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瞧着江心怡那副听得全神贯注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笑意,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其实那些总裁班、大师班啊,就想着让人快速学成,效果看似立竿见影,可根基不牢啊。一旦碰上跟讲过的案例不一样的情况,就只能干瞪眼,吃大亏。”
江心怡歪着头,柳眉轻蹙,细细琢磨了一番,旋即用力地点点头,赞同道:“你说得太对了。要是炒股真那么容易掌握,你们这些科班出身的,这么多年不都白学了?”
林宇脸上闪过一丝苦笑,微微摇头,无奈地说:“其实啊,在我看来,从咱们在学校开始学知识那刻起,知识就已经在逐渐过时了。如今这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了。学校教的,也就只有那些历史上的经典案例能拿来参考参考。要是照搬照抄呀,肯定要吃大亏的,我不就是前车之鉴嘛。”
江心怡若有所思,目光透着几分探究,追问道:“那除了金融,像文史类学科呢,也这样吗?”
林宇靠在床头,调整了一下姿势,神色认真地解释道:“文史类学科不太一样,它们更多是在深挖过去,学过的知识不会轻易变成无用的东西,知识迭代的速度也慢,除非有重大断代性的发现,否则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过时,所以和那些新兴学科学得是些知识废料不同。”
江心怡忍不住 “噗嗤” 一声笑了出来,调侃道:“知识废料,这词儿概括得太形象了。可我就纳闷了,学校为啥不直接教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呢?”
林宇笑了笑,耐心地解惑:“首先,你得明白,知识是什么?它是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得有人通过这些事件得出了一定的经验教训,然后把这些经验教训通过整理加工再编撰成册,之后还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校对才能出版。最后,还得看学校是否采用这些书。这么一套复杂的流程下来,没个几年时间根本搞不定。”
江心怡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轻轻 “哦” 了一声。林宇接着说道:“公立教育有其特殊性和权威性,首先得保证立场明确、政治正确,那么学校为了不犯错或者少犯错,自然用老教材更加稳妥些,风险小一些。在互联网兴起之前,一本教材用个好些年都十分常见,一般五年起步才小修订,十年起步才中改,十五年起步才换新。可到了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太快,老一套的更新机制根本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所以自媒体和短视频一出现,好多搞教学的自媒体人和 Up 主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他们能随时随地分享经验,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呈几何倍数增长,教材更换的速度和频率自然需要更快更高。”
江心怡皱着眉,满脸疑惑,不禁问道:“不对啊,那照你这么说,学校培养出来的不都成了一无是处的社会边角料了?”
林宇连忙摆摆手,笑着解释:“也不能这么说。这么说就有点以偏概全过于片面了,学校教给大家的,更多是一种思维逻辑以及学习的方式方法。就算学的知识、技术过时了,可通过学习,能打下一个良好的入门基础,因为有了对整个知识体系和框架有更清晰的认识,还有老师可以答疑解惑,更是有着学校图书馆以及学校文献之类的海量资料可以学习借鉴,这就比起瞎子摸象般纯自学的人来说,能少走不少弯路。”
江心怡微微点头,脸上露出释然的神情,说道:“嗯,这么说倒也在理。”
林宇看着江心怡,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笑着说:“那接下来,我再给你讲讲那‘八项规定’吧。”
江心怡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个好奇的孩子,连忙说道:“好啊好啊,快讲快讲。” 她下意识地伸出手,想去拉林宇,却瞥见自己缠着纱布的手,才想起来林宇的手也是受过伤的,而且比自己严重的多,于是动作一顿,随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手收了回去。
林宇靠在床头,微微仰头,陷入回忆之中,缓缓说道:“当年老教授讲的时候,我还专门做了笔记,记得可详细了。可那会儿没融会贯通,真到用的时候,全忘光了。”
林宇清晰地记得,那个阳光透过斑驳树叶,洒在教室窗户上的午后。老教授讲完 “七项原则” 后,便开始讲 “八项规定”。
教室里,同学们或坐得笔直,或微微前倾,都紧紧盯着讲台上的老教授。老教授脸上带着几分严肃。他扶了扶鼻梁上那副黑框眼镜,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学们,刚才说完了心法,现在咱们来讲讲这‘八项规定’。你们可别笑,这可不是中央的八项规定,但同样是铁纪律,都给我严肃对待!”
老教授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阵轻轻的笑声。老教授微微皱眉,目光中带着几分严厉,扫视一圈,笑声瞬间戛然而止。老教授接着说道:“这可是你们在实际操作中绝对不能逾越的红线!谁要是犯了,就去操场上跑十圈。都给我牢牢记住了,不然以后出去,出了问题,别说是我教出来的学生,我郑心怀可丢不起这人。”
同学们一听,神色纷纷变得凝重起来,坐得更端正了,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着。郑教授挺直腰板,神色严肃地说道:“规定一:绝不给任何人推荐股票,也绝不轻信任何人的股票推荐。”
话刚出口,一位坐在前排,身形微胖,脸上带着几分稚嫩的同学,“噌” 地一下举起手,大声问道:“郑教授,要是父母、亲戚朋友让推荐呢?”
郑教授眉头一皱,目光如炬,冷冷地扫了那同学一眼,反问道:“任何人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面面相觑,大多面露疑惑之色,心里都在暗自琢磨:自己家人问,推荐一下,应该不至于有啥大问题吧?
郑教授仿佛看穿了大家的心思,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得搞清楚,如果推荐对了,对方不会分你一分钱,只会觉得自己运气好,占了便宜得了实会,以后便会隔三差五没完没了地让你给他推荐股票。到时你推不推呢?如果你推了,要是以后不顺着他们给他们推,他们就会拿出亲情、感情来道德绑架你,让你进退两难骑虎难下。要是再碰上不明事理的家长,非但不帮你们说话,还会向着亲戚朋友,说什么‘哎呀,你看看 xxx 又不是外人,他 \/ 她小时候还抱过你呢,帮他 \/ 她推荐一支股票,对你来说不是分分钟的事儿吗?你这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
郑教授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同学们的表情。只见有的同学微微点头,若有所思;有的同学皱着眉头,满脸纠结;还有的同学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郑教授顿了顿,接着说道:“好了,你终于还是经不起对方的水磨硬泡功夫,还是给他们推荐了股票,可要是推荐错了,让他们亏了钱,那可就成了天大的事儿,你瞬间就成了整个家族的罪人。之前那些什么亏了算他的,赚了和你分之类的承诺,全成了空口白话,不找让赔偿损失都算烧高香了。所以你们一定要切记,你们所学的知识,所做的一切研究,只能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郑教授说完扫视了一下讲台下交头接耳的学生,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规定二:绝不使用杠杆,也就是借钱炒股。杠杆这东西,不会提升你的智慧,只会无限放大你的贪婪和恐惧。它不但不能帮你在金融市场站稳脚跟,反而会害你在正常的市场波动中,提前被淘汰出局。”
这时,一位留着短发,眼神透着机灵的同学举手问道:“郑教授,这是为什么呢?”
郑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解释道:“你们想想,要是你为了炒股从银行借了 20 万,年化利率 14%,单利都有2.8万了,更别说银行都是复利计算,只会比它多不会比它少。就算你经过努力收益率达到 14%了,按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可是你别高兴的太早了,因为你可别忘了,你还得给银行交割的手续费、券商手续费,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算下来,你要是赚不到比这更高的收益,那还是亏的,因为你的时间成本完全沉没了。”
教室里响起一阵小声的议论,一些之前接触过股票的同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教授目光扫过全场,接着说道:“而且,当你每天一睁眼,就背负着这么大的资金压力。每次想在股市里多赚点钱,就会面临一个大问题,股票涨到什么时候会到头呢?万一它达不到我要求的目标呢,你们肯定会想着,再涨一点我就卖,一定要等到最高点。可往往就是这种贪婪,让你们错过最佳时机,最后反而被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