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两位老爷子,尤启明跟着林清砚来到“启明生鲜店”旗舰店,现在,启明生鲜店不像以前那样天天排起长龙。集团购买的,大都电话预约,生鲜店会根据他们的需求准时送货上门。生鲜店的员工,也都熟悉了流程,大大提高了接待顾客的速度。
望着生鲜店里爆满的顾客和井然有序的购物环境,尤启明欣慰的点点头。
这时,欧阳阿姨向他走来,“启明,你回来了?”
尤启明赶忙上前和欧阳阿姨打招呼,“欧阳阿姨,今天第一天上班,感觉如何?”
欧阳阿姨笑了笑,“很久没上班了,还有些不适应,不过慢慢就好了。”
尤启明点头,“上几天班很快就会适应的。这个店您要尽快熟悉,下一步我想把这个店交给您来管理。”
欧阳阿姨有些惶恐,“启明,我行吗?我怕做不好,影响了你的生意!”
尤启明摆摆手,“不会的,欧阳阿姨。其实管理这个店没什么复杂的,只要你尽心尽力,严格按照店里制定的规章行事,就能管好!”
这时,姐姐尤秀兰走了过来,启明,从今天开始我就来这里上班了。”
尤启明说道:“秀兰姐,怎么样?还适应吗?”
尤秀兰手里拽着衣襟,“我现在还不能单独接待顾客,清砚姐让我先打杂,等慢慢熟悉了,才能接待顾客。”
尤启明鼓励道:“别着急,慢慢来,其实营业员的工作没那么复杂,你清砚姐会教你。”
尤启明和林清砚来到了地下养殖池。他放出了1000斤鲐鲅鱼和几百斤小白菜,“清砚,趁着这个鱼还活,你马上让店员挂牌销售,记得一定要搭配小白菜。”
“好的,老板!”林清砚端起一筐鱼快步跑上1楼,几个店员很快将1000斤鱼搬到柜台。顾客一看,活蹦乱跳的鱼,而且价格还非常便宜,纷纷抢购起来。有几个集团购买的,见到这个鱼的品相这么好,也纷纷订购。很快,1000斤鱼便销售一空。
这次尤启明又来到地下一层,放出了2000斤鱼。“清砚,今天就放这么多吧,看来这个鱼还挺受欢迎!”
林清砚也没想到,这个鱼这么好卖。“老板,明天一早你直接放5000斤,如果剩下就放进冰柜。”
尤启明笑着点点头。
两人离开生鲜店,直奔九龙城寨。
来到九龙城生鲜店门口,赵玉杰也刚好赶到,三人进入生鲜店。这一处房产与铜锣湾罗素街生鲜店样式大致相当,是两层楼带地下的结构,面积比罗素街的店面大了近一倍,还带了一个后院,后院有几间房子。
林清砚介绍道:“老板,我的意见是,门脸与罗素街形成统一的风格,招牌以后所有的生鲜店都一致。后院除了两间做库房外,留一间给两名夜间值守的保安住。地下一层结构也参照罗素街门店,您看这样设计行吗?”
尤启明点点头,“就这么办,按照罗素街的风格装潢就可以。后院的一间可以给店长当办公室,记得以后所有的门店都要安电话,以方便联络。”
两人点头,“是老板,我争取在三日内完成店面的装潢。”赵玉杰答道。
尤启明是第一次进入到九龙城内。街上行人不少,大多行色匆匆,不做过多的停留。显然,这里的治安很差。
尤启明决定在街上逛逛,实际体验一下九龙城内的情况。
九龙城内的商铺也不少,但他发觉每个商铺门口好像都有几个人在值守。
林清砚介绍道:“这里的店铺大多是由帮派开的,你看门口站着的人都是帮派的人,城内大白天也经常出现抢劫和火并。港岛一些有实力的帮派和大家族的人,都喜欢来这里购物,因为这里的物价便宜。这里的雇工大多数是一些没有身份的黑户人,大陆逃港者占了很大的比例。”
潮湿的霉味混着街边摊档的油烟味,在九龙城寨狭窄的街巷里弥漫。尤启明踩着坑洼不平的石板路,身后跟着身姿挺拔的林清砚和赵玉杰。刚看完集团规划的生鲜店选址,他特意绕路走了这条更贴近城寨原生态的街巷,想实地感受一下这里的商业土壤——混乱中藏着旺盛的生命力,往往才是最真实的市场反馈。
“老板,这里的商户流动性很大,治安是主要的问题。”林清砚的声音压的很低,目光不动声色的扫过墙边,墙角那些若隐若现的阴影,“刚才三个转角,至少有五拨人在盯梢。”
尤启明微微颔首。60年代的九龙城寨,本就是三不管地带的代名词,黑帮、流氓、投机者在此盘根错节,治安二字几乎是奢侈品。他正想开口,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声和杂乱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