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某国际资本论坛。
水晶吊灯下,西装革履的金融大佬们举着香槟,正谈论着当天的一条新闻——
【大夏宣布启动“星启计划”第二战:光刻机突破战】
一瞬间,会场内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哈哈哈哈,他们疯了吧?光刻机?!”
“是啊,那可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多少国家上百年都没啃下来,靠他们几个‘小黄鸭’?”
“笑死我了,估计他们连光源是什么原理都还没吃透呢!”
有人甚至夸张地摊手:“这就好比,原始人刚学会打磨石头,就说要造核反应堆!”
在场的资本家们笑得前仰后合,甚至有人直接掏出手机,把新闻截图发到推特上,并配文:
【笑话:某国要自造光刻机,祝他们好运。】
瞬间点赞过万,讥讽评论一片。
与此同时,西方学术界的一些专家也被媒体请上了台面。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知名光学教授面对镜头,神态从容,嘴角带着不屑:“光刻机?这不是喊口号就能造出来的。尤其是EUV光源,单单是极紫外光的稳定产生与聚焦,就涉及数十年的积累与上千项专利。没有我们的技术和设备,他们根本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
另一位曾经参与某光刻机巨头研发的老专家则冷笑:“造光刻机?呵,他们连超高精度透镜的熔炼工艺都不掌握。误差控制要达到几个原子层的水平,你觉得他们做得到吗?简直痴人说梦。”
记者追问:“那您觉得,他们需要多久才能追上西方?”
老专家嗤笑一声:“呵呵,不是多久的问题,而是永远不可能。他们缺少的不只是技术,而是整个产业生态。没有数十年的基础,没有上百家上下游协同,他们什么都做不成。”
这番话被各大媒体纷纷引用,标题更是赤裸裸:
【专家:大夏制造光刻机,痴人说梦!】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业皇冠的禁区】
一时间,整个国际舆论场充斥着冷笑与奚落。
有人发起话题#光刻机笑话#,短短几个小时,就登上了国外社交媒体的热榜。
评论区里更是嘲讽声一片:
“他们还是先学会造咖啡机吧!”
“我等着看他们造出来的光刻机长什么样,是不是大铁块上贴鸭子标志?”
“真是可笑,连芯片都没完全自给,就妄想挑战人类工业之巅?”
然而,在讥讽与轻蔑的背后,某些隐秘的会议室里,却弥漫着一丝不安。
cIA的某位分析员皱着眉头对上司低声道:“他们说要造……虽然现在是笑话,但我们不能忽视。毕竟,当初他们的核动力航母、动力骨骼装甲、基因药剂,不也都被我们视为笑话吗?”
上司沉着脸,狠狠吸了口雪茄:“那次我们也笑了,结果笑到最后的,是他们。”
可惜,这些话并不会出现在公开的新闻中。对外的世界,依旧是冷嘲热讽,仿佛全世界都在合力把大夏推向一个“天方夜谭”的笑柄位置。
新闻、社交平台、学术报告,甚至连某些国际财经节目都在摇头大笑。主持人故作夸张地说:“他们啊,可能以为光刻机就像造玩具鸭子一样简单吧!”
观众席爆发出一阵哄堂笑声。
可谁都没想到,这些笑声,正被远在大夏的伍思辰团队实时收集、整理,并默默压进一份文件夹。
文件夹的名字只有四个字:
——【打脸素材】。
新闻刚出没多久,国外的冷嘲热讽便被翻译、截图,铺天盖地传回了大夏网络。
【专家:大夏制造光刻机,痴人说梦!】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业皇冠的禁区】
【某国要造光刻机?那和猴子想造火箭差不多】
一时间,大夏网友彻底炸锅。
“他们又来了!当年说我们造不出航母,后来呢?当年笑我们造不出高铁,后来呢?现在又来冷笑光刻机?”
“他们笑得越大声,我反而越安心。因为他们每次笑,最后都得打脸!”
“痴人说梦?呵呵,我就爱看他们被啪啪打脸的样子!”
怒火之外,更有无数网友脑洞全开,把愤怒化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梗图狂潮。
有人p了一张图,把国外专家的话打上字幕:“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下方配着的是当年的航母下水画面,字幕写着:【结果:完成了】。
还有人把国外主持人嘲讽“光刻机像造玩具鸭子一样简单”的片段,做成了短视频:画面中小黄鸭摇摇摆摆,下一秒直接变形,化身为庞大的科幻光刻机,伴随着字幕——【玩具鸭也能啃下皇冠】。
更离谱的是,有网友把“痴人说梦”的梗直接玩成了表情包:一个穿着实验服的科研人员,头顶写着“痴人”,手里拿着光刻机模型,背景却是火红的实验室和耀眼的激光。配文——【痴人?那就梦成真!】
短短一天时间,#光刻机梗图大赛#冲上了大夏热搜第一。
评论区里更是铺天盖地:
“我宣布,从今天开始,小黄鸭就是光刻机吉祥物!”
“国外专家:不可能!——十年后:我们对大夏的光刻机表示强烈谴责!”
“笑吧,笑得越开心,打脸就越疼。”
不仅是网友,许多自媒体和视频博主也纷纷下场,把国外的冷笑与历史对比结合起来做视频:
——“当年他们笑我们造不出卫星,结果我们把嫦娥送上了月球。”
——“当年他们说我们芯片永远卡脖子,结果如今,我们已经开始布局从零到一的星启计划。”
——“所以啊,这不是冷笑,这是催化剂。”
弹幕刷得密密麻麻:
【+1,催化剂】
【他们笑一次,我们突破一次】
【感觉这已经是剧本了,标准的打脸节奏】
甚至连小学生都在模仿,课间游戏时有人喊:“痴人说梦!”然后另一群孩子就大喊:“那我们梦成真!”引得老师们哭笑不得。
而在这一片怒火与狂欢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被点燃了。
有人在工厂流水线上发帖:“我不懂光刻机,但我能多加班多干活,把材料造好!”
有人在高校实验室留言:“我读光学的!以后光刻机研发要人,算我一个!”
有人在评论区发誓:“等小黄鸭的显卡出来,我第一个买!再贵也支持!”
全民的参与感被彻底拉满,星启计划已经不再只是伍思辰和小黄鸭公司的事,而成了一场全民热潮。
论坛上甚至有人发起投票:
【请给“国产光刻机”起个名字!】
选项里五花八门:
——“星羽”
——“逐日”
——“破晓”
——“王炸”
——“鸭刻机”(笑疯无数网友)
评论区一片狂欢:
“我投鸭刻机!”
“别闹了,太土了,但好记!”
“等以后他们被‘鸭刻机’按在地上摩擦,新闻标题得有多好笑?”
于是,短短几天,大夏网络完成了从愤怒到团结,再到狂欢的情绪转变。冷笑非但没有打击士气,反而像是一剂强力兴奋剂,把整个社会彻底点燃。
伍思辰看到这一幕,心底冷冷一笑。
国外的冷笑?很好。
因为他知道——这场全民参与的浪潮,才是“星启计划”最大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