意地点点头:此战之后,北疆可保十年太平。
他特别嘉奖了张辽、赵云等将领,也对袁熙的表现给予了肯定:显奕此次随军,可有收获?
袁熙躬身答道:儿臣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用兵之道,更明白了什么是为将者的责任。
袁绍欣慰地笑了:很好。明日班师回朝,接下来,该是整顿内政的时候了。
星空下的杀虎口,篝火点点。将士们的欢笑声中,一个强大的北方王朝,正在战火中涅盘重生。而袁熙,这个未来的继承人,也在这场战役中完成了重要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