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农历六月二十三,正是暑气最盛的时节。天刚蒙蒙亮,西里村便已笼罩在一片溽热而粘稠的空气里。知了在村头老槐树上扯开了嗓子,不知疲倦地聒噪着,声音穿透薄薄的晨雾,宣告着一个不同寻常的周日。太阳还未完全爬上东边的地平线,但那份灼人的热力已隐约可感。

吴家小院里,比往常提早了许多便有了响动。李秀云在灶间忙得团团转,锅碗瓢盆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混合着灶膛里柴火噼啪的燃烧声。大铁锅里翻滚着雪白的面条,水汽氤氲,弥漫着麦子的清香。旁边的小锅里,炖着一大早去豆腐坊老杜那儿买来的嫩豆腐,配着几片翠绿的青菜叶子,汤色清亮。案板上,整齐地码放着昨天特意去镇上割的一小条五花肉,肥瘦相间,红白分明,是待会儿要炒的主菜。还有一小盆黄澄澄的炒鸡蛋,油汪汪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已是吴家能拿出的、极为体面的待客饭食了。

“普同,小梅,家宝!快起来!洗脸吃饭!”李秀云一边麻利地把捞出的面条过凉水,一边朝里屋喊,声音里带着一种罕见的、压不住的轻快,“今儿个都利索点!去姥姥家给姥姥过七十大寿!”

吴普同揉着眼睛从炕上爬起来,弟弟吴家宝还在嘟囔着赖床,被姐姐吴小梅毫不客气地推搡着。吴建军也早早收拾停当,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但还算干净的旧汗衫,蹲在院子里,仔细地检查着排车的车胎和绳索。今天,这辆承载了无数车沉重泥土的排车,将要装载着一家五口和他们精心准备的寿礼,驶向三里地外的小李庄。

饭桌旁,气氛也比往常热烈。李秀云把最大块的肉片拨到了丈夫和孩子们的碗里,自己只夹了些豆腐青菜。“都多吃点,垫垫肚子,晌午在姥姥家吃席,但也得走一路呢。”她说着,目光扫过桌上的饭菜,又看看穿戴整齐的孩子们,最后落在丈夫吴建军沉静的脸上,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了弯。往年回娘家,尤其是前些年背着一万多元债务的时候,那份沉重和压抑,像石头一样压在心头,让她在娘家人面前总有些抬不起头。如今,债还清了,日子虽然依旧紧巴,但就像这刚透亮的清晨,总归是看见了光亮,一天天在变好。这份松快,让她连呼吸都畅快了不少。

吃过早饭,一家人便出发了。吴建军拉着排车,李秀云和吴小梅坐在车斗里铺着的旧麻袋上,吴普同和吴家宝则跟在车旁走着。排车吱吱呀呀地碾过村中的土路,清晨的暑气开始蒸腾起来。吴普同怀里抱着一个用旧布仔细包好的包袱,里面是李秀云熬了几个晚上,一针一线给母亲做好的两双新布鞋。吴家宝则小心翼翼地拎着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十几个还带着露水的新鲜鸡蛋,是自家鸡下的,攒了好些日子。

“哥,你说姥姥看见新鞋会高兴不?”吴小梅坐在车上,晃悠着腿问。

“当然高兴!妈做的鞋穿着最舒服了!”吴普同肯定地说。他想起母亲在昏黄油灯下纳鞋底的身影,手指被顶针勒出的红痕。

“那……有糖吃吗?”吴家宝的关注点永远直接。

“有!肯定有!”李秀云笑着摸了摸小儿子的头,“大姨、二姨、舅舅他们都来,还能少了你小馋猫的糖?”

一路说着,小李庄很快就到了。远远就看见姥姥家那熟悉的土坯小院,院门口那棵老枣树投下浓密的绿荫。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人声鼎沸,笑语喧哗,比过年还热闹几分。

“秀云!建军!可算来了!”第一个迎出来的是舅舅李建国。他依旧是那副典型的庄稼汉模样,身材高大魁梧,脸庞晒得黝黑发亮,像一块饱经风霜的岩石。一见妹妹一家,立刻咧开嘴笑起来,露出一口格外显眼的白牙,声音洪亮得震人耳朵。

“舅舅!”孩子们齐声喊着。

“哎!快进来快进来!都等着你们呢!”舅舅的大手热情地拍在吴建军的肩膀上,又挨个揉了揉几个外甥外甥女的脑袋,力道不轻。

院子里已经坐满了人。姥姥,穿着件半新的藏蓝色斜襟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在脑后挽了个小小的髻,插着一根磨得光滑的银簪子,正被大姨李秀英、二姨李秀芬围着说话。姥姥脸上笑开了花,每一条皱纹里都洋溢着满足和欢喜。大姨李秀英嫁得远些,风尘仆仆的样子,但精神头十足,嗓门比舅舅小不了多少。二姨李秀芬穿着更整齐些,旁边坐着二姨夫赵志刚。赵志刚在镇上粮站工作,算是半个“公家人”,穿着干净的白色短袖衬衫,灰色裤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和几个年长的亲戚聊着什么,显得斯文稳重。他带来了两包用红纸包着的槽子糕(一种鸡蛋糕)和两罐麦乳精,还有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用红绸子扎着,作为寿礼,格外显眼,引得邻居孩子们都围着看稀罕。

表哥表姐们更是热闹。大表哥李强,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个头快赶上舅舅了,正带着二表哥李壮、大姨家的表弟石头,还有村里几个半大小子,在院子角落里不知鼓捣什么,不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大姨家的表姐大丫,则和二姨家稍小点的表妹,拉着吴小梅,几个小姑娘凑在一起,叽叽咕咕说着悄悄话,不时偷眼看看热闹的大人们。

“姥姥!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吴普同带着弟弟妹妹,走到姥姥跟前,恭恭敬敬地作揖问好,把怀里的包袱和小竹篮递过去。

“好孩子!好孩子!快起来!”姥姥笑得合不拢嘴,赶紧把孩子们拉起来,粗糙温暖的手挨个抚过他们的脸颊,“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快让姥姥看看,都长高了!”她打开包袱,看到那两双针脚细密、纳得结结实实的千层底新布鞋,眼圈微微有些发红,“秀云,你这手巧的……妈穿着肯定舒服!”她又拿起竹篮里的鸡蛋,连声说,“好,好,自家的鸡蛋香!”

李秀云被母亲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忙说:“妈,您喜欢就好。快试试鞋合脚不?”

大姨李秀英凑过来,拿起一只鞋,啧啧称赞:“秀云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瞧瞧这底纳的,多厚实!妈,您穿上试试!”二姨李秀芬也笑着点头:“就是,咱姐几个里,就数秀云手最巧。”

这时,二姨夫赵志刚也走了过来,笑着对李秀云说:“秀云有心了。妈穿上新鞋,走路更稳当。”他又转向吴建军,递了根烟,“建军,听说你家要盖新房了?宅基地批下来了?在村西北角?”

吴建军接过烟,点点头,简短地回答:“嗯,批了。正拉土垫地基呢。”

“好事啊!盖房子是大事!”赵志刚划着火柴,给吴建军点上烟,“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粮站那边,有时也能弄点计划外的平价材料票,到时候我帮你留意着。”

“那敢情好,先谢谢二姐夫了。”吴建军吸了口烟,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带着点期盼的笑容。

女人们很快就扎堆聊起了家常。灶房里热气腾腾,大姨、二姨带来的媳妇们和本家的几个婶子正忙着张罗晌午的寿面。院子里,男人们则围坐在一起,抽着烟,喝着大叶子茶,话题从地里的庄稼长势、今年的雨水,慢慢扯到了更远的地方。

舅舅李建国嗓门最大:“……今年雨水还算匀称,麦收时没赶上连阴天,收成看着还行。就是这化肥,越来越贵了!碳酸氢铵都涨了价,尿素更是不敢想!前两年哪用买这么多化肥?地力都靠粪肥养着……”

二姨夫赵志刚点点头,接话道:“可不是嘛。粮站收购价倒是也提了点,但算上化肥、农药、浇水的钱,落到手里的,也就那么回事。现在镇上的厂子招工,好多年轻人都想往城里奔,不愿意下地了。这不,我们粮站前阵子招临时工扛麻包,一天给一块二,都抢破头!”

“一块二?”大姨夫在一旁咂舌,“那一个月下来也三十多块了!顶得上咱地里刨食小半年!”

“那也得有门路啊!”一个本家的叔伯叹口气,“咱这老农民,除了在地里刨食,还能干啥?建军在窑厂,不也是力气活?”

吴建军闷头抽烟,没接话。窑厂的活计辛苦,工钱也有限,但胜在稳定,是他支撑这个家的重要来源。

“要说变化,”二姨夫赵志刚推了推眼镜,他消息向来灵通,“村里变化也不小。去年通了电,今年我看村东头张有福家,又添了台大彩电!那家伙,晚上一开,半个村子都能听见动静,一群人围着看,跟看电影似的!听说花了小两千呢!”他说着,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吴建军和李秀云。

提到电视,李秀云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些,脸上带着点矜持的笑意,接话道:“我们家年前也添了台黑白的,小是小点,但孩子们爱看,晚上也能解解闷。”她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扬眉吐气的轻松。往年回娘家,听到别人家添置了什么,她只能沉默地听着,心里像压了块石头。现在,她终于也能坦然地说一句“我们家也有了”。

“哟!秀云家也买电视啦?”大姨李秀英惊喜地叫起来,“还是你们脑子活!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啥牌子的?图像清楚不?”

“牡丹牌的,14寸。”李秀云笑着回答,“清楚,孩子们可爱看那个《西游记》了。”

“真好!真好!”大姨连连点头,“等秋后闲了,我得去你家瞧瞧稀罕!” 周围几个亲戚婶子也投来羡慕的目光,七嘴八舌地夸赞起来。

“秀云能干,建军也踏实肯干,这日子就该越过越好!”

“是啊,孩子们也大了,能帮衬了,普同学习还好!”

“苦日子熬出头了!”

这些朴实的夸赞,像一股股暖流,熨帖着李秀云的心。她脸上笑着,嘴里谦逊地应着“都是瞎忙活”,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这份被认可、被羡慕的感觉,她已经太久没有体会到了。

灶房里飘出更浓郁的香气。大铁锅里煮着长长的寿面,白气蒸腾。另一口锅里炖着肉,浓郁的肉香霸道地盖过了所有味道,引得孩子们像小馋猫似的,不停地往灶房门口张望。舅舅李建国不知从哪里搬出一个大西瓜,用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冰凉的井水镇着,翠绿的瓜皮上沁着晶莹的水珠。

“开饭喽!”随着一声吆喝,寿宴开始了。

堂屋里,临时拼起的大桌上,摆得满满当当。最中间是一大盆油光锃亮的红烧肉,颤巍巍的,肥而不腻,浓油赤酱,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旁边是一大海碗色泽金黄的炒鸡蛋,蓬松香软。嫩豆腐青菜汤清爽解腻。几大盘自家菜园里摘的时令蔬菜:翠绿的黄瓜拌着蒜泥香油,红白相间的凉拌萝卜丝,还有一大盆蒸得软糯的茄子拌着酱。主食是两大盆刚出锅的寿面,根根分明,热气腾腾。舅舅带来的西瓜也被切开,红瓤黑籽,汁水丰盈,在炎炎夏日里散发着清凉的甜意。

姥姥被让到了正中的主位,戴上了一顶用红纸叠成的简易寿星帽,虽然简陋,却充满了心意。大姨、二姨、舅舅、李秀云带着各自的家人,满满当当地围坐在一起。

“妈!祝您老人家福寿安康,长命百岁!”舅舅李建国首先端起一碗面,声音洪亮地祝寿。

“祝姥姥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孩子们也齐声喊着。

“好好好!都吃!都吃!”姥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拿起筷子,“快动筷子!面坨了就不好吃了!”

筷子立刻如雨点般落下。红烧肉最受欢迎,大块的肥肉入口即化,瘦肉酥烂入味,浓郁的酱香在口中爆开。炒鸡蛋嫩滑鲜香,拌着米饭或者就着面条吃,都是绝配。凉拌黄瓜清脆爽口,带着蒜香和醋香,正好解了肉食的油腻。男人们大口吃着肉面,女人们则忙着给老人和孩子夹菜。孩子们吃得满嘴油光,尤其是吴家宝,眼睛盯着肉碗,腮帮子塞得鼓鼓的,筷子就没停过。

“家宝,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李秀云笑着提醒小儿子,又夹了一大块肉放到姥姥碗里,“妈,您多吃点肉,炖得烂糊。”

“吃着呢吃着呢!你也吃!”姥姥看着满堂儿孙,听着满屋的欢声笑语,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她拿起李秀云做的新布鞋,在脚上比划着,一个劲儿地说:“合脚!真合脚!秀云这手艺,没得挑!” 这份来自女儿的孝心,让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席间,话题更是天南海北。大姨说起她那个公社今年的新鲜事,谁家儿子考上了县里的高中,谁家闺女嫁了个工人。二姨夫赵志刚则讲了些镇上的见闻,粮站的趣事。舅舅李建国嗓门最大,说起地里的庄稼,今年的虫害,还有村里谁家又添了牲口。李秀云也难得地放松下来,跟着姐妹们说说笑笑,讲讲普同学习进步了,小梅懂事了,家宝淘气包,也说说盖新房垫地基的辛苦与期盼。说到吴建军在窑厂干活,她语气里带着心疼,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笃定。吴建军话不多,只是闷头吃面,偶尔被问到窑厂的事,才简短地应几句,但眉宇间那份长年累月的凝重,似乎也被这满屋的喜气冲淡了不少。

大表哥李强带着吴普同、石头、李壮几个半大小子,早就吃饱了,溜到院子里枣树荫下。李强神秘兮兮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副磨得油亮的扑克牌:“来,玩两把‘争上游’!”

“玩就玩!谁怕谁!”石头撸起袖子。

吴普同看着扑克牌,心里有点痒痒。自从上次镇上学校评比考试前,林老师严令禁止,他整个冬天都没摸过扑克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那本蓝色塑料皮的日记本硬硬的还在。

“普同,玩不玩?发牌了!”李强催促道。

吴普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不了,你们玩吧。我……我去看看姥姥。”他转身跑回堂屋,挤到姥姥身边坐下。堂屋里笑语喧哗,大人们还在热络地聊着,姥姥慈爱地拉着他的手,问他学习累不累。吴普同靠在姥姥温暖的身边,听着满屋子的热闹,心里觉得无比踏实。那些扑克牌的诱惑,似乎被这浓浓的亲情和眼前姥姥满足的笑脸冲淡了。他拿出日记本和铅笔,在喧闹的间隙,就着堂屋门口透进来的光线,在日记本空白的扉页上,悄悄地写下几个字:“姥姥生日,开心。大家都来了。妈笑了很多次。” 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爸好像也笑了一下。” 这难得的笑容,值得记录。

日头渐渐偏西,暑热稍退。院墙的影子拉得老长,覆盖了大半个院子。宴席接近尾声,但热络的气氛丝毫未减。女人们开始收拾碗筷,男人们还在喝着茶闲聊。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闹,枣树上的知了依旧不知疲倦地叫着。

该回家了。告别的话说了又说,姥姥拉着女儿和外孙们的手,依依不舍,一遍遍嘱咐:“路上慢点,有空常回来看看!” 大姨、二姨、舅舅也送到村口,互相约着下次见面的日子。

回程的路上,夕阳把西边的天空染成了绚烂的金红色。吴建军依旧拉着排车,李秀云和孩子们坐在车上。满载着的不再是沉重的泥土,而是姥姥硬塞过来的、用油纸包好的几块槽子糕,还有一小袋自家晒的干豆角、茄子干,以及那份沉甸甸的亲情和满足。

车厢随着土路的颠簸轻轻摇晃。吴小梅和吴家宝靠着母亲,已经有些昏昏欲睡。吴普同坐在车尾,望着天边那轮缓缓下沉的红日,晚霞的光辉映照在母亲带着笑意的侧脸上。她正低声和父亲说着话,声音里透着前所未有的松快和满足。

“妈今儿是真高兴。”李秀云说,“看那新鞋,穿上就不舍得脱。”

“嗯。”吴建军应了一声,拉着车的脚步似乎也轻快了些。

“大姐二姐她们也都挺好。二姐夫还说帮咱留意盖房子的材料……”

“嗯,记着人家的好。”

“普同今天也乖,没跟表哥他们去玩牌……”

吴普同听着父母的对话,嘴角也弯了起来。他低头,借着夕阳的余晖,翻开日记本新的一页,郑重地写下日期,然后笔尖沙沙地移动:

“**农历六月二十二,星期日,晴,热。** 今天是姥姥七十岁生日。姥姥家去了好多人,大姨、二姨、舅舅一家都到了,还有表哥表姐们,院子里都坐满了,特别热闹。妈给姥姥做了两双新布鞋,姥姥很喜欢,一直笑。中午吃了肉,还有寿面,很香。舅舅还切了用井水冰镇的大西瓜,特别甜。大人们说了很多话,妈今天笑得好多,看起来特别高兴。爸好像也笑了。姥姥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大家都很好。二姨夫说帮我们家留意盖房子的材料。回去的路上,晚霞很红,像姥姥今天脸上的笑容一样暖。”

他合上日记本,小心地放进口袋。排车吱吱呀呀地响着,载着一车疲惫而满足的归人,碾过夕阳铺就的乡间小路。车辙深深,延伸向炊烟升起的西里村。暮色四合,天边最后一丝霞光隐没,深蓝色的天幕上,几颗早出的星星悄然亮起,静谧而安详。李秀云靠在车栏上,看着熟睡的小女儿和小儿子,又望望身边沉默拉车的丈夫和懂事的大儿子,一天的喧嚣热闹沉淀下来,化作心底一片温热的安宁。日子,就像这吱呀前行的排车,虽然缓慢,虽然沉重,但终究是在往前走着,朝着光亮的地方。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玄幻:老婆绝世仙子,我却要逃婚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灵轩心动快穿之疯批反派在线作死快穿:钓系美人穿成黑月光之后开局策反病娇女BOSS的我无敌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傅同学,我知道你暗恋我恶魂觉醒后,全宗门哭着求我原谅太师祖在下,孽徒桀桀桀!穿越年代文:工具人拒绝剧情哼,老娘才不想当什么丘比特火行天下末世向导:四大哨兵争着宠霹出个天尊化神老祖作香童是认真的豪门奶爸开局,养个外挂小奶娃摸一摸就能修仙,还要脸干什么!国运:扮演张麒麟,我是女版小哥真千金驻岛开荒,嫁禁欲军官赢麻神卦狂妃又在撩人了世界与尔青云仙梦张悦的逆袭没错,我哥和我爹都是大佬末日重生:鬼观音她畸变成神抗战:从远征军开始小孕妻齁甜,被绝嗣大佬抱回家宠快穿之云华真君圆满之旅快穿:我家宿主超厉害的,嗷呜盗墓:修仙修到青铜门碎裂掌控被未婚夫送去和亲后,我把他刀了快穿之改变be世界一夜情后,穆总失控刑侦六组全家读我心后杀麻了,我负责吐槽原神:从摸鱼开始出轨爹,爱赌妈,重生我笑呵呵一吻唤醒前世爱人我在古代当开山大王60后婆婆与80后儿媳知否:心狠手辣如兰传!崩铁,从雅利洛开始的星际军阀要命!她马甲满级,你惹她干嘛依靠MC我在古代种田种成了女皇悍女重生:莫少的心尖宠快穿:成了绿茶炮灰女配穿成主角手中宝
品书中文搜藏榜:异兽迷城半相热恋快穿:我在异界客串路人甲家外火影世界的修士开局逃荒,女尊小混子她吃喝不愁和狂野总裁同房后他说我只是陌生人墓虎带着两宝去逃荒,我逃成了首富穿越乱世,我有空间我怕谁秦老六的生活日常奥特次元:羁绊之力全能站姐变爱豆后成顶流了高嫁京圈大佬,渣前任悔疯了!末世,女主她拿百亿物资杀疯了孤独摇滚!属于老兵的孤独!穿越知否之我是墨兰末世,恋爱脑杀了最后一位神性转魔王的异世界冒险脑叶公司:逐渐离谱的员工我,AI凡人闯仙界首辅肥妻有空间小宫女娇软妩媚,一路荣宠成太后后妈恶毒后妈爽,后妈日子过得好陆爷的闪婚新妻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她是一池春水文昭皇后传邪祟复苏,我为阴世主综漫:作品太刀,雪乃让我别写了玄学直播间,大佬又算命攒功德啦八零软妻人间清醒,首长别茶了!孤爱的哥哥居然是敌国皇亲快穿:战神大人只想找lp贴贴嫡女谋略:妖孽夫君请上门百字日记白日深诱职业魅魔,青梅校花不放过沈氏家族美人祭莫爷养的小公主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方舟里的后勤官快穿之鼠鼠我呀,太上进了四合院:我何雨柱,国之栋梁斗破:天命反派,云韵哭惨了皇后,你逃不掉的重生成草,我修妖也修仙我花钱超猛,系统嘎嘎宠我!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快穿猎杀手册杀手之王者复仇星穹铁道:彦卿仗剑走天涯无尽的拉格朗日之文明演化带着空间在位面走私我的婆娘是狐妖星辰大帝在都市跑男:全能巨星,迷倒北鼻诗诗水浒说岳英雄传谁还在用现金啊!梦动三国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铁人李建国都市修仙系统升级霍格沃茨开局被邓布利多盯上了病弱太子的全宫团宠日常混沌帝尊之李清玄非正常人类同居日常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洪荒:万界强化,开局混沌人族大阪师团的叛逆者我摸尸就变强,直播热芭要加入被蛇咬后,废嫡女的逆袭毒途!我的火箭队有十大元帅重生1951,我是傻柱?大航海:开局天胡,一路无敌美人谋:锦瑟映江山重生之回到大清当王爷天锁奇谭蓝蝶茶殇:死神在人间的八种形态我有空间背包修真走私两不误修仙?先活下来再说!全民领主:开局继承满级帝国终焉序列:终焉之种长生蛇神,被西王母周穆王供奉星火默行帝国再临:我的1915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全职修仙:我的副职业通神开局就被俘虏成奴隶了怎么办?胡尘汉月,乱世歌行穿越EVA的世界,我竟获得了光重生算个P,做个梦就可以!沪漂女孩的烟火逆袭我们比他们多一个世界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破落皇帝重整山河指间江湖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