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村,日头暖烘烘地的洒下来,村边小河里的冰碴子早已化得干干净净,岸边的柳树也抽出了嫩绿的芽苞。
许家小院里,许安宁没闲着。
最近这些天,她把空间里囤的一部分豆渣掺了粗粮和野菜,烙成了耐放的豆渣饼。
又用空间里的豆子做了几板豆腐存着。
日子说不定怎么样,现在多准备一点,将来就多一分底气。
宋彦脸上比刚来时多了些红润。
许安宁瞧着他身上安平旧衣裳改的衣裳又短了一截,就抽空用之前攒的粗布,给他和安平安和各做了一套新春衫。
宋彦拿到新衣服时开心坏了,这小家伙天天没事就教安和写字,教安平练军体拳,几个人热热闹闹的。
惊蛰一过,天气明显回暖。
许安宁把一家人盖了一冬的厚被褥拆洗了,晾在院里的竹竿上。
“阿姐,你看,柳树发芽了!”安平指着河边喊道。
“是啊,春天真的来了。”许安宁望着远处绿意盎然的山峦,心里却惦记着北上已久的阿暖。
不知她此刻身在何处,是否平安?
这兵荒马乱的,她一个人……许安宁甩甩头,强迫自己不再去想,眼下照顾好这个家,等阿暖回来,才是正理。
村里人也开始活动起来。
山里的野菜也冒了头,荠菜、蒲公英、苦菜……星星点点的绿意,成了村民们餐桌上难得的补充。
妇人们三五成群,挎着篮子往山脚走,一边挖野菜,一边交换着听来的各种让人心惊肉跳的消息。
比如北边又丢了城池,哪里的粮价又翻了几番。
许安宁前几天也去挖了些,心里想着,开春后换洗比较勤,老用皂荚草木灰用的不尽兴。
“闲着也是闲着,”她心里嘀咕,“不如去山边转转,看看有什么能捣鼓点新鲜玩意儿。”
她转身收拾背篓和小锄头,对三个孩子招呼道:“平哥儿,和姐儿,彦哥儿,走,跟阿姐去后山溜达溜达,捡点宝贝回来。”
“阿姐,去后山做啥呀?”安平跑过来。
“捡宝贝呀!”许安宁笑着摸摸他的头,“看看有没有能做些洗澡的好东西。”
她又看向宋彦:“彦哥儿,一起去吧,山上空气好,顺便认认野菜。”
宋彦乖巧的点点头,许安宁给他们每人分了个小布袋。
脚下的泥土松软,带着青草的气息。
路边的荠菜、蒲公英长得正嫩,不过许安宁今天的目标不是它们。
到了山边,那几棵高大的皂荚树经过一冬,地上落了不少成熟的荚果。
许安宁带着孩子们捡拾,挑那些颜色深捏着硬实的。
捡完皂荚,转到溪边,又采了一些艾叶。
回来的路上,经过那片竹林,春笋已经冒了尖。
许安宁想着等长长再挖,砍几根老竹子以及竹子皮,打算回去劈开,晾干了能做些竹筒什么的。
安平和安和一路叽叽喳喳,宋彦虽然话不多,但小脸上透着红晕,看得出心情不错。
回到许家小院,许安宁招呼着几个小孩:“咱们先把这些宝贝收拾出来。”
“平哥儿,你带哥哥妹妹一起,把这些皂荚的果肉剥出来,我们主要用外面这层荚皮。”
“好!”三个孩子齐声应道,兴致勃勃的开始干活。
许安宁自己拿起那几根老竹子,用柴刀比划着,开始制作模具。
她需要一些两头留节,侧面能开合的竹筒。
制作皂膏需要油,用猪油太奢侈了,她意识进到空间在袋子里翻翻找找。
找到一小袋茶油果,这作为基底油肯定不错,就用这个。
“这个帮阿姐把硬壳敲开,取出里面黑黑的茶籽仁。”她拿出一小筐油茶果分给大家。
几个小家伙弄完皂荚就开始处理油茶果,安平用石头砸,安和跟宋彦用小木槌敲,不一会儿就积攒了一小盆乌黑油亮的茶籽仁。
许安宁把茶籽仁倒入石臼中捣碎。
“阿姐,我帮你!”安平看他姐有些吃力,跑过来想帮忙。
“这个太重,”许安宁喘了口气,“等阿姐捣得差不多了,你再帮阿姐压油。”
直到将茶籽仁捣成细腻出油的糊状后,被她用布包起来放锅里蒸,能增加出油率。
茶油的味道带着坚果和草木的清香,比猪油闻着好闻多了。
这会空档,她又在空间里翻出一个手用榨油机,就是一个木制的榨油板。
也是之前囤货的时候囤的,没想到这时候用上了。
将茶油包放在板上,和安平一起用力挤压。
不一会,茶油便一点点渗了出来,滴进下面准备好的小陶罐里。
这个过程很慢,出的油也不多,但看着那金黄色的油,许安宁心情很好。
孩子们围在旁边,看着阿姐变戏法一样从那些黑果子里挤出油来,都睁大了眼睛。
随后,许安宁将剥好的皂荚皮、艾叶直接放到锅里,加入清水开始煮。
熬好的汁液过滤好,放凉后,就把茶油按一定的比例倒进去混合,还加了点带有碱性的草木灰水。
当所有材料搅拌后,就变成比较厚重的糊糊状,把它们装到竹筒模具中,用绳子系好。
等过个几天,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自然冷凝成型就可以啦。
时间一晃来到农历二月初十。
清晨,京畿北五十里,鹰嘴崖。
这里是北上官道的必经之地,两侧山崖陡峭,看着像鹰喙,中间一条狭窄谷道,堪称天险。
谷中晨雾还没散尽,带着刺骨的寒意。
宋孤鸾在崖顶一块岩石后面潜伏着,身上盖着枯草作为伪装,只露出一双眸子,死死盯着下方蜿蜒的官道。
她身边,暗影、迅风、石锋、黑鸦四人同样屏息凝神,像几只蛰伏的猎豹。
连续几日的逃亡与周旋,每个人都挂了彩,衣衫已经破烂的不成样子,但眼神却如淬火的刀锋。
他们成功甩掉了数波追兵,蒸发一般消失在京畿的群山之中,等的就是今天。
宋烬离京北上的日子!
“老大,”暗影压低声音,递过一张简陋的草图,“这是陈伯昨夜冒死送出的最后一份情报。”
“宋烬仪仗庞大,亲卫营精锐尽出,前锋已过十里坡,预计在辰时三刻进入鹰嘴崖。”
“除刀盾手外,至少配有两哨弓箭手,行军时通常部署在仪仗两侧及队尾。”
宋孤鸾接过草图,扫过鹰嘴崖的地形,心中瞬间明了。
宋烬敢走原路,根本不是什么反其道而行之的赌博,而是料到了前方会有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