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在十九世纪消失了将近一个月,加尼叶歌剧院的人已经习以为常。
他们那才华横溢神出鬼没,兴致来了会自己上台唱一个角色,如此随便却因为美妙绝伦的声音、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灵感引来整个巴黎追捧的投资人。
只是,他并不经常参加演出,每次演出的角色也都是不露脸的,在这个歌剧这个既考验演技也考验歌声的领域,他可谓是独树一帜。
有实力,任性。
埃里克本来没有上台的意向,或者说,他在这方面有种微妙的胆怯。
一旦在某方面提到埃里克的脸,他就会下意识的退缩。
但他其实是很想上台尝试的。
既然如此,那就去试试。
阿里亚想起埃里克表白时,在舞台上那魅力四射的样子,掌控着舞台,全神贯注的。
他喜欢着音乐,无论是创作、演奏还是歌唱。
在阿里亚的鼓励下,埃里克第一次站在舞台上,他上去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僵硬麻木的,不同于上一次站在这里向阿里亚诉说心意,那时他满心满眼都只有那一个人。
这一次,他登上舞台的时候,总感觉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都投注在他身上,打量着,估算着,嘲讽着——
然后,他看见阿里亚。
少女没有蒙着蒙眼巾,也不是眼下有红痕、眉心有花钿的装扮,这一次,她脸上只有双眼下,两侧脸颊上的星星。
她看着埃里克,目光只落在他一个人身上,像是每一次埃里克注视她的时候。
柔软,温暖,坚定。
没关系。
因为阿里亚在这里。
他的每一次表演,都可以是对阿里亚的一次表白,他只需要——看她。
埃里克此次的表演是他创作的新剧本,以神话为灵感的《飞向太阳》。
不出意外,即使埃里克没有露脸,也凭借自己的实力风靡巴黎。
他觉得自己的成就和荣耀都应该归于阿里亚。
“因为,我是在为阿里亚歌唱。”埃里克这么说道。
回到了巴黎的达洛加最先得知的消息就是让巴黎人为之津津乐道的,无论什么声音都能驾驭还能写剧本的天才男高音埃里克。
达洛加:?
他离开了巴黎只有一年多而不是一百年 对吧?
他不是很能想象埃里克登台表演的场景,或者说,在一开始来到巴黎的时候,这个人展现了他高超的音乐天赋和能力的时候,他也很难以置信。
在波斯杀人如麻令人闻风丧胆,仿佛毕生都投身于酷刑的发明中的埃里克,最擅长杀人的埃里克,更喜欢也更擅长的竟然是音乐???
还不如说他所效忠的波斯国王其实是英国间谍。
这两件事比起来,达洛加更愿意相信后者。
现在,埃里克居然还上台了——极度厌恶其他人注视他、讨厌别人目光的人,上台演出了。
达洛加怀疑自己不是回到了巴黎,而是一脚踏进了海市蜃楼。
有了体验,真正上过台之后,埃里克才有了真正的选择权,是上台还是不上台。
他会偶尔选择一个角色,用自己比那海妖塞壬还要魅惑人心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将观众们的心脏牢牢掌握在手中。
在这之后,他表演的欲望也淡了许多,在这之前,更多的是因为他无法,或者说不敢上台。
现在,那种压抑和渴求已经尽数消失了。
埃里克与阿里亚来到十九世纪的巴黎之后,最先得知消息的就是刚回巴黎两个月的达洛加。
对于埃里克和阿里亚的神出鬼没,达洛加已经习惯了,他觉得,这可能就是这两个人成为恋人的原因之一吧。
都像鬼一样。
阿里亚的外表很是阳光温暖圣洁,谁能想到她行踪飘渺的就像是加尼叶歌剧院中传言的剧院幽灵,随时会从各种地方冒出来——
剧院幽灵,那个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就是埃里克啊。
那没事了。
再次强调。
不愧是情侣。
不知道这两个人在这大半个月里去哪儿了,是不是去英国了,还是去了一趟奥斯曼帝国给苏丹一个警告?达洛加猜测着。
埃里克着实是一个很记仇的人,在几年之前,离开奥斯曼帝国时还不忘给苏丹一个教训,让他整日担惊受怕。
有的时候想到苏丹,他还会托人,或者干脆自己去奥斯曼帝国,再为这种担惊受怕“续费”。
如今的苏丹缠绵病榻,埃里克应该占主要原因。
等这两个人休息几天,他再去拜访吧。
达洛加收拾了一下给阿里亚带的礼物,他回到巴黎之后一直没有看到阿里亚,据说是她的学校那边出了事情,让她变得相当忙碌,所以一般是埃里克去找她,而不是她回巴黎。
要不然,明天就去送礼物?
等太久的话,说不定阿里亚又会离开了。
可是这样会不会显得不礼貌?
达洛加陷入纠结之中。