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宸王府的小厨房里,正上演着一场兵荒马乱。
云清珞挽起了宽大的袖口,用一根简单的玉簪固定住可能散落的发丝,原本白皙无瑕的脸上此刻沾了些许面粉,额头上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站在灶台边,看着眼前琳琅满目、对她而言却无比陌生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只觉得眼花缭乱,比读最晦涩的兵书还要困难。
“王妃娘娘,这是盐……那个青花瓷罐里的是糖……”
薛嬷嬷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指点着,看着云清珞手忙脚乱的样子,又是想笑又是无奈。
这位王妃,果然如她所料,对厨艺一窍不通。
“哦,哦,盐……”云清珞连忙拿起盐罐,又迟疑地看向旁边几个相似的罐子,“那这个呢?这个白色粉末是什么?”
“回王妃,那是芡粉,用来勾芡的……”薛嬷嬷耐心解释。
觉夏和听冬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想帮忙又被云清珞坚决制止了。“说好了是我……我看着准备的!”
她坚持着,手里拿着她记录胤桁喜好的那本册子,如同捧着圣旨,嘴里还念念有词,“清蒸鲈鱼……要鲜活的,去鳞去内脏,用姜片、葱段……料酒?嬷嬷,料酒是哪个?”
她所谓的“准备”,其实就是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薛嬷嬷操作,然后不停地提问,并将每一个步骤,包括“水沸后下鱼”、“大火蒸一盏茶时间”这样的细节,都工工整整地记录在纸上那道“清蒸鲈鱼”的下面。
那认真的架势,不像是在学做菜,倒像是在进行一项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
“王妃,您其实不必……”薛嬷嬷看着那记得密密麻麻的纸,忍不住开口。
“要记的,要记的,”云清珞头也不抬,笔下不停,“下次……下次或许我就能自己尝试了。”她说得自然,仿佛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却让薛嬷嬷和两个丫鬟再次无言。
当薛嬷嬷准备做那道胤桁偶尔提及的“奶酥饼”时,云清珞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这是她唯一熟悉味道的北境点心!
“嬷嬷,牛奶要煮到微微起泡就好,不能沸!”
“糖是不是放少了?我记得北境的奶酥饼甜味更足一些……”
“黄油!对,要加黄油,这样才香!”
她凭借记忆中的味道,笨拙地指挥着,时而肯定,时而犹豫。薛嬷嬷依言调整,心中却愈发诧异,王妃对这道点心的制作流程似乎真的有些概念
一番折腾之后,几道菜总算磕磕绊绊地完成了。
清蒸鲈鱼、白灼菜心、菌菇鸡汤,还有那盘寄托了云清珞最多心思的奶酥饼。
卖相……只能说差强人意,全靠薛嬷嬷精湛的手艺在最后关头拯救。
云清珞看着摆放在食盒里的菜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场艰苦的战役。她仔细地净了手,重新整理好仪容,对薛嬷嬷真诚地道谢:“多谢嬷嬷,辛苦您了。”
“王妃客气了。”薛嬷嬷看着眼前这个虽然弄得一身狼狈,眼神却亮得惊人的王妃,心中五味杂陈。
云清珞亲自提着食盒,来到了胤桁所居的主院——墨韵堂。她亲手将菜肴一样样在膳厅的梨花木圆桌上摆好,每一碟都调整到最完美的角度,连筷子摆放的位置都再三确认。
她看着桌上虽不华丽却透着家常温暖的饭菜,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