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元年的开端,并未因新皇登基而带来祥瑞与平和,反而像是打开了某个闸门,内外的压力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长安神都的朝堂之上,与烽火位面群的战场一样,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新皇李显端坐于御座之上,冕旒下的眉头紧锁,努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仪。相较于先帝李治的举重若轻,他的姿态仍略显僵硬,处理政务时,目光总会不自觉地瞟向御阶左下首,那位身着紫色亲王袍服,闭目养神却又仿佛洞悉一切的老者,太尉、魏王李泰。
今日朝议,气氛格外凝重。
“陛下,”户部尚书出班,声音带着焦急,“烽火位面群战事迁延,龙武卫及各方援军每日消耗的灵晶、丹药、符文箭矢,已是一个天文数字。加之边境十七个资源世界被混沌污染,产出断绝,商路受阻……国库……国库已有入不敷出之象。若再持续半年,恐难以为继啊!”
他的话音落下,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议论声。战争的消耗如同一个无底洞,吞噬着神朝积累的财富。
兵部侍郎紧接着出列,面色沉重:“启奏陛下,前线军报,混沌侵蚀区持续扩大,其污染性能量极难祛除。我军将士虽有龙魂护体,但长期暴露于混沌气息下,仍出现心神不稳、修为滞涩甚至倒退的案例。伤亡数字,尤其是因污染而非直接战损的比例,正在攀升。吴王殿下虽勉力维持防线,但若无后续增援与更有效的净化手段,恐防线有被逐步蚀穿之险。”
军情的严峻,让方才还在为钱粮发愁的众臣,心头更添一层寒冰。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响起,出自一位身着儒袍,气质清癯的老臣,乃是礼部给事中崔湜,出身博陵崔氏,代表着部分传统世家的声音。
“陛下,臣以为,当前之困局,或需反思。”崔湜手持玉笏,朗声道,“先帝在位时,广开边衅,联络诸界,看似万国来朝,实则树敌良多,耗费国力甚巨。而今混沌之祸,未必不是穷兵黩武,引动天罚之兆。臣恳请陛下,暂缓对外征伐,收缩防线,固守根本。同时,与混沌势力,未必不可……接触谈判,探明其意图,或能寻得共存之道,免使亿兆黎民再受兵燹之苦。”
这番“主和”甚至略带“绥靖”的言论,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瞬间引爆了朝堂。
“荒谬!”龙武卫大将军尉迟宝琳勃然大怒,出班厉喝,声如洪钟,“混沌乃宇宙之癌,万物之敌,其所过之处,法则崩坏,生灵涂炭,岂有谈判共存之理?崔给事中此言,是欲让我神朝将士血白流,让边境子民任人宰割吗?!此乃亡国之论!”
“尉迟将军稍安勿躁。”另一位文臣,出身寒门、靠科举晋身的御史中丞宋璟冷声开口,“崔给事中之言虽有不妥,但亦道出部分实情。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民力疲敝,此乃事实。若不顾民生,一味强撑,恐外患未平,内乱先起!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整顿内政,与民休息,积蓄力量。对外,可采取守势,待国力恢复,再图后计。”
“守势?如何守?”裴行俭冷哼一声,他虽已加太子太傅,但军方本色不改,“混沌侵蚀无孔不入,你退一尺,它进一丈!待你国力恢复,只怕半个神朝都已沦为混沌魔域!唯有以攻代守,将其挡在国门之外,方是正理!”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几派,有主张全力应战、不计代价的强硬派,有主张收缩防线、先修内政的稳妥派,甚至还有极少数如崔湜般,隐晦提出接触试探的异见者。各方引经据典,争论不休,声音越来越大,几乎要将紫宸殿的穹顶掀翻。
御座上的李显,听着这纷乱的争吵,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下意识地又看向亚父李泰。
李泰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扫过争得面红耳赤的群臣,最后落在李显身上,声音不高,却带着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诸位,”他缓缓开口,每个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争论,解决不了问题。守成?开拓?孰轻孰重,非是书斋空论。”
他扶着座椅扶手,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如炬:“先帝为何要开拓?非为好大喜功,乃因寰宇之大,弱肉强食!圣皇祖超脱前,亦曾言‘不进则退,不退则亡’!今日收缩,明日混沌便至榻前!内政要不要修?要!民生要不要顾?要!但绝非以割肉饲虎为代价!”
他顿了顿,看向户部尚书:“国库空虚,便想办法开源节流!压缩非必要开支,提高各大位面、尤其是安全腹地的税赋效率,发行战时债券,动员民间商会力量支援前线。工部与格物院,加紧研究如何净化被污染的资源星,如何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
他又看向兵部侍郎和裴行俭:“将士伤亡,乃国之痛!传令太医院与丹鼎司,不惜代价,研制对抗混沌污染的丹药与疗法。同时,敕令各附庸位面、盟族,依照盟约,加大兵力与物资支援力度,告诉他们,唇亡齿寒!”
最后,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崔湜等人,声音转冷:“至于谈判共存之说,休要再提!与混沌,唯有战!此乃国策,不容置疑!谁敢再乱我军心,休怪老夫不讲情面!”
李泰一番话,条分缕析,既有战略定力,又有具体方略,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下来,方才争吵的各方,无论是何立场,在李泰积威之下,都暂时收敛。
李显心中一定,连忙顺着李泰的话说道:“太尉所言极是!便依此议。户部、兵部、工部……各部当同心协力,共度时艰!退朝!”
与此同时,烽火位面群,“铁原界”防线。
这里已是一片焦土。天空是永恒的暗红色,大地龟裂,流淌着粘稠的、散发着恶臭的混沌能量液。曾经巍峨的山脉被腐蚀成奇形怪状的残骸。
吴王李恪屹立于一段残破的城墙上,他身着的元帅铠甲上布满了划痕与腐蚀的痕迹,甚至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从他左肩蔓延至胸口,虽然已被强大的生机之力暂时封住,但边缘依旧有丝丝黑气缭绕,试图向内侵蚀。他脸色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刀,紧盯着远方那如同心脏般搏动、不断喷吐着怪物的巨大混沌裂缝。
下方,龙鳞卫的防线已经收缩了三次,盾墙上布满了裂纹和污秽。龙啸营的箭矢也不再如初期那般密集,不少战士脸色疲惫,挽弓的手臂微微颤抖。就连神出鬼没的龙影,折损也远超预期。
“王爷,第三道防线快顶不住了!混沌领主‘腐噬者’的能量场太强,我们的净化符文效果在减弱!”一名浑身浴血的龙鳞卫都尉嘶声汇报。
李恪抹去嘴角一丝暗金色的血迹——那是他之前与那腐噬者硬拼一记留下的内伤,冷声道:“顶不住也要顶!告诉将士们,身后便是家园,退一步,父母妻儿皆成魔傀!”
他深吸一口气,强提真元,声音传遍战场:“龙魂不灭,死战不退!”
“死战不退!”残存的唐军爆发出悲壮的怒吼,再次压榨出体内最后的力量。
然而,混沌的攻势仿佛永无止境。那腐噬者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嘶鸣,庞大的身躯再次从裂缝中挤出,带着更多的混沌魔潮,如同黑色的海啸,向着摇摇欲坠的防线拍来。
就在这危急关头,天际传来一声清越的凤鸣!
只见一片绚丽的七彩霞光自虚空涌现,霞光中,无数身着羽衣、姿态优雅、周身缭绕着自然生命气息的战士翩然而至。为首一名女子,容颜绝世,头戴花冠,手持一根翠绿欲滴的藤杖。
“奉精灵女皇之命,晨曦林地,前来助战!”女子的声音如同清泉流响,她手中藤杖一挥,柔和的绿色光雨洒落,唐军将士顿感精神一振,伤口的混沌污染似乎都被抑制了几分。精灵们的箭矢带着纯净的自然之力,对混沌怪物有着额外的杀伤。
几乎是同时,另一侧,空间被硬生生撕裂,一群骑着梦魇战马、身着漆黑重甲、燃烧着幽蓝灵魂之火的骑士沉默地列队而出。是来自冥府边缘,与仙唐有盟约的“告死骑士团”。他们没有言语,只是举起燃烧的长枪,发起了无声的冲锋,所过之处,混沌怪物如同被收割的麦子般倒下,它们的攻击直接伤害灵魂,对混沌能量体尤为有效。
精灵的自然净化,告死骑士的灵魂收割,与唐军的纪律龙魂,形成了奇特的互补。
李恪精神一振,朗声道:“多谢精灵族与告死骑士团的援手!将士们,援军已至,随我......反攻!”
他长剑出鞘,身先士卒,化作一道璀璨的剑光,直取那庞大的腐噬者。龙魂在他身后显化,虽不如李渊那般凝实浩瀚,却依旧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
长安朝堂上的争吵与决策,化作了前线血与火的支撑。守成与开拓,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在太尉李泰的强力统筹下,神朝这部庞大的机器,在艰难中调整着步伐,一边竭力维系内部的稳定与生产,一边将力量源源不断输往边境。而前线的将士,则在吴王李恪的率领下,用生命与意志,践行着“开拓”二字的沉重。
新皇李显坐在紫宸殿中,看着李泰与狄仁杰等人高效地处理着如山的奏章,调配着各方资源,他深深吸了口气,拿起朱笔,在一份关于加大前线丹药供给的奏疏上,用力写下一个“准”字。
他知道,守成不易,开拓更难。但他更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退。这龙魂照耀下的万里江山,需要他来守护,这圣皇祖与先帝开创的伟业,需要他来延续。哪怕前路荆棘遍布,他也必须,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