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红颜分职
册封中宫的次日,赵正在奉天殿召见慕容芷、苏琬琬、萨琳娜三人。殿内案上,摆着她们各自在功绩簿 —— 慕容芷的 “影卫护商路名录”、苏琬琬的 “新政漕渠图纸”、萨琳娜的 “海事商路情报册”,每一本都写满了民生实事,如今成了 “分职定责” 的依据。
“三位皆非寻常女子,” 赵正看着三人,语气郑重,“朕不会只以‘妃嫔’待你们 —— 你们的功绩在新政、在民生、在疆土,大明的朝堂,该给你们一席之地。”
最先开口的是慕容芷,她身着劲装,腰间别着影卫令牌(护敦煌时用的旧令牌):“陛下,臣自随您护商路、查盗匪,最熟影卫与城防之事。若陛下信任,臣愿继续统领影卫,兼掌皇城司,为大明肃清奸邪、护佑宫城,绝不让旧党余孽再扰民生!”
赵正点头,递过一枚鎏金令牌,上面刻着 “皇城司使” 四字:“朕准了!皇城司不仅管宫城防卫,还要接‘商路联保’的事,与石守信的禁军配合,护好开封内外的商路与百姓,让影卫从‘暗卫’变成‘明护’,让百姓知道,有你们在,夜里能睡安稳觉。”
接着是苏琬琬,她捧着修订的《农具图谱》,上面满是她的批注:“陛下,臣五年间管漕渠、推农具、兴织艺,最懂工匠与民生的衔接。臣愿兼工部侍郎,继续管农具改良、官署修建,让‘便民犁’‘漕渠闸门’,推广到大明每一个州县,让工匠有活干,农户有好收。”
“正合朕意!” 赵正拿起图谱,翻到 “水田犁” 那一页 —— 上面还留着王老铁的墨痕,“朕已下旨,在开封设‘大明匠坊’,由你总领,王老铁任总工匠,把江南、灵州的好手艺都聚在这里,不仅要造农具,还要造商船、修水利,让工部成为‘民生工坊’,不是只造皇家器物的冷衙门。”
最后是萨琳娜,她手里拿着一份《海事倭患简报》,是她派人查探的情报:“陛下,臣管商路时,深知海事之重 —— 如今倭寇袭扰沿海,商队已受影响。臣愿任海事总督,统管沿海卫所与商船,一面肃清倭寇,一面拓展海外商路,为大明打开东方海疆。”
赵正接过简报,指尖划过 “倭寇焚粮船” 的记载,眼神沉了沉:“朕正有此意。你任海事总督,可调动沿海兵力,还可从江南调船匠,按西域商队的船型,改良战船。朕给你三年时间,要让大明的船队,既能护沿海百姓,又能通海外诸国 —— 这是大明的‘海洋开篇’,要从你手里立起来。”
三人领命谢恩,转身要退时,赵正忽然叫住她们:“朕还有一事 —— 你们虽有官职,若愿入后宫,朕亦准;若不愿,只任官职,朕也绝不勉强。大明的女子,不该只有‘妃嫔’一条路,你们的价值,在朝堂,在民生,在疆土,不在后宫的方寸之地。”
慕容芷率先躬身:“臣愿守影卫,护大明安稳,无需后宫位份!” 苏琬琬与萨琳娜也齐声应道:“臣等愿以官职效力,为大明民生尽一份力!”
赵正看着三人坚定的背影,忽然想起以前的日子 —— 慕容芷在敦煌追盗匪,苏琬琬在陇西修灌渠,萨琳娜在江南查粮商,她们从未把自己当 “女子”,只当 “为民做事的人”。如今大明给了她们舞台,便是要让这份 “为民之心”,在朝堂上继续发光。
(第三百零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