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影卫清奸
洪武元年十二月的宁波港,寒风卷着海雾,慕容芷身着墨色劲装,手里攥着影卫令牌 —— 这枚令牌边缘还留着去年护敦煌商路时的划痕,如今成了肃清沿海内奸的信物。她刚从萨琳娜的战船下来,就见郑阿福领着两个渔民匆匆赶来,渔民手里捏着块刻着樱花纹的木牌:“慕容大人,俺们今早在码头的鱼摊下捡到的,这是倭寇探子的记号,俺们怀疑还有余党没被揪出来!”
慕容芷接过木牌,指尖抚过纹路,与之前抓获的倭寇首领身上的刀鞘纹一模一样。“这木牌是‘松浦’领主的探子标记,” 她沉声道,“郑伯,你们渔民对码头熟,帮影卫盯着鱼摊、货栈这些地方,若见陌生人拿这种木牌,就点燃岸边的三号烽火 —— 记住,别打草惊蛇。”
郑阿福立刻点头,带着渔民分头去盯梢。慕容芷则让影卫乔装成商队伙计,在码头的货栈间巡查。走到阿古拉的西域货栈旁时,影卫发现一个穿粗布衫的货郎,总在漕粮船附近徘徊,手里的货担底似乎藏着东西。“就是他!” 影卫使了个眼色,几人假装买货,趁机按住货郎,从担底搜出一封密信,信上写着 “漕粮船腊月二十离港,可趁机劫粮”,落款是 “吴余”—— 正是前唐水师副将吴奎的堂弟。
“吴奎都被关了,你还敢替倭寇送信!” 慕容芷盯着货郎,语气冰冷。货郎还想狡辩,却被影卫搜出藏在腰间的樱花木牌,顿时瘫软在地:“慕容大人饶命!是吴奎让俺干的,他说只要帮倭寇劫到粮,就能救他出狱!”
慕容芷没有立刻处置,而是让人把货郎押到码头的空地上,召集附近的渔民、商人和船工。“今日当着大伙的面审他,” 她举起密信和木牌,“倭寇想抢咱们的漕粮,断东征的补给,就是想让咱们沿海百姓再受他们的欺负!谁要是再敢勾结倭寇,不管是货郎还是旧吏,大明律法绝不轻饶!”
百姓们群情激愤,有个老船工喊道:“慕容大人,这种内奸就该重罚!俺们渔民愿意帮影卫盯着,绝不让倭寇的探子再进宁波港!”
慕容芷当场下令,将货郎押入大牢,待查清余党后一并处置,又对百姓道:“朝廷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凡举报内奸者,朝廷赏五十两银子;受内奸牵连的百姓,还能去惠民医馆免费拿药,去民生坊领过冬的棉衣。”
消息传开后,接连有百姓来举报可疑人员,影卫顺藤摸瓜,又抓了五个倭寇探子和三个旧吏余党。郑阿福笑着对慕容芷说:“慕容大人,如今码头的百姓都成了‘影卫’,倭寇的探子就算长了翅膀,也飞不进宁波港了!”
慕容芷望着码头上来往的漕粮船,船帆上的 “明” 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肃清内奸不只是抓几个探子,更是要让百姓知道,大明会护着他们,让他们敢站出来对抗外敌 —— 而这份民心,才是沿海最坚固的 “防线”。
(第三百一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