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终于等到夫人与爱女回府,李金澜忙迎上去。
看清夫人眼中波澜不惊,李金澜便知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便是长女有心,只怕还是不能改变陛下心意;幸好方才他不曾慢待上将军府总管,也算为家族与爱女博了一个好印象。
关心最疼爱的幺女时,李金澜也不曾忘了长女,悄声问夫人没有勉强长女罢。
王氏冷哼:“老爷以为我就不疼爱锦绣么?”
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王氏怎会勉强长女触怒陛下,今日进宫不过是借着谢恩的名头,从长女那里探听些实情;相比幺女嫁给上将军,入宫的长女她们才是鞭长莫及,想帮也帮不了多少,全靠长女自己步步为营。
跟在娘亲身边的李锦荣知晓爹娘这两日的愁闷,出声安抚:“其实这桩婚事很不错,爹娘不必担忧。”
长姐也说了,上将军保证大婚后会给妻子体面与尊重,那还担忧什么;不过就是年纪大一些,李锦荣觉着换一个角度看,年纪大一些行事更稳重,或许也更会疼人?
还是陛下赐婚,就是面子上,上将军也不会为难她;如此,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已经保证,还有甚么不满足的。
“爹娘想想,上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大婚之后,京都大多命妇见了我不都得先恭敬行礼?”
便是皇亲贵胄,见了她也得客客气气;如此一想,嫁给上将军还是好处不少;且今日进宫看到长姐宫里富贵雍容,李锦荣也担心长姐被后宫那些女子嫉恨。
那她嫁给上将军,家族地位更进一步,于长姐的地位稳固也有助益,何乐而不为。
左右都要嫁人,与其嫁一个权贵子弟,日后还要帮着夫君管理后宅小妾与庶出子女···那还是选择地位最高的那个罢;做人嘛,必然不能全都要,却也可以选择要什么。
李锦荣确实千娇万宠长大,性子骄纵一些,但她也有清醒通透的一面;不过是之前都有家人在前为她挡风遮雨,便也安心享乐;日后嫁人了,总要自己经营日子不是么。
爱女如此说,李金澜夫妻并未想到她是真的这般想,只以为她是为了不叫他们忧心,才这般开解宽慰;心怀安慰的同时,更加心疼这个幺女,感动的连连哽咽。
李金澜大手一挥,叫管家取来十万两的银票交给爱女,温声叮嘱:“还有一月便大婚,锦儿这些日子尽管出去玩,看到什么喜欢的都买,银子不够再找爹拿。”
女儿家最幸福的日子便是在爹娘膝下时,再有一月便是他们想宠着也只能看上将军府的脸色,因而李金澜给银子极为痛快,根本不想十万两银票能买下多少东西,他只要女儿高兴。
银票放在女儿手中,李金澜才说起方才的事,而后叮嘱道:“爹思量着,即便是上将军府管家亲自来说起此事,也说了此乃上将军之意;但到底是谢家原本的府邸,锦儿也不宜真的做主。”
尤其管家说到的婚房,那原本是谢檀渊爹娘住过的院子,如今人早已不在,想必他有时会去看看睹物思人。
可李锦荣却浅浅笑起来:“爹又何必这般小心翼翼,既是上将军这般说的,那就按照我的喜好来布置。”
这桩婚事于李家来说确实是高攀,可李锦荣也不愿将自家放的这么低,她还没嫌弃上将军是个老男人呢。
“待女儿回房便列个单子,明日爹爹派人送到上将军府。”
不是,这样真的好么?
李金澜还想劝说几句,却被一旁的夫人瞪过来,只好讪讪闭嘴;看着女儿告退回了她自己的院子,这才扶着夫人坐下,着急问她为何要拦下自己。
嗔怪看了他一眼,王氏才淡淡道:“是陛下赐婚,又不是我们上赶子攀附上将军府,何必将姿态摆这么低;咱们锦儿的姿容才情,便是高嫁个青年郎君也使得。”
本就是自家女儿受了委屈,若是还这般小心翼翼,那日后女儿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不如就留在府里养着便是。
“上将军既然叫管家前来传话,他便是真心这般想,我们又何必自己先委屈了锦儿;再则老爷也想想上将军的行事作风,他用得着虚情假意么。”
得,既然夫人也这般说,李金澜也就不再操心;说实话,他还不愿委屈自己的小闺女呢;上将军那般经历,年纪又大了许多,能娶到自家锦儿,本就是他的福气。
说完这件事,又看了眼夫人的神色,低声问起进宫后长女如何说;想起才在宫里见过的长女,满面春·情与娇羞,王氏哪里看不出昨夜陛下是在长女宫里歇息的,定然也安抚住长女。
“锦绣说了,是陛下深思熟虑后的决定。”王氏总算有了些许笑意:“陛下心疼上将军府冷清,又深信上将军不是贪花好色之辈,赐下这桩婚事,既是为了上将军,也是为了咱们家与锦绣。”
“且昨日锦绣在陛下面前就与上将军说过,不是咱们家想要高攀;上将军也答应了,日后只有发妻一人,定会给足妻子体面与尊重。”
从宫里出来的马车上,王氏一直就在思量这件事;不只是陛下深信上将军为人,就是京都这些人哪个不信上将军不近女色;若是如此,倒也是好事。
自古以来,女子嫁人除了依靠家族势力外,便是靠运气;尤其那些高门权贵之家,哪个男子不都是三妻四妾;京都不知多少高门贵妇表面风光,背地里却咽下不知多少眼泪。
王氏与夫君都舍不得幺女受委屈,既然如此,不如嫁给上将军,至少女儿日后不必面对夫君的诸多妾室;再则,权贵之家与富贵人家的婚姻,夫妻真正恩爱的极少,都是讲究个相敬如宾;而上将军定能做到这一点,那还何必顾虑太多。
难道嫁给别人家,就能保证日后夫君不变心?
“如老爷这般专情的男子,世所罕见。”王氏看向夫君时多了温柔:“咱们家如此家风,锦儿几个难免接受不了夫君纳妾;如此看下来,这桩婚事倒也算利大于弊。”
李金澜叹息一声,也只能如此想了;真要细想,将女儿嫁到哪一家他们都不放心;何况这是陛下赐婚,他们就是想再多也无用啊。
“婚期已定,只剩一个月的时间准备,与其忧心这些,不如咱们再盘算一遍锦儿的嫁妆。”王氏很务实。
原本他们更希望女儿嫁个门当户对的,为了对方不多想,准备的嫁妆也只能算丰厚;可如今是嫁到上将军府,那就要重新打算了,至少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一倍。
门第已经是劣势,总要在金银上给女儿撑足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